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等疫情過後,會出現三批人:一批胖的,一批懷孕的,一批瘋的。
	
姐妹們,你屬于哪一批呢?
	
據我觀察,身邊不少媽媽已在崩潰邊緣,之前生氣僅限于跟孩子,現在爸爸隔離在家,事情複雜了。
	
	
	
	
	
	
	
	
爸爸在家裡有多遭嫌棄?一位媽媽趁小區隔離,業主物物交換,趁亂想把爸爸交換
	
	
	
其實爸爸帶娃,某些方面比媽媽有優勢。不靠譜是真的,可一旦投入起來,論腦洞、論逗比、論歡脫,咱不服不行。
	
家庭版打地鼠↓
	
	
真人版貪吃蛇↓
	
	
	意念式武林高手↓
	
	
不靠譜中帶着某些神奇,驚吓中帶着一絲驚喜,給親子時光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景。
	
美國耶魯大學做過一項連續12年的研究, 證實了:爸爸經常帶孩子瘋玩,孩子長大後更聰明,更有主見,更優秀。
	
特别是這幾件事,媽媽們别管,一定讓爸爸來!
1
	
冒險刺激、收獲勇氣的事兒
	
爸爸帶娃,不管孩子高興不高興,他自己玩得盡興就完了。
	
	
	
這投入勁兒,知道的是親子運動會,不知道的以為人家征戰奧運會呢
	
	
沒有被爸爸砸過頭的寶寶,童年是不完整的。
	
	
	
孩子們也是見人下菜碟,在媽媽跟前一點小事哭哭唧唧,跟爸爸一起突然堅強很多。
	
因為你的悲慘遭遇,會變成你爸的笑料。
	
	
	
這一摔當媽的得沖過去吧,舉着手機的爸爸紋絲不動,還笑得飛起,驕傲地說:看看咱寶寶,根本不哭。
	
氣氛已經烘托到這兒了,哭是沒人可哭的,還能咋着,寶寶隻能淡定地站起來,抹抹一嘴泥,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走開了。
爸爸根本不把磕磕碰碰放在眼裡,他們可不會念叨“寶寶,這裡危險,不能去,那個小心,不能碰”,他隻會嘚瑟地跟孩子炫耀額頭上的傷疤,像炫耀勇敢的勳章。
	
在爸爸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孩子會更加有勇氣,更具有冒險精神。
	
	
這兩者往大了說是領導力,往小了說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裡。那些優秀的人,往往是胸口有個勇字,敢想敢幹的人呀。
	
	
2
鍛煉“大心髒”的事兒
爸爸帶娃,粗糙是粗糙,驚悚是驚悚,卻有助于給孩子一顆大心髒。
	
看這位爸爸,給孩子洗澡像洗車,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臉上招呼。
	
	
	
	
	
跟爸爸出門的娃,能不能把帽子水壺玩具帶回來,或是能不能把自己帶回來,孩子,都靠你自己了。
	
	
	
	
	
出門誰帶誰玩,也不好說。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小女娃帶父出行。
	
	
	
要說拉風還是三胎的爸爸拉風,上下一對比,活脫脫一副三胎宣傳畫,妙啊!
	
	
	
3
	
“媽媽不讓你幹”的事兒
	
在爸爸的字典裡就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對爸爸來說,如果孩子不能用來玩,那将毫無意義。
	
給爸爸一片爛泥塘,他還你一片天堂。
	
	
	
給爸爸一個麥克風,他送你一場演唱會。
	
	
	
給爸爸一個床單,他還你一個劉謙。
	
	
	
很多孩子說爸爸會跳草裙舞,我還不信,看到這注入靈魂的舞蹈,我信了。人均草裙舞的時代,你家爸爸跳了沒?
	
	
	
爸爸帶娃,腦洞大開,天賦異禀。他們小時候捉弄女生、氣死老師的伎倆,随便拿出來哄哄孩子,綽綽有餘。
	
	
有爸爸一起瘋一起逗比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工作中這就是核心競争力,在生活裡這就是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啊!
4
	
關于“生存法則”的事兒
	
有些道理,媽媽跟孩子唠叨一百遍,他視而不見。
	
爸爸人狠話不多,一出手就讓娃終生難忘。
	
	
孩子,你走過最長的路也許就是爸爸的套路,掉過最深的坑是爸爸挖的坑。
	
	
	
爸爸們天生擅長反向育兒。
	
娃撒潑耍賴,爸爸:你趴任你趴,看看誰能趴。
	
寶寶,你玩的都是你爸爸小時候玩剩下的,反正他不尴尬。
	
	
	來自@悠爸長不胖
	
爸爸們用魔法打敗魔法,讓孩子了解世界真實的樣子。
	
	
	
	
	
	
	
來自@老徐的一家老小
	
仗劍走天涯的潇灑,不是耍酷裝帥,而是你真的做點什麼。
	
	
	
	
	
	
	
	
	
爸爸帶娃想的總是如何更好地解放自己,他們可以自主研發一系列哄娃神器。
	
電風扇喂飯大法↓
	
	
	
多功能雨刷烘幹器↓
	
	
	
全自動拍屁屁哄睡器↓
	
	
	
便攜式遛娃懶人椅↓
	
	
	
	
	
	
被爸爸這樣帶大的孩子,一定也是披荊斬棘,思路清奇。
	
	
5
讓媽媽開心的事兒
	
爸爸參與帶娃,最大的好處是讓媽媽情緒穩定,媽媽開心了,全家才會幸福快樂。
	
爸爸面對養娃問題總是更加理性。記得哥哥有次英文沒考好,雖然我不是看重分數的媽媽,但還是挺難受的,沒忍住跟倆孩子發脾氣了。
	
讓老人把孩子帶回家,我在樓下小花園第一時間給包爸打電話,我說:我知道你在開會,但我現在必須找你聊聊,不然我不知道該怎麼上樓去面對孩子們。
	
	
	
包爸聽完前因後果,問了我兩句話:你覺得咱讓孩子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能跟人交流還是考試?為了交流,那他考95分,跟考100分,差這5分重要麼?
	
這兩句話,把我焦躁的心情瞬間給擺平了。道理誰都懂,但有時候還是需要一個人來提個醒。
	
爸爸多參與帶娃,将收獲更平和淡定的媽,更聰明勇敢的娃,更溫暖幸福的家,好處可是太多了!
	
不是每個爸爸都能當首富,但每個爸爸都能把寶寶守護,快把這篇文章轉給爸爸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