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很多人會被躁這個字誤導,覺得躁狂症患者的脾氣比較暴躁,因此認為脾氣不好的人容易得躁狂症。那麼這個說法對嗎?在臨床上又是如何診斷躁狂症的呢?
雖然躁狂症患者有一個明顯特征是情緒容易高漲、以及容易被激惹,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脾氣不好的人會比較容易得躁狂病。實際上,脾氣不好和躁狂是兩個概念,躁狂症的成因很多,遺傳、性格、環境以及一些精神刺激都會導緻人患上躁狂症,脾氣不好的人得躁狂症的概率并不大于一般人。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潘集陽指出如果懷疑自己得了躁狂症,首先應該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診,如果确診為躁狂症,一定要配合醫生,找出自己具體的患病因素,這樣才能盡快地制定一個最佳的、最适合患者的治療方案,才能夠對躁狂症患者進行比較有效的治療。
目前躁狂症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躁狂症具有病情反複、病程較長的特點,所以,治療過程中,為了減少複發,患者不能私自突然停藥,同時,醫生要定期随訪,藥物治療中要配合心理治療。長期治療過程中患者和家屬要注意理解病情,做好躁狂症的護理,很多躁狂患者都是因為家庭和社會的因素,從而導緻病情反複,一定要加強患者和家屬的精神衛生教育。
潘集陽教授在采訪中表示躁狂症的防治要注意一下四點:
1、早期識别,早期治療,足量足療程治療,全程治療。
2、采取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社會幹預和危機幹預,以改善治療依從性。
3、長期治療,躁狂發作複發率很高,需要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
4、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治療,因需要家庭給予患者支持、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