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如今,3億失眠中國人撐起了千億睡眠産業市場,而其中與睡眠最貼身接觸的莫過于床品。在江蘇有一個小鎮承包了全球6成床上用品,相信這裡的産品也出現過在你的家裡。
最近,你睡得好嗎?
《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中國有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也就是說平均4-5人中就有1人存在睡眠問題。
睡不着、睡不好、總犯困,當睡個好覺成為現代人的奢侈品,各種改善睡眠的新産品也不斷湧現:睡眠噴霧、助眠飲、微電流助眠儀.....
效果如何尚未可知,但市場卻證明現代人在努力用消費修複自己的脆弱的睡眠。有數據顯示,相比于這些新産品,近一半人優先嘗試通過更換床上用品來改善睡眠。
而如果你在網上選購床品或者翻看一下購買床品的标簽,就會發現它們的産地或許都指向了“全球家紡中心”江蘇南通。
你的枕頭被子床單,總有一件來自南通
疊石橋不是一座橋,而是江蘇南通的一個鎮。這裡是全國最大的家紡産業集群地和交易中心,也承包了全球家紡市場近6成的份額。
去年前三季度,南通國際家紡園區累計年交易額突破2300億元,線上交易額達850億元。走進疊石橋,随處可見紡織品售賣的廣告。
廣告林立的疊石橋鎮一角
隻是,他們大多面向B端銷售,普通消費者不特别關注的話,很難感知到這個小鎮的㛮。而實際上,羅萊、藍絲羽、華倫天奴、紅豆、恒源祥等知名品牌也都在這裡落戶。
疊石橋國際家紡城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當地人就有在疊石橋附近買賣自家紡織的布料和做的刺繡,而真正讓這裡逐漸繁榮起來,還是因為1978年前後“左”的思想影響。
由于當時的環境,個體、私營工、副業生産受到限制,人們也不敢随意把自家副産品拿出來交易。而疊石橋恰好位于兩縣三鎮交界的“疏于管理”之處,自然而然成為了人們交換商品的避風港,其中交易最多就是刺繡、枕頭、被罩等家紡産品。
1984年,南通成為沿海14個對外開放城市之一,疊石橋市場也得到當地工商局認可,借着改革開放的東風迅速發展起來。
疊石橋家紡一期市場
從世界工廠到電商工廠
時間來到90年代,中國依靠勞動密集型産業開始融入國際市場,以家紡、服飾、玩具、箱包等為代表的産品,開始讓中國挂上“世界工廠”的名頭。
家紡行業産業鍊較長,彼時日韓抓住了面輔料研發和設計,美國和歐洲抓住了品牌和零售,而中國則幾乎包攬了中間所有生産環節。到了1999年,中國紡織品出口額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
變化發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随着國外市場低迷和人民币兌美元彙率持續升值,中國外貿企業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企業主表示,2013年-2015年間這種不景氣就變得非常明顯了。
于是,大量企業開始轉向内銷,疊石橋的紡織品企業也不例外,方式則是“線上突圍”。
比制造更難的是銷售,因為銷售往往需要品牌,而這正是疊石橋所缺少的。在這裡很多廠家都會“貼牌加工,一件代發”,因此類似的模式轉移到線上,便是給蓬勃發展的B2C電商平台供貨。
據統計,疊石橋每天發出240萬單快遞包裹,網上每賣掉10單家紡,就有7單從這裡發貨。
疊石橋等待發出的快遞
而電商也為外貿提供了新思路——跨境電商。去年7月起, 國家“9710(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9810(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外倉)”通關新模式正式實施,為跨境電商B2B出口帶來利好。疊石橋也在積極推動“市場采購 跨境電商”融合出口,實現“1 1>2”的效果。
疫情時代下,直面C端市場
此前,疊石橋的工廠大部分隻做批發,不做或者少做零售,隻在偶有C端用戶在B2B交易平台下單時順便發貨。多數人沒有選擇直接開拓網電業務,一方面是因為時間精力,一方面也是不熟悉這套新的銷售邏輯。直到疫情為電商和直播按下加速鍵。
後疫情時代,直播賣貨正以新的消費模式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疊石橋家紡廠家銷量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中小廠家和外貿廠家,繼續向線上轉型變得更加迫切。據統計,僅2020年6-7月之間這一個月,南通市就有1000多家家紡企業加入直播帶貨陣營,銷售額突破5億元。
每天下午五點以後快遞不再攬件,門市陸續關門後,工人身份切換為主播,整個小鎮又要忙碌到深夜。
直播中的疊石橋主播們
除了通過減少中間商壓低價格擴大市場之外,南通當地的紡織品還在不斷提高研發能力,比如:研發抗病毒、抗菌面料,大豆纖維、石墨烯功能纖維等不同材質和功能的産品。紡織品花樣版權保護等紡織品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也日漸完善。
結語:
從民間市場到世界工廠,從B端市場到C端市場,江蘇南通織出了走進千家萬戶的産品,也織出了日益完善的紡織品帝國。未來,南通的目标是2025年産值突破3000億,2030年産值突破5000億。期待這個中國小鎮能夠引領更高端的國際紡織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