懷孕滿28周及以上,胎兒及其附屬物自臨産開始到由孕媽媽娩出的全過程,就是分娩。孕媽媽出現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就是臨産開始的标志,同時伴随着進行性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
分娩發動時,孕媽媽會出現各種表現,預示着産程開始。見紅就是其中的一種。大多數孕媽媽在臨産前24~48小時内,少數發生在臨産前1周内,因宮頸内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剝離,毛細血管破裂,孕媽媽會有少量出血并與宮頸管内粘液栓相混合,經陰道排出。這就是“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将開始的比較可靠的信号。
需要格外注意的就是,如果孕媽媽出血較多,甚至超過平時的月經量,這就不是見紅了,而是孕晚期陰道出血。
此時的孕媽媽絕對不能在家觀察,而是需要及時産科就醫,讓醫生結合查體和盆腔B超等檢查綜合判斷出血的原因,是否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病理情況,并對因進行治療。
産程開始時,孕媽媽出現伴有疼痛的子宮收縮,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宮縮”,也叫“陣痛”。
胎膜破裂簡稱“破膜”或者“破水”。當孕媽媽羊膜腔内壓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胎膜自然破裂。正常的破膜多發生在孕媽媽宮口近開全時。
宮口開全又是多大呢?宮口開全是10cm,第一産程就是從孕媽媽正式臨産到宮口開全。因為臨産時間有時難以确定,孕媽媽過早住院,可能會導緻本身的焦慮,也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醫學幹預,增加剖宮産率。
因此醫生多推薦初産孕媽媽确定正式臨産後,宮頸管完全消退可住院待産,經産婦則确定臨産後盡快住院分娩。
為啥對經産婦的要求嚴格?因為從臨産開始到宮口開全需要的時間不同,初産婦需要11~12小時,而經産婦隻需要6~8小時。
如果臨産前孕媽媽的胎膜破裂,甚至還未見紅,就破膜了,這就是胎膜早破,是病理情況。孕媽媽會感覺到陰道流液或外陰濕潤。
胎膜早破的常見病因如下:生殖道感染(常見病原體如厭氧菌、衣原體、B族鍊球菌和淋病奈瑟菌等);羊膜腔壓力升高(宮腔壓力過高如雙胎妊娠、羊水過多等);胎膜受力不均(胎位異常、頭盆不稱、宮頸機能不全);創傷(羊膜腔穿刺不當、性生活刺激、撞擊腹部等);營養因素(孕媽銅、鋅及維生素等缺乏)。
對于寶寶而言,孕媽媽發生胎膜早破的孕周越早,寶寶的預後越差,胎膜早破可引起早産、胎盤早剝、羊水過少、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對于孕媽媽而言,胎膜早破的感染、胎盤早剝的風險增高,剖宮産率增加。
出現了胎膜早破,孕媽媽也需要及時産科就醫。
如何預防胎膜早破也就是早破水的發生?
1.孕期也要積極預防和治療生殖道感染;
2.避免突然腹壓增大;
3.補充足量的維生素、鈣、銅及鋅等營養素;
4.對于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媽媽,可于孕12~14周行宮頸環紮術。
一鍵關注“付虹醫生”,帶給你健康好運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