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好吃的棗有幾種

最好吃的棗有幾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4:59:03

最好吃的棗有幾種?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棗核,距今約八千年棗在我國的文字記載就有三千多年關于棗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現于《詩經》,在《詩·豳風·七月》中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魏風》中有“園有棘,其實之食”《小雅》中有“營營青蠅,止于棘”《秦風》中有“交交黃鳥,止于棘”棘,指的就是棗樹儒家經典對棗的記述更為詳盡,《周禮·天官·笾人》裡講“饋食之笾,其實棗、鹵、桃、榛實”,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最好吃的棗有幾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好吃的棗有幾種(東韻趣說紅棗)1

最好吃的棗有幾種

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棗核,距今約八千年。棗在我國的文字記載就有三千多年。關于棗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現于《詩經》,在《詩·豳風·七月》中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魏風》中有“園有棘,其實之食。”《小雅》中有“營營青蠅,止于棘。”《秦風》中有“交交黃鳥,止于棘。”棘,指的就是棗樹。儒家經典對棗的記述更為詳盡,《周禮·天官·笾人》裡講“饋食之笾,其實棗、鹵、桃、榛實。”

宋代大詩人蘇轼任徐州太守時欣然作詞《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缫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表達了他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

清代慶雲縣令桂山吟到“正是晴和好時節,棗芽初長麥初肥”,另有詩人也寫到“叢林騰赤霞,千家射雲紅”,當代詩人更是發出贊歎“漫漫秋風夕照中,婆娑一樹萬珠紅”,悠然和諧的田園風光躍然紙上。

1.“棗”的來曆典故

話說這一年初秋時節,晴空萬裡,上古帝王軒轅氏——黃帝帶領文武大臣、衆衛士一行衆人去野外狩獵。為了一隻麋鹿,大家一口氣追出幾十裡地,追着追着,麋鹿失去了蹤迹,他們也迷路了。找了好幾個時辰,也沒有找到回去的道路,人困馬乏,身上既沒有水也沒有食物,黃帝和大臣們看着漫天黃沙一籌莫展,一時間陷入了困境。眼看太陽就要落山,衆人萬分焦急。這時,突然有一隻小鳥朝着黃帝的馬叫了幾聲,然後向前飛去,馬兒豎起耳朵,跟随小鳥飛也似的狂奔起來,衆人也随着狂奔起來,越過幾座黃土沙丘之後,衆人眼前出現了一個果林, 黃帝急忙催馬上前,隻見樹上結着紅紅青青的小果子,甚是惹人喜愛,就要上前摘食。一名士兵看在眼裡,就上前說:“皇上,小人願意先嘗此物,如若沒有問題的話,再請皇帝享用”,黃帝聽了甚是感動。士兵就摘下一顆放在嘴裡,嚼後驚呼:“好吃好吃,又脆又甜真好吃”。

此時的黃帝再也顧不得身駕,隻管摘下往嘴裡塞,大臣和士兵也跟着吃了起來。黃帝飽餐之後,緩過神來,對身邊的大臣說:“甘甜爽口,這真是仙果呀,你們可知道這仙果的名字嗎?”大臣們皆搖頭相向,不知道是何仙果,就提議讓黃帝為仙果起名。黃帝提着佩劍在地上邊敲邊說:“此果解了朕饑勞之困,我們迷途一路找來實在不易,我看就為其起名‘找’吧”。黃帝吃飽之後,帶着衆人經過仔細辨認,也回到了宮中。

自此之後,地方官吏年年用此棗進貢黃帝,“找”字也慢慢地在民間叫開了。後來經過曆史的變遷、朝代更替,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棗”字,發音也變成了“zao(三聲)”了。

2.早生貴子典故

民間傳說,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有一年不知從哪裡來了一對夫妻。這對夫妻來的時候男的拿着一袋花生,女的抱着幾棵紅棗樹苗。(國色紅大棗來自素有“天邊小鎮”之稱的且末,也被人們稱為“中國離工業城市最遠的小鎮”; 國色紅大棗種植園作為新疆第一個綠色食品(紅棗)原料生産基地,地處海拔1200米,地勢封閉,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為新疆棗産區最低,幾乎全部是昆侖山融水灌溉,所以國色紅每一顆紅棗都是純天然有機綠色食品)他們就在這裡重上了紅棗樹,并且在紅棗樹下中上了花生,他們邊種邊唱着歌:“花生果兒圓又圓,小紅棗兒甜又甜。秋後花生一串串,七月十五棗紅圈。桃樹三年杏四年,棗樹當年就生錢……

沒多久一場雨過後,棗樹發了芽,花生也發了芽,漸漸的這裡就搬來了幾戶人家,他們和這對夫妻學習種植紅棗樹,就這樣荒無人煙的地方變的綠樹叢生,環境優美,變得熱鬧了起來。又過了幾年,這對夫妻的孩子要結婚了,在大喜的那天,一對白發夫妻送來了一份特别的禮物-紅棗木箱子。有人好奇的問道:“裡面是什麼東西啊?”這對老人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笑眯眯地說道:“等到洞房時,打開一看便知。”

到了晚上,人們來鬧洞房了,大家都好奇地說:“快打開紅棗木箱看看是什麼東西”。這對新人打開一看原來裡面放着紅棗和花生,中間放着兩雙紅棗木制的筷子。人們一看都明白了,這是要新郎新娘夾起紅棗核花生給對方吃。大家齊聲地喊道:“棗生貴子!”到了來年春天,果不其然就生了一對雙胞胎。

從此,當地的老百姓家隻要有結婚的就在新房内放上紅棗和花生,這個習俗就這樣一直流傳至今,并且流傳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早生貴子意為早日生出孩子的希望。一般用于男女結婚之時,親朋好友美好的祝願。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女締結婚姻之時,婚宴之中,每每聽到的祝福之聲中,除了白頭偕老之外,更多的就是“早生貴子”。

3. “羅成拴馬樁”典故

在慶雲鬲津河畔周尹村現存着全國樹齡最長(1300多年)的棗樹王——唐棗樹,就有隋末英雄羅成曾過境在棗樹下拴馬歇息的傳說。相傳在邊關征戰多年的大将羅成随父回曆城老家探親,中途勞累,便在鬲津河畔南岸不遠處的大棗樹下拴馬歇息乘涼,酣睡之時,被從枝頭掉下的熟透紅棗砸醒,順手拾起充饑,滿嘴生津,甘甜透腑,倍覺精神大振。羅成日後見到秦王李世民,忙敬獻上落入馬鞍夾縫中的幾顆紅棗,李世民嘗罷稱贊不已。李世民做了唐朝皇帝後,每年秋季小棗熟紅的時候,都要差人到周尹村來摘取紅棗。所以,當地人喜歡把唐棗樹叫做“羅成拴馬樁”。

4.新疆若羌紅棗典故

民間傳說,有一位青年,好吃懶做,早已超過了當婚的年紀,還沒娶上老婆,因為沒有哪個姑娘願意跟懶漢過一輩子。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出外闖蕩找媳婦。走出瓦石峽(若羌縣的一個鄉)不久,就迷了路,走了3天,還是一片沙漠,真是又渴又餓,死神在向他招手。第四天,他改變了方向,僅走了半天,出現了一棵棗樹,他吃了幾棵未熟的棗兒,在棗樹下睡了一覺。在夢中棗樹問他:“前邊有一個人,父母雙亡,他無力埋葬,你該怎麼辦?”經過了這次大劫難,他思想覺悟進步很大,醒來後,直奔前方。看見一個個子稍矮的男青年痛哭不已,父母得急病死了,他急得隻是哭泣。小夥子抖掉身上的懶肉,下了很大力氣,幫助男青年埋葬了父母,沒料想男青年摔掉了帽子,竟是個姑娘。姑娘看他是個好人,就執意要嫁給他,他又到棗樹下睡了一覺。

得到啟示:“這裡田青水秀,是個好地方,你自己拿主意”。他就和姑娘結為夫妻,并改掉好吃懶做的壞習慣。兩人辛勤耕田,開出了一片綠洲,這就是美麗無比的若羌。從此以後,若羌綠洲到處都種紅棗,而且鮮棗特别清香,熟棗特别豐實甜美、回味無窮。

更為神奇的是:他們種的紅棗每年都特别豐收,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他們也子孫滿堂,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匮也,枝繁葉茂,成長著名的棗鄉。這裡的人們對紅棗厚愛有加,将其奉為“聖果”,每天都離不開棗,種棗、打棗、吃棗、曬棗、做棗糕、棗糖、棗馍、棗茶、釀棗酒,畫棗畫、寫棗文、吟棗詩、誦棗章、唱棗歌……

而青年的妻子也發生神奇變化:臉面白嫩裡透出紅潤,猶如一朵美麗的芙蓉光彩照人,原本苗條的身段更加婀娜多姿。她高興極了,用她靈巧的手折取柳條編成頭環,又采了幾束野花戴在頭上,圍上她十分喜歡的草裙,一個人跳起舞來。這時,河水也歡快地奔流,風中的樹兒、草兒唱起了歌,五彩的鳥兒簇擁着她上下翻飛。

她的美麗容貌讓青年看呆了,青年輕輕地在她的臉頰上邊聞邊輕聲說:“你真美……”

而青年也是健壯如牛,有使不盡的力氣,美麗的妻子有點害羞的,而又含情脈脈地對他說:“你真棒,加油……”

而老人吃了紅棗後,健步如飛,70多歲照樣像小孩般靈巧爬樹打棗……”

而小孩吃了紅棗後,個高壯實,皮膚紅樸樸的,又特别的聰明伶俐、乖巧 ……

現在人們對棗寄予更多希望,把它和喜慶聯結在一起,比如祝福、祝壽、賀年、賀喜的食品中必有紅棗。村裡的姑娘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和被褥、衣箱裡,都要塞上一些幹紅棗。洞房花燭之夜,婆家也有婆母、嬸娘往新人住的洞房裡撒上一些紅棗、花生,取其諧音意在早生貴子,反映出人們對于子孫後代傳承子嗣的期望和對甜美生活的向往追求。過去,女人生了孩子,有的給孩子取名,女孩就叫“棗花”、“棗香”,男孩就叫“棗柱”、“棗樁”等。孩子過滿月時,大人抱孩子出屋,抱到誰家,誰家就得贈送棗子一類禮品,空身出去帶回實物,預示着孩子長大成人後厚道實誠。孩子過生日時,父母就讓孩子在放着棗糕的案闆前跳三下,預示着孩子跳得高,長得快,早成人。棗鄉還保留着好多習俗,過春節時要蒸棗糕祭祀諸神;五月端午要包棗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要以棗、蘋果、葡萄等果品來祭祀祖先;每年農曆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熬小棗粥,俗稱“臘八粥”的習俗。每逢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家家用黍面和紅棗做成年糕,又粘又甜,特别好吃。平日裡,人們就做些棗食品,自吃或宴請、贈送客人。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大棗又名紅棗、幹棗、棗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曆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紅棗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而紅棗又以新疆和田大棗出名。紅棗是一種營養佳品,被譽為“百果之王”古語就有“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門前一顆棗,紅顔直到老”。“要想皮膚好,粥裡加紅棗”。“五谷加小棗,勝似靈芝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甯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棗”。氣色不好的人都可以堅持每天吃紅棗,經常吃紅棗可是好處多多!因為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在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複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因此,大棗就有了“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

下面介紹幾種紅棗的吃法及作用:

1.紅棗泡水(茶),養肝排毒,補氣護嗓;

2.紅棗熬湯,止咳潤嗓;

3.紅棗煮蛋,補血養顔;

4.紅棗熬粥,安神助眠;

5.紅棗泡酒,血管通暢等,

當然紅棗也不是萬能的,在飲食過程中也要注意,紅棗雖好,但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應注意控制食量。

吃紅棗的禁忌:有時出現眼腫或腳腫的現象,這些人就不适合吃紅棗。如果有腹脹的人、體質燥熱者也不适合喝紅棗水。

過量食用有損消化功能:紅棗可以經常食用,但不可過量,否則會有損消化功能、造成便秘等症狀。此外,紅棗糖分豐富,尤其是制成零食的紅棗,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以免血糖增高,使病情惡化。如果吃得太多紅棗,又沒有喝足夠的水,會容易蛀牙。

免責聲明:圖片、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