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考點集錦?知識點01,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考點集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知識點
01
交流平台
讀一讀情景對話,我發現這些都是積累詞語和句子的好方法,學會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内容,提高寫作水平。
概括起來是:①畫出來,摘抄②分類摘抄③摘抄新鮮的,旁批感受④注明出處。
02
詞句段運用
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
“得”前面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少數是形容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态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等等。
(1)媽媽累得直不起腰。
(2)肩上的擔子太重了,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湧彭拜。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
本題的例句,有三個短句組成,後一個短句開頭的詞語與前一短句的結尾的詞語相同,突出小溪、河流、大海之間相互依存的有機聯系,語意相連,氣勢貫通,這是一種修辭手法,叫頂真。
03
日積月累
作者簡介:王昌齡: 690--756年 ,字少伯,漢族,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緻,意味渾厚深長,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之稱。代表詩作有《出塞》、《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等,有《王昌齡集》。
注釋:①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顔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亂入:雜入、混入。
⑤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顔。
⑥聞歌:聽到歌聲。
⑦始覺:才知道。
古詩大意: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古詩賞析: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采蓮圖畫,描寫了江南采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
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将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後兩句寫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間所産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于客觀描寫,後兩句側重于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圖文解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