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

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6:22:09

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在人們印象中,古琴就應該是素樸、無華的,但正在白雲機場3号貴賓室展出的“廣作華章——廣作新生代清華創意設計工作營結業成果展”上,串聯着絢麗廣彩珠的“琴映彩珠”琴,卻以另一番豐盈典雅的面貌與我們見面另一件琴身飾以廣彩雀羽,琴穗飾以牙雕荔枝的“丹鳳朝陽”琴,又呈現出一派斑斓的嶺南風光配合雕工精細的山水琴桌,寄形于“廣作”二字的博古架,共同營造出一方古樸凝練,又有現代氣息的琴韻天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這群清華營出來的)1

清華大學中華傳統文化

在人們印象中,古琴就應該是素樸、無華的,但正在白雲機場3号貴賓室展出的“廣作華章——廣作新生代清華創意設計工作營結業成果展”上,串聯着絢麗廣彩珠的“琴映彩珠”琴,卻以另一番豐盈典雅的面貌與我們見面。另一件琴身飾以廣彩雀羽,琴穗飾以牙雕荔枝的“丹鳳朝陽”琴,又呈現出一派斑斓的嶺南風光。配合雕工精細的山水琴桌,寄形于“廣作”二字的博古架,共同營造出一方古樸凝練,又有現代氣息的琴韻天地。

情景劇動态展現廣府非遺之美

11月22日至2020年2月在白雲機場舉辦的此次展覽,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主辦方介紹,這是80後、90後廣作新生代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3個廣式生活主題空間、40餘件新生代作品,展現了近年來廣州市在振興傳統工藝國家戰略下開展“廣作新生代提升行動”的創新實踐。

“廣作”傳統上通常指清代廣式木作家具,近來日漸擴展成為本地傳統工藝的總稱。在這個總稱的意義上來講,它是我國傳統工藝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流派之一,自古便是廣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人們身着的廣繡、香雲紗服飾,還是日用的廣彩器皿、廣式家具,抑或是建築上生動傳神的灰塑、磚雕、木雕,都尋常可見,反映着廣式美學特點。

展覽開幕式上,一場别開生面的廣府婚俗入門儀式在婚房中上演。新娘身着喜慶的釘金繡裙褂,姐妹為其撐着廣繡紅傘,跨過火盆進入新郎家;新郎父母正端坐在廣式家具的兩椅一幾上,接過由新郎新娘奉上的廣彩紅色蓋碗“新抱茶”,大妗姐從旁以“飲過新抱茶,富貴又榮華”等吉祥祝詞相助;飲過茶後,新郎父母将手工打金的首飾贈與新娘,場面熱鬧歡快。廣作巧妙貫穿于廣府婚慶之中,讓新婚充滿儀式感和廣府味。扮演“家長”的也是年輕人,所以這出既儀式感十足又頗具喜感的情景劇,讓周圍觀衆都看得忍俊不禁。

這出“戲”其實就是一場廣州非遺的動态展示。大家可以在現場看到西關小姐的中、西式婚服。中式嫁衣《娉婷》以優雅的廣繡與華美的釘金繡相結合,盡顯婀娜;西式婚紗《婉娈》在白色婚紗中融入中國戲服傳統龍鳳圖案,倩影妙曼。福氣滿滿的蝙蝠狀果盤裝着惟妙惟肖的仿生喜果——玉雕紅棗、榄雕花生、牙雕蓮子,祝福新人早(連)生貴子;床頭的龍舟燈,兩端按真實的龍頭龍尾等比例雕刻而成,中間燈光如星,正如廣州民間所說的“多春”,點亮了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還有“玉雕 廣繡”的金玉滿桃首飾、“灰塑 琺琅”的福鼠挂畫、“廣繡 紅木宮燈”的老鼠娶親燈……既蘊含着新生代們通力合作的靈巧匠心,又彰顯了廣府婚俗對美好寓意的獨特表達。

廣州市非遺中心辦公室負責人董帥笑言,這樣的情景劇他們也是第一次策劃,大家的笑聲就是褒獎,說明達到效果了。

廣彩配古琴

素樸之餘有典雅

本次成果展上,由80後、90後的廣作新生代精心設計制作的40餘件廣作新品,重新營造出民衆日常的廣式生活空間——“座中君子,杯裡光陰”的歎茶時光,“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的山水琴韻,展現了廣作在當代生活中的可延展性。

廣府人好飲茶,茶室是廣府人享受半日悠閑的一方天地。在廣作新生代營造的茶室裡,既有中式的茶桌、茶具、茶旗,又有西式的咖啡具,看似“不搭界”的排列組合,實則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自然過渡。有傳統,有新意,廣式的包容一覽無遺。“海上絲綢之路”廣式茶台巧妙利用木塊中空結構,采取滴膠工藝,将“海絲”的宏大、抽象概念化為可見的實體形象;廣彩鶴春、藍地牡丹茶具飾以銀胎的琺琅裝飾片,華貴且時尚;西式咖啡具《愛意滿溢》則以“滿溢”為主題,把廣彩傳統技法運用到西式器皿上。小小的歎茶空間,以方寸茗器展示了廣作融貫中西的文化特質。

而作為傳統中國人精神生活象征物的古琴,創新形态也不僅停留在琴本身,而是擴展到了演奏和欣賞的空間。兩位廣作新生代用他們親手斫制的古琴,琴箫合奏嶺南古琴派代表曲目《碧澗流泉》,彰顯了“傳統”與“當代”的密切無間。

“廣作新生代”的一位作者陳韻詩表示,新生代的創作者對于前輩們的創作,要盡量去消化和吸收其傳統的精髓,在創新的同時,不忘傳承;同時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多做一些符合當代年輕人口味的嘗試,讓更多人了解到其實傳統文化也可以很好玩。比如這次的蓋碗“藍地牡丹”“鶴春牡丹”,采用的花式其實就是廣彩最具傳統的花式之一,以牡丹花為主要紋飾,自清嘉慶始已誕生。但結合當代性的設計和空間演繹,仍然生機盎然。下一步計劃是希望能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做更多的跨界合作,“歡迎更多對廣州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并有想法的小夥伴們,加入我們的隊伍,共同開拓,講好中國故事”。

廣州探索非遺創新性

發展長效培養機制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廣作新生代并非臨時拼湊的集合,也不是一次功利性的短期培養,而是在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理念和傳統工藝振興戰略下,建立長效培養機制的實踐。據介紹,為了探索廣作振興新路,早在2018年上半年,廣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就攜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調研團隊開展深度調研,遍訪20餘家傳承人工作室,建立起35位廣作新生代傳承人群基本檔案;2018年下半年,經遴選的25位新生代參與2018年廣作新生代提升季,來自各領域的知名專家為新生代們講授新時代視域下非遺的傳承與發展理念,引導新生代打開視角、開放眼光。

2019年6月,廣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再次聯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以“提升傳承與設計能力”為主旨共同舉辦廣作新生代清華創意設計工作營。20位廣作新生代在名師指導下,以分組研習、分主題創作的形式,形成了婚慶、歎茶、琴韻三大廣式生活空間的創作構想。并在接下來的數月,不斷交流合作,從而誕生出本次展覽中的一件件有新意、有内涵、有廣式生活氣息的新作品。

來自清華美院的唐薇、陳輝、陳岸瑛、楊佩璋、王悅、羅幻、尹航等創作營導師也參觀了展覽,并走進新生代藝術家們在廣州的工作室以及仁威廟等廣州非遺的精華集成之所,現場指導,深入交流。創作營項目負責人陳岸瑛評價說:“廣作新生代傳承人生氣勃勃,充滿青春活力,是傳承弘揚嶺南傳統文化的新生力量。他們善于學習,勇于自我挑戰,其結業創作工藝精湛,構思巧妙,充滿生活氣息,體現出濃郁的地域和時代特色。”

廣州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廣作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關鍵在于“人”,唯有以人為本,培育善于創造、創新的廣作後繼人才,才能引領廣作傳承發展,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和創新表達。如何使非遺在更多領域和更高層面發揮文化的力量?資源轉化、跨界共生,推動“非遺 ”新業态是一條值得認真探索的路徑。為此,廣州積極探索非遺與社會各行業的融合發展。非遺 商業、非遺 旅遊、非遺 文創、非遺 教育、非遺 動漫……,同時夯實跨界保障的非遺IP化、非遺的法律保護。一系列探索,廣州都走在了前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蔔松竹 通訊員 黃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