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宗明義,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學章句》中,朱熹诠釋“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在這裡,“止”當“必至”、“不遷”之意,就是必須達到;“于”為虛詞,“至善”是事理的極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盡善盡美的“盡善”之意。
接着,朱熹深入解讀:“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
在朱熹看來,這個至善就是天理。于是,便産生了嚴重的誤讀問題。
為什麼說朱熹将“止于至善”解釋為至善必達天理是一種誤讀?
因為,中國古代書面語言非常簡練。一般來說,都是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很少有多餘的字,也很少用兩個以上的字來表達一個意思。
但是,在朱熹這裡,“止于至善”隻有很簡單的兩個意思,即“止——達到;至善——最完善,也就是天理”。兩者連接到一起,組合成為“達到天理”之意。實際上,這四個字的意思不應該如此簡單。應當是,每一個字都代表一個意思。這樣才會更加符合古漢語的用詞規則。
古香齋鑒賞袖珍大學
那麼,怎樣才能正确解讀“止于至善”的含義呢?首先離不開《大學》一書對“止”一詞的使用。
《詩》雲:“邦畿千裡,維民所止。”這裡的“止”當“居住”的意思講。就是說,京都幅員廣闊,方圓千裡,許多百姓居住在那裡。
《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這裡的“止”當栖息的意思講。鄭玄注曰:“止,猶自處也”,是居于之意。對于“止于至善”,古代學人也有不同于朱熹的解讀。孔穎達說:“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于至善之行”,也是停止之意。以上列舉“止”的解釋,沒有一個是“達到”的意思。
對于“止”的含義,還可以從字源上作出簡要分析。“止”字最早見于甲骨文。
《爾雅》将“止”解釋為:“止,待也”,即等待,其實也是停止的意思。《說文解字》則解釋“止”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止”是指物的根基,就好比是人的腳。
據此,後來的人們才從“足”的本意引申出“停止”、“立定”、“居住”、“栖息”等含義。可見,“止”的一般引申義就是“停止”。
在《大學章句》中,朱熹把“止”解釋為“達到”,明顯違背了“止”的本意,是穿鑿式的解讀。
既然朱熹的解讀是穿鑿的,那麼,“止于至善”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需要恢複“止”的本義,也就是恢複古今使用“止”一詞的常識。正如上文指出的,在中國古代,“止”的含義就是停止、停住,而不是“達到”或者“必須達到”。明确這一點,是正确理解“止于至善”的前提。
确認“止”的本義是停止,那麼,“于至善”是什麼意思呢?于,是“在于”,“至”,是“達到”,而“善”,是完善。結合《大學》的下文可見,這種完善來自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這句話裡面的“至”本來就是“達到”的意思,卻被朱熹将其同“善”字混合為一個詞加以理解。
其實,這四個字的意思組合在一起,形成“止于至善”的準确解讀就是:停止的目的在于達到完善、獲取智慧,并且簡結為:止而生慧。
對于這個解讀,需要結合《大學》裡面緊接着的一段話來分析:“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段話的意思是:知道停止才能安定下來,安定下來之後才能内心平靜,内心平靜才能泰然安穩,泰然安穩之後才能思慮周詳和成熟,思慮周詳和成熟之後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顯然,這裡的“止”是停止的意思,“善”是完善、智慧的意思,不應該也不能有别的解讀。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重視“止”,就是讓念頭或行為停止下來,使内心安靜平和,達到冥想境界,啟迪智慧。
當然,這裡所說的智慧不同于聰明。聰明多指為人處事機敏、有應對的機巧。智慧是指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能力。聰明隻是小智慧,不需要以“止”為起點。
但是,獲得智慧則需要靠“止”。由此開端而經過靜思等等環節,才能徹悟。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
本文原載于2015年1月26日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