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16:31:55

此前,持續的高溫幹旱使得不少河流都幹涸了,在裸露的河床上,留下了不少魚的屍體。不禁讓人們擔憂,即使以後高溫過去,河中的生态能不能恢複往日的模樣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

幹涸湖底地面上幹枯的魚骨架

不過由于河流的貫通性,隻要上遊的魚還在,能夠送來一些再加上人工放養,恢複生機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與河流不相連的小池塘當中,有時也會莫名其妙地出現魚,因此民間還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那麼,為什麼自然環境下水塘裡會有魚?這些魚到底是哪裡來的?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2

清澈池塘中悠然自得的小魚

魚是從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以前在鄉下有不少小池塘,甚至在連日的大雨之後,低窪的地方都能自己形成一個“小水塘”。水塘本身沒什麼奇怪的,但是當其中出現生物的時候,一切就變得奇怪起來了

要知道這些小水塘往往不會和外界的水域相連,所以相對來說封閉性還是非常高的,在這種情況下憑空出現的魚簡直就像是“天外來客”,讓人們感到非常震驚。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些魚到底是從哪來的。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3

難不成是飛過去的?

首先按照“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這句話的意思來說,這些封閉水塘當中出現的魚都是從魚卵發育而來的。問題是,如果這個池塘從未養過魚,就不存在“殘留魚卵”的可能,那麼魚卵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實際上,隻要魚卵足夠堅強,那麼确實是可以搭着順風車在新地點安營紮寨的。第一就是,被風雨裹挾,當狂風暴雨發生的時候,一些魚卵就可能被裹挾帶到附近的小池塘當中。當然,這個裹挾是有距離要求的,一般都離得比較近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4

有些魚卵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結實

第二就是動物充當“順豐快遞員”大家知道自然界中不少植物都會将自己的種子黏在動物的皮毛上,或者塞進它們的食物中,這樣就能跟着動物遠行,抵達其他的地方落地生根。

比如駱駝和駱駝刺之間就有這樣複雜的共生關系,它們相互依存,成為了茫茫沙漠中的“難兄難弟”。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5

駱駝刺是駱駝唯一能吃的草料

幫助魚卵進行遷移傳播的主力軍就是水鳥不論是将卵吃下去,還是魚卵依靠“黏性”粘在它們的羽毛上,都有利于進行遠距離傳播。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覺得難以置信,魚卵都被水鳥吃下去了,竟然還能被孵化嗎?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6

承擔着“搭便車”使命的水鳥

事實确實是這樣,因為在2020年時就有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專門進行了相關的實驗,他們在實驗中找到了綠頭鴨排洩物當中的魚卵,并且将其中的部分魚卵成功孵化了

雖然從實驗的對照來看,能夠在動物腸胃當中曆練完依舊保持完美狀态的魚卵非常少,而且隻有16%的完整魚卵能夠順利孵化。但是這種概率既然存在,就代表水鳥确實能夠為“無魚水塘”添丁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7

野鴨幫助魚卵傳播的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鳥是直腸子動物,所以一般會邊飛邊拉,在這種情況下,魚還真的算是“從天而降”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那些依靠水鳥成功落地并存活的魚類,确實是幸運兒。

其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有着河流,在條件合适的情況下,某些魚或者魚卵就會被沖出來,進入下遊的小水塘當中。其實這也屬于從外部帶入,隻不過少了水鳥這個“中介”而已。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8

清閑自在的小魚

當然,如果是較大的人工池塘中憑空出現了許多魚,除了要考慮是自然條件下外部傳入以外,還有人為放生。畢竟如今放生文化還是比較盛行的,就連許多河邊野釣的人在釣上魚之後,都會将其放生。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就明白了,自然環境下的水塘中突然出現魚,并不是因為“土壤”有生出魚卵的能力,而是跟外界因素的影響有關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9

“感謝大佬的不殺之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魚卵有時能表現出驚人的生命力以外,自然界中還有某些生物有“憑空出現”的能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生物有什麼特别之處。

神奇的“滞育期”

首先咱們來說說在此前經常上新聞的仙女蝦,這種蝦叫做枝額蟲,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鰓足綱的生物。

這種生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很久,足足有兩億多年。從其外表來看,确實非常的漂亮,尾部的分叉部分還是紅色的。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0

美麗的仙女蝦

仙女蝦的出現往往使人摸不着頭腦,不論是大的池塘當中還是小水窪當中都有它們的身影。那麼,仙女蝦也是通過水鳥抵達各個封閉水域的嗎?

不一定,說不定大家看到的仙女蝦是“本地土著”。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1

仙女蝦的生長過程示意圖

因為别看成熟的仙女蝦隻有兩三個月的壽命,但是它的卵卻非常堅強。根據科學家觀察,仙女蝦卵的生存能力非常強,不論是幹燥、炎熱亦或是寒冷,它們都能有驚無險地度過。

這些比砂礫還小的卵能夠在泥土當中存在多年,外部堅硬的殼可以幫其抵禦各種風霜雨雪。等到雨季來臨,環境适宜的時候,仙女蝦的卵就會孵化。在這之後,人們就能看到在水中遊弋的漂亮小蝦了。

根據新聞報道來看,許多地方都有這種生物的出沒。這些小生物,可能來自古老的年代,它們的卵被歲月封存多年終于選擇在如今與我們相見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2

仙女蝦的蝦卵

其次再來說說另一種同屬于鰓足綱的生物三眼恐龍蝦,不同于仙女蝦,這種生物的外形看起來更加奇怪,其頭部有着圓圓的甲殼。三眼恐龍蝦的學名為佳朋鲎蟲,這家夥有不少外号,比如王八蓋子、翻車車等等,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樣。

許多人看到三眼恐龍蝦的名字下意識就認為它與恐龍有親戚關系,事實上二者毫不相關,隻不過三眼恐龍蝦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根據考察來看,這種生物早在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3

不同階段佳朋鲎蟲的生長情況

與仙女蝦一樣,三眼恐龍蝦的卵也非常強悍,有着超長的“滞育期”。每當環境發生劇變不适合生長的時候,雌性佳朋鲎蟲就會發出“生物信号”,通知自己的卵不要孵化,進入等待。這确實很神奇,作為蟲卵的三眼恐龍蝦竟然都能聽懂訊号了。

此外,根據科學家的觀察,三眼恐龍蝦蟲卵的滞育期長達20多年。這就使得它們偶爾會成為水塘中的“天外來客”,甚至在小水窪當中都會出現。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4

佳朋鲎蟲的鲎蟲卵

綜上所述,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确實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這大抵就是自然的神奇之處吧!不過,讓人憂心的是,這種“奇迹”在未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少了

保護環境很重要

随着科技的發展,農村土地的農藥使用率變得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殘存的農藥都會留在土壤當中,對其中的生物造成威脅

不論是有着滞育期的三眼恐龍蝦還是依靠動物傳播的魚卵,在遇到這種有毒的環境時,都是難以存活的。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5

就算再堅強也還是抵不過人類活動

換句話說,雖然它們的魚卵異常堅強,但是也沒有那麼強的“抗毒能力”。因此,如今這種“意外驚喜”變得越來越少了,曾經在池塘、小水窪當中撲騰的小生命,似乎真的随着環境的劇變消失了。

除此之外,現在有許多生物都面臨着這樣的難題,比如無處築巢的燕子,落地無法鑽透水泥地的知了猴

大海裡最早的魚是怎麼來的(千年的草籽萬年魚籽)16

無奈在水泥牆上築巢的燕子

在人類感到越來越便利的環境中,不少生物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災難。真希望若幹年之後,它們依舊能夠與人類共存,畢竟許多生物都已經算是“活化石”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