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校食堂蘑菇面

學校食堂蘑菇面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3 02:38:22

學校食堂蘑菇面?小學語文教材中蘊藏着豐富的勞動課程資源,《千人糕》《青蛙賣泥塘》《紙的發明》《趙州橋》《竹節人》等課文從不同方面贊美了勞動人民的可貴精神,讓學生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所在的蘇州,不僅是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美食名城——“松鶴樓”是老字号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楊馄饨店”适合大衆消費……而最受歡迎的可能就要數“蘇式面”了蘇州人吃面是有傳統的,老蘇州人甚至将“喝茶,吃面,聽評彈”作為每日的必修課一碗地道的蘇式面承載的是一段曆史、一份情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學校食堂蘑菇面?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校食堂蘑菇面(一碗面裡的教育味)1

學校食堂蘑菇面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藏着豐富的勞動課程資源,《千人糕》《青蛙賣泥塘》《紙的發明》《趙州橋》《竹節人》等課文從不同方面贊美了勞動人民的可貴精神,讓學生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所在的蘇州,不僅是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美食名城——“松鶴樓”是老字号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楊馄饨店”适合大衆消費……而最受歡迎的可能就要數“蘇式面”了。蘇州人吃面是有傳統的,老蘇州人甚至将“喝茶,吃面,聽評彈”作為每日的必修課。一碗地道的蘇式面承載的是一段曆史、一份情懷。

學校依托教材主題,結合蘇州美食特色,深度挖掘勞動教育實踐載體,開展“一碗面·一座城”項目式學習活動,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生态,打造“五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查閱資料了解面

搜集整理資料是學習和生活的必備能力。中國面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了解各地面食特色,學生需要學會搜集資料。對于搜集“面”的資料,學生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他們不僅整理了最為出名的武漢熱幹面、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燴面、蘭州拉面、四川擔擔面等十大面系的資料,還專門搜集了蘇州皮市街“張錦記”白湯焖肉面、觀前街“觀振興”白湯蹄腣面、護龍橋街“朱鴻興”三精三肥肋條焖肉面、漁郎橋“萬泰飯店”開洋鹹菜面等蘇州特色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圖配文的形式制作了别緻的《中國特色面食調查報告》《蘇州特色面調查報告》等。

走進面館品嘗面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各種特色面的類别和特點,對我國的面食文化有了初步認識,為進一步開展學習活動打下了堅實基礎。接下來是“走進面館品嘗面”環節,學生對自己品嘗的面食如數家珍。比如,介紹昆山奧竈面時,一個學生講得頭頭是道:“奧竈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沖湯’,所謂‘五熱一體’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沖湯’指不用大鍋拼湯,而是根據來客現用現合,保持原汁原味……”另一個學生還補充介紹了奧竈面的來曆:“傳說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時,來到這家店裡吃了一碗紅油爆魚面,覺得味道無比鮮美,讓太監打聽烹制方法。由于語言關系,太監似懂非懂,隻能含糊地回答‘紅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竈上的奧妙’,乾隆笑着說‘面竈奧妙,奧妙面竈’。從此,這家面店就有了‘奧竈面’的美稱。”這個“來曆”當然是傳說故事,但是學生講述得神采飛揚。更為難得的是,學生還将嘗面的經曆寫成一篇篇生動有趣的作文,寫出了自己的真體驗和真情感。

廚房案頭學做面

“如果家長不在家,你們怎麼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呢?”面對教師的問題,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堪稱家庭版“野外求生”。看到學生已經成竹在胸,教師繼續追問:“疫情期間,點外賣存在風險,你們準備怎麼做?”有的學生回答讓父母多做飯菜備着,教師介紹隔夜食物的危害,進而建議學生嘗試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面食,學生不約而同地表示同意。為了幫助學生“大展拳腳”,教師要求學生到網上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面食篇”以及去網上看視頻學習如何做面。學生開始嘗試做面,還将“和面、擀面、切面、下鍋、煮面、撈面、吃面”等環節寫成作文,《苗大廚上線記》《誰“煮”沉浮》等一篇篇有意思的作文應運而生。

邀請家人品評面

為了讓這次實踐活動充滿儀式感,教師要求學生帶着感恩的态度請家長來品嘗面,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訓練了勞動技能,而且獲得了智慧的啟迪、情感的共鳴。有的學生寫道:“我盛了一碗面給媽媽,她吃得很開心、很滿意,希望我繼續加油成為家裡的‘大廚’。”有的學生寫道:“做一頓面真的很辛苦,我以後一定要幫媽媽多分擔家務,媽媽每天為了這個家真不容易啊!”還有的學生寫道:“奶奶說,冬天來一碗這樣勁道的手擀面,真是讓人食欲大開!”

自從開展了“一碗面·一座城”項目學習,課堂不再沉悶乏味,師生之間也不再是單向說教的關系。一萬遍的概念說教抵不上一次動手實踐,正如教育家誇美紐斯所說:“要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學生因此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項目化學習視野下的作業設計與實踐研究”案例成果)

《中國教師報》2022年04月06日第5版

作者:吳昌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