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RDJ
内心富足,天地皆寬。
自媒體作家王鹽說過這樣一件事。
曾經有個關系不錯的朋友在微信上找他,對方東拉西扯,欲言又止。
尬聊十分鐘後,他直接撥了個電話過去。
朋友這才支支吾吾的講明白,最近在創業,希望他能幫忙做做宣傳。
王鹽一口答應,接着說“你直說不就好了,又不是什麼大事。”
朋友很不好意思的說:
“以前大家都在大公司,體面。現在回老家做小生意,不好看。
找人幫忙的時候,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張不開嘴。”
王鹽笑着說:“這有啥的,能幫就幫,大家都是朋友,痛快一點直說就行。”
想起一句話:
“面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放下的,卻又最沒有用的東西。”
若你總想活在别人的目光裡,就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行走世間,最高級的活法是:窮養臉面,富養心。
01
臉要窮養
作家畢淑敏曾寫道:“太看重一己氣節的人,其實是一種枯燥的自卑。”
過于維護自己的面子,往往會畏首畏尾,錯失機會。
當一個人懂得不再看重個人面子,也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熱播劇《覺醒年代》裡,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細節。
英國教授克德萊因無才無德,學風不正,被北大解聘。
克德萊對此不服,轉頭向駐中大英使館求助。
英大使館決定與北大進行談判,自此升級成外交事件。
辜鴻銘在英國留學多年,是個“英國通”,校長蔡元培認為北大談判團需要他的加入。
于是,陳獨秀、李大钊、胡适一幹緻力新文化運動的風雲人物,不得不放下面子,低聲下氣地去邀請一貫排斥新文化運動的守舊派辜鴻銘。
席間,面對老爺子的刁難、冷嘲熱諷,他們心照不宣,一一接着。
終于,成功說服辜鴻銘加入北大談判團,最後赢得談判。
有時候,抹得開面子,放得下架子,是一個人最好的姿态。
遙想北宋時期,蘇轼也曾向政見不合的老對頭王安石低頭。
當時,蘇轼門下有一學士叫秦觀,蘇轼對其甚是欣賞,二人逐漸成為摯友。
然而時運不濟,秦觀連續兩次名落孫山。
為了秦觀的前途,蘇轼不惜“豁出顔面”,親自向王安石舉薦。
王安石一開始沒有理會,蘇轼就寫信,書雲:
“才難之歎,古今共之,如觀等輩,實不易得。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于世,其他無所望也。”
見蘇轼如此誠懇,王安石被打動,賞臉看了秦觀的詞作。
發覺秦觀确實是個可造之材,便多次在仕途上助其一臂之力。
正如喬布斯所說:
“聰明人更關注自己的成長,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态,而不是捍衛面子。”
真正幹大事的人,從不把面子當回事。
面子就像背在身上的包袱,學會卸下包袱,你才能輕松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02
心要富養
衆所周知,蘇轼一生幾度沉浮,數次面臨危機。
他自己也在《初到黃州》裡自嘲:“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但憑借着樂觀的心态和潇灑的天性,蘇轼很快入鄉随俗。
下放到湖北黃州時,由于職位尴尬,俸祿微薄,他無法負擔一大家子的生計。
幸得一位朋友替他向黃州太守徐君猷求助,從而獲得了一塊用于耕種的地。
蘇轼将其取名為“東坡”,開啟惬意的耕讀生活。
他脫下長衫,換上農服,下地勞作,自給自足。
在那個年代,一介文人下田種地,是很沒面子的事情。
但是蘇轼卻樂享其中,并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他有事沒事和農夫聊聊人生,談談經驗,欣然得很。
有人說,真正的富養,不是物質上的收獲,而是内心的豐盛流動。
唯有内心豐盈,才會熱愛生活,才會始終覺得人間值得。
後來,官府打算收回這塊地,蘇轼不争也不辯,轉頭去附近的沙湖買新的地。
不料,走到半路,忽逢大雨。
同伴狼狽躲雨,蘇轼卻漫步徐行。
回家後,揮筆寫下千古名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想起一句話:人窮不可怕,精神貧瘠才可怕。
内心富有的人,能孤芳自賞,亦能擁抱人群。
内心知足的人,能坐享榮華,亦能苦中作樂。
相信看過《浮生六記》的朋友,無不傾心靈秀隽永的芸娘。
連林語堂都稱贊她是“最可愛的女人”。
芸娘和先生沈複成婚後,日子雖清貧,但芸娘卻經營的活色生香。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她會女扮男裝去逛廟會;
衣服破了,她總能夠移東補西,保證衣服的幹淨整潔;
有一次,她還突發奇想,做了一個梅花狀的食盒用來放尋常無奇的下酒菜。
内心若從容,往往不會在窘迫時怨天尤人,也不會因暫時的不如意而垂頭喪氣。
而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忘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就像蘇轼感歎的:“人間有味是清歡。”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多少詩和遠方。
學會富養内心,就能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捕捉美好,探索樂趣。
▽
楊绛先生曾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她還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世事艱難,從心而行。
往後餘生,願你我都能擁有豐盈的内心與有趣的靈魂,在漫長歲月裡活成自己的光。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