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會武漢,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中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湖北省簡圖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省曆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湖北地區。 西周時期,湖北境内已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國逐漸統一于楚國。湖北省擁有輝煌燦爛的曆史,是我國的文化大省,但是卻采用鄂作為湖北省的簡稱,這确實大大不妥,湖北應棄用鄂,采用楚作為簡稱才合适,理由如下:
武漢黃鶴樓
鄂等同于噩,寓意不好,不适合用來做簡稱,楚寓意美好,适合做簡稱。因古鄂國領地今湖北鄂州所在的長江中遊,是揚子鳄栖息的地方,所以湖北簡稱鄂,但揚子鳄形象猙獰,且性情兇暴。并且在古代“鄂”常被寫作“ 噩” ,用噩耗的噩來做一個省的簡稱,寓意非常不好。
精美的古代編鐘
楚則不同,“楚”字古意指荊條,在甲骨文中上半部分是一個“林”字,下半部是一個“ 足”字,寓意一個人在深山密林中艱難地跋涉,這恰好是地處江漢的湖北人民披荊斬棘、開拓進取精神的生動寫照。從字面上說,鄂是一個貶義詞,楚是褒義詞,鄂作為一省的簡稱實在不妥。
楚字演變
鄂不能代表湖北全部,隻有楚才能代表湖北省全部古時候的鄂國隻是僻處今湖北鄂州一帶的一個地狹人少的小國, 直到春秋中期鄂國的地盤還不到如今湖北版圖的十分之一,而楚國自春秋中期開始已占領了今湖北全部。同樣是湖北境内的兩個國家, 國土面積大者應該比國土面積小者更能代表所在省。
春秋時期楚國地圖
鄂國在春秋時期被楚滅亡, 成為楚國的一個封邑,而楚國直到戰國晚期秦人白起攻破那裡年前年前700多年間, 一直是以湖北為腹地,且都城在如今的荊州地區。同樣是湖北境内的兩個國家, 存在時間長者應當比較存在時間短者更具有代表性。
江漢平原風光
湖北省曆史上被稱為楚省,湖北可以恢複舊有簡稱湖廣分治以來,湖北省簡稱基本上都是楚,如乾隆五十年湖北災區到周邊購糧, 乾隆旨令“ 楚省商船米販過境 , 湖南、江西、四川各督撫務必料理。” 這裡的“ 楚省” 指湖北。
武漢東湖風光
如今在湖北,依然可以看見楚文化的影響。如湖北的地方戲劇叫“ 楚劇” ,湖北的棉織品稱“ 楚布” , 人們稱湖北為“荊楚大地” , 湖北文化被稱為“荊楚文化”等等,從這個層面來說,使用楚來做湖北省簡稱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湖北荊州古城
綜上所述,鄂等同于噩,寓意不好,并且古鄂國并非湖北全部。楚則寓意美好,衣冠楚楚、楚楚動人、一清二楚等都是很好地用詞。最後,楚國文化中心在湖北,湖北能夠代表楚文化,因此,湖北省簡稱可以從鄂改為楚,大家覺得這樣的觀點合理嗎?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