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哪裡的牛腩最出名,那無疑是廣式牛腩,但如果要問哪裡做的牛腩最好吃,那不用說的,肯定是我老母親親手做的廣式牛腩。
量足味更足,入口是真正的軟糯香甜,抿一嘴湯汁,都能感覺到無比香濃回味的牛香氣,拌一拌米飯,吃起來相當哇塞。
材料:崩沙腩(或者普通牛腩)、金錢肚、牛筋、蘿蔔
配料 :柱候醬、黃豆醬、南乳、南乳汁、蚝油、醬油、鹽、雞粉
香料:八角、桂皮、香葉、白芷
做法:
1、在這裡,牛腩沒有進行焯水,隻是進行浸泡去血水,是為了保持牛腩的原本香味,這麼處理是因為買的是當天剛剛宰殺出來的新鮮牛腩。
如果購買的是冰鮮的牛腩,那不用說别的,肯定要進行焯水處理,避免冰鮮牛腩的腥臊味串味。
2、一般購買的金錢肚和牛筋都是店家提前燙煮過的,為了避免有雜味,最好也是進行焯水再烹饪。
3、牛腩煸炒到表面發焦,這樣能讓牛腩吃起來更有口感,而且高溫的激發也能讓牛腩的香味充分地散發出來。
4、香料的選擇不用太多,簡簡單單的幾樣就夠了,這道菜吃的主要是牛的原味原香,其中白芷有一個增加肉香的作用,不能太多,一個指甲那麼大小就夠了。
5、調味料中柱候醬、南乳、黃豆醬,是這道菜的關鍵,柱候醬和南乳主風味,黃豆醬主湯稠味濃。
6、不在炒鍋中焖煮,而是換到砂鍋,是因為砂鍋能更好更均勻給食材加熱,而且鎖住香味。
7、這道菜不用太鹹,适中即可,而且蘿蔔的清甜也需要淡口來體現。蘿蔔的加入能讓滿是肉香的牛腩中多一些解膩般的清甜。
8、金錢肚和牛筋的加入,能讓這鍋牛腩具有更多不一樣的口感,其中,牛筋在熬煮的過程中,散發出的膠質更是能讓這鍋牛腩更具濃稠噴香。
9、不管任何情況,給原湯加水都會使得湯水的味道變寡變淡,如無必要,最好是在一開始就把湯水加足,畢竟收汁還容易出味,但味沒了就補不回來了。
小小一塊牛腩也是可以分成很多類别的,牛腩隻能算是統稱,細細區分下來,牛腩還能分為:坑腩、崩沙腩、挽手腩、腩角等等。
其中最中意的就是崩沙腩,這是一塊軟膠和瘦肉層層相間的牛腩,是牛腩中的極品,口感軟糯彈牙,又帶有肉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而坑腩,則是牛腩中比較普通,也是肉量較大的部位,它其實就是剔除牛排骨後剩下的部位,因為剔除牛排骨後形成道道坑條,所以因形取名坑腩。
腩角,則是牛皮下一塊連接着坑腩部位的肉,嚼勁很足很足。
挽手腩,則是兼具坑腩和崩沙腩的優點,吃起肉感十足,彈牙可口。
什麼是美食?這就是美食,單是想起就能讓人忍不住的流口水。
牛香味足,彈牙膠質又軟糯噴香的牛腩,清甜可口又帶足肉味的蘿蔔,還有這大塊大塊的金錢肚,滿滿膠質的牛筋,一鍋下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