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先帝駕崩之後,他的遺孀們要搬離“東六宮、西六宮”,住進嗣皇帝為她們準備的“寡婦院”中,然後美其名曰“慶隆尊養”,實際上除了皇太後及少數地位尊崇的太妃之外,其他地位較低的“先朝嫔禦”隻能青燈古佛相伴,了此殘生。
順治親政之後,于順治十年在内廷外西路建造完成慈甯宮,奉生母昭聖皇太後(孝莊文皇後)居住于此。同時受到尊封的原“崇德五宮”的麟趾宮大貴妃、衍慶宮淑妃(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以及太宗皇太極所留之遺孀也随居于此。
為什麼順治要給生母及太宗諸妃在内廷外西路建造慈甯宮供她們居住,而不是選擇内廷外東路已有的明朝稱“一号殿”(即仁壽宮,仁壽宮門内有哕鸾宮、喈鳳宮)給她們居住呢?
根據《順治朝實錄》記載:順治十七年十月,谕禮部:“仁壽宮太祖妃年長行尊。向來未晉名封。禮宜舉行封典。”
因為仁壽宮住着輩分更尊貴的太祖妃(壽康太妃),所以順治在内廷外西路建造了慈甯宮供太宗遺孀居住。
仁壽宮是甯壽宮的前身,康熙二十八年在仁壽宮原址上給嫡母仁憲皇太後(孝惠章皇後)修建了甯壽宮,供順治遺孀居住。
雍正繼位之後順治遺孀俱不在世,作為雍正生母的德妃拒不接受皇太後尊号,也不肯搬到為她準備的“太後宮”(甯壽宮)居住。而是依然住在内廷東路的永和宮中,并在此崩逝。雍正把她停靈在甯壽宮,活着不住,死了也讓她住進去。除了年老的惠妃、宜妃、榮妃、成妃、定妃各自出宮跟随兒子居住。(後來廉親王胤禩死後,惠妃被雍正接回宮中奉養。淳親王胤祐死後,成妃也被接回宮中奉養。)其他沒有子嗣的聖祖遺孀,以及年輕的聖祖遺孀均搬到甯壽宮頤養天年。
乾隆登基之後,康熙遺孀還有很多人在世,都住在甯壽宮。乾隆生母熹貴妃被尊為崇慶皇太後(孝聖憲皇後),暫時沒有地方居住。(自從康熙二十六年孝莊文皇後崩逝之後,慈甯宮再也不住人,至乾隆登基已經快五十年了)所以崇慶皇太後及裕貴妃、齊妃、謙妃等隻能暫時住在“東六宮”,孝聖憲皇後依然住在以前的寝宮景仁宮,裕貴妃、齊妃、謙妃等都住在承乾宮、鐘粹宮等處。
鑒于這種情況。
《乾隆朝實錄》
雍正十三年。乙卯。十二月。丙寅朔。上詣奉先殿行禮。
○己巳。谕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九月間、莊親王、果親王、曾奏請各迎養妃母于邸第。朕以兩位太妃、向在甯壽宮居住。朕正當仰承皇考先志。祗敬奉養。在二王之意、必以甯壽宮為太後應居之宮。故有是請。朕聞奏、心甚不安。及奏聞太後。亦以為必不可行。是以未允。今再四思維。人子事親。晨昏定省。誠欲各遂其願。若不允其迎養之請。則無以展二王之孝思。若允二王之請。迎養太妃于府第。則朕阙于奉養。此心實為歉然。自今以後、每年之中、歲時伏臘、令節壽辰。二王及各王貝勒、可各迎太妃太嫔于府第。計一年之内、晨夕承歡者、可得數月。其餘仍在宮中。如此、則王等孝養之心。與朕敬奉之意。庶可兩全。向後和親王分府時、其侍奉母妃。亦照此禮行。
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在乾隆登基時就奏請把兩人的生母接回王府奉養,他兩人的意思必以甯壽宮為皇太後應居之宮。乾隆覺得兩位老太妃向來在甯壽宮居住,讓她們給兒媳婦兒皇太後替地方,感覺不妥。然後乾隆把這件事跟皇太後一說,皇太後也覺得“必不可行”。
所以乾隆給生母崇慶皇太後及皇考諸妃考慮居所,就改建了慈甯宮。
内務府《奏銷檔》中記載 :“恭建壽康宮,擇吉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興修,至乾隆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告成,皇上欽拟壽康宮嘉名。”
以慈甯宮為中心,乾隆把慈甯宮西跨院建造為“壽康宮”。把慈甯宮後面的區域改為“壽三宮”(壽西宮、壽中宮、壽東宮)。把慈甯宮東跨院改建為“壽三所”(壽頭所、壽二所、壽三所)
這些宮殿都是灰瓦歇山頂,前院有院門,東西配殿,後院是凹形廊庑。參看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圖中的未改建之前的甯壽宮,其後部也有三座宮殿院落,圖上标為“西宮”、“中宮”、“東宮”。
壽康宮及附屬的三宮、三所建成之後,崇慶皇太後帶着雍正遺孀從“東六宮”搬到這片區域居住。
直到乾隆三十三年,康熙遺孀中的最後一位溫惠皇貴太妃薨逝在甯壽宮。四年之後乾隆改建甯壽宮為将來歸政之後的居所,所以現在的甯壽宮不是乾隆朝時供養皇太後及太妃的樣子。
乾隆禅位給嘉慶之後,并沒有搬到甯壽宮頤養天年,而是依然住在養心殿。而作為太上皇的妃嫔都搬到西六宮區域,把東六宮留給嘉慶後妃居住。嘉慶皇後就是在景仁宮接的冊寶。後來乾隆崩逝之後,太上皇妃嫔才搬到壽康宮區域去了。
道光繼位以後,嘉慶後妃都搬到壽康宮區域居住。據查“壽康宮後殿住皇太後,壽西宮住貴妃、恩貴人,壽中宮住如妃、榮貴人,壽東宮住信嫔、安常在”。後來道光尊諴貴妃為諴禧皇貴妃,如妃為如貴妃,信嫔為信妃,恩貴人、榮貴人、安常在為恩嫔、榮嫔、安嫔。乾隆的晉貴人(後來被尊為晉妃)住在“壽二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宮、三所”的排序為壽西宮、壽中宮、壽東宮、壽三所、壽二所、壽頭所。挨着壽康宮後殿越近地位越尊貴。
所以我推斷乾隆朝除了皇太後住壽康宮後殿之外,裕貴妃住壽西宮,齊妃住壽中宮、三福晉(弘時福晉)随住。謙妃住壽東宮。其他人按照位次往下排。
嘉慶朝應該為穎貴太妃住壽西宮,惇太妃住壽中宮,婉太妃住壽東宮。芳太妃住壽三所,恭太嫔住壽二所。她們剛搬到壽康宮區域一年穎貴太妃薨逝,緊接着婉太妃被尊封為婉貴太妃,應該搬到壽西宮。空出的壽東宮給了芳太妃,恭太嫔搬到壽三所。晉貴人住進壽二所。
鹹豐朝時,鹹豐以“太後禮”隆養養母康慈皇貴太妃。康慈皇貴太妃住進壽康宮後殿。而被鹹豐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的嘉慶遺孀搬到壽安宮西所萱壽堂。
道光遺孀琳貴太妃住在壽西宮,彤嫔、八公主(壽禧和碩公主)住在壽中宮,成嫔住在壽東宮。李常在住“壽二所”。
同治朝時,鹹豐遺孀麗皇貴妃住壽西宮,婉妃住壽中宮,祺妃住壽東宮。
到了光緒朝同治遺孀嘉順皇後住壽康宮後殿。敦宜榮慶皇貴妃住壽安宮,嘉順皇後死後搬到壽康宮後殿,瑜貴妃住壽西宮,珣貴妃住壽二所,瑨妃住壽頭所。鹹豐婉貴妃住壽中宮,祺貴妃住壽東宮,璷妃住壽三所。道光的遺孀成貴妃、佳貴妃住壽安宮。
圖七為順治朝建造的慈甯宮區域。
圖八為乾隆改建後的太妃們的養老院。
圖九為乾隆朝未改建之前的甯壽宮養老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