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常見試題?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态度、作風和行為準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育心理學常見試題?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态度、作風和行為準則。
包括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等。
教育可以實現勞動力再生産,可以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
可以提高勞動力的素質、質量,把一般勞動力轉化成專業的勞動力,把低級的勞動力轉化為更高級的勞動力;
可以把單維度的勞動力轉化為多維度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勞動轉換能力。
10.現代經濟學對教育所培養的勞動者理解已經超出純經濟學,這種勞動者不僅掌握了科學技術,具有勞動能力,還具有一定文化修養、心理素質、審美情趣、精神境界等品質,說明( D)。
A.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成現實勞動力
B.把一般的勞動力轉為專門性的勞動力
C.把低水平的勞動力轉化為高水平的勞動力
D.把單維度的勞動力轉為多維度的勞動力
教師法我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變式的應用該學制規定學堂的辦學宗旨為:“以忠孝為本,俾學生心術,壹歸于純正,而後以西學瀹其知識,練其藝能,務期他日成才,各适實用。”還規定了各級各類學堂的性質、任務、人學條件、修業年限及相互銜接的關系。這個學制1911年後廢止。
每個階段都面臨一對危機或沖突:
(1)基本信任對不信任(0—1歲);
(2)自主對羞愧(1—3歲);
(3)主動對内疚(3—6歲);
(4)勤奮對自卑(6—12歲);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7)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沖突。
(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沖突
參觀教學法根據參觀的時間可以分為準備性參觀、并行性參觀和總結性參觀。
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形式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在于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能力。
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在于培養學生能力,而在于給學生多少知識。
口訣:形能力,實知識
1.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在于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能力的理論被稱為( )。
A.現代教育論
B.實質教育論
C.形式教育論
D.傳統教育論
2.學校文化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這一特征突出表現在( )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傳遞的教學内容
B.教育工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C.學校的價值取向和目的要求
D.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
【答案】A
解析:所使用的教材或傳遞的教學内容是文化的載體
3.王某總是考試不及格,班主任怪他拉低全班平均分,用力扇了他幾耳光,造成王某終身失聰,在這種情形下,學校應該對該老師施行( D)。
A.罰款
B.刑事處分
C.民事處分
D.解聘
6.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态度、作風和行為準則是( D)。
A.校園物質文化
B.校園精神文化
C.校園組織與制度文化
D.校園文化
9.下列不屬于參觀教學法的是( )。
A.準備性參觀
B.可行性參觀
C.并行性參觀
D.總結性參觀
【答案】B。
10.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三大要素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稱之為( )。
A.課堂結構
B.教學結構
C.學習結構
D.班級結構
【答案】A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