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6:19:52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1

東晉 王珉《此年帖》

釋文: 珉頓首頓首。此年垂竟,悲懷兼割,不自勝。奈何奈何!寒切,體中比何似,甚耿耿。仆疾遂不差,眠食少,憂深,遣書不次。王珉頓首頓首。

雖為拓本,但是用筆之潇灑流利,結字大方疏朗,仍可以一目了然,魏晉風流,名不虛傳。

王珉(351-388),字季琰。《伯遠帖》作者王珣之弟。世稱王獻之為大令,王泯為小令。 (圖1)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2

東晉 王獻之《歲盡帖》

釋文: 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獻之再拜。歲盡無複日,感思兼懷,不自勝,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馳情。姊、三兄,諸患故爾(不損,憂馳。晴快。不審尊體并複何如?遲複來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獻之亦惡,愦勿。謹白。疏不具。操之等再拜。)

由此作可見王獻之“雜體書”之風格面目,楷、行、草三體相雜,不僅沒有沖突,反而極其跳躍出彩,富有趣味性。拓片雖有變形,字裡行間仍然可以讀到魏晉風流,曼妙風姿。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谥号“憲”。王羲之第七子,與王羲之并稱“二王”。(圖2)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3

清 翁同龢

釋文: 平安(合體字)。

名家偶有奇興,借鑒民間合體字的方法在除夕夜書就,以為祈福平安,筆畫老辣,飽蘸濃墨,一氣呵成。落款“松禅”也是合體字,共用一個“木字旁”,有趣。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谥文恭。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圖5)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4

近代 陸潤庠《日有萬喜》

釋文: 日有萬喜。

此楷書豎幅乃常見的祈福之語。題字雖有館閣之氣,卻正而不闆,有強烈的書卷氣,以濃墨紅宣書就,可謂富麗堂皇。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号雲灑、固叟,谥文端。書法意近歐、虞,館閣氣稍重。 (圖7)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5

當代 顧廷龍臨《鄭季盨》

釋文: 唯王元年,王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叔尃父作鄭季寶鐘六,金尊盨四鼎十,鄭季其子子孫孫永寶用。

此件篆書作品乃以臨為創,将原器的豎式小品變為橫幅。用筆穩健,結字疏朗,筆畫勻整,體勢自然大方,大小一任自然,雖然安排錯落,然外圍極為齊整,可見書家的深厚功力。

顧廷龍(1904-1998),當代著名古籍版本學家、目錄學家和書法家,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長期緻力于古典文獻學、版本學和目錄學的研究。

(圖6)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6

明 董其昌

董其昌題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餘二十年前,見此圖于嘉興項氏,以為文敏一生得意筆,不減伯時《蓮社圖》。每往來于懷。今年長至日,項晦伯以扁舟訪餘,攜此卷示餘。則蓮社(圖)已先在案上,互相展視,咄咄歎賞。晦伯曰:不可使延津之劍久判雌雄。遂屬餘藏之戲鴻閣。其昌記。壬寅除夕。

此畫是元貞元年趙孟頫自濟南路職位南返後,為友人周密描繪其祖籍地濟南東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秋景,畫境清曠恬淡,表現出恬靜而悠閑的田園風味。董其昌曾經五次題跋,這是48歲時所題,由此可見董其昌的傾慕之意,情有獨鐘。此為壯歲之筆,風格已然成熟,受到米芾和懷仁《聖教序》的綜合影響,筆力勁健,鐵畫銀鈎,結字潇灑靈動。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谥号“文敏”,故稱“趙文敏”。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與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谥“文敏”。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明四家”之一。(圖4)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7

北宋

曾肇《行複歲暮帖》

曾肇行書《行複歲暮帖》,縱28.7厘米,橫50厘米。

釋文:肇奉别。行複歲暮,傾鄉實倍常情,但公私紛紛,為問不數,甚自愧也。别紙丁甯,豈惟益友忠告之誼,亦出于憂國懇懇之誠。反複數四,不勝感歎。衰拙于此,豈能恝然。但再三則渎,終恐無補爾。餘非會面,不究所懷,遠書萬一流落,不可不慮也。海陵過此相見,誠如所谕。廣陵之傳,乃邸吏誤報,乘流得坎,任其自然,未嘗以此為念。上下匮乏,所在皆爾,非獨彼也。歲晚益寒,強食自愛為祝。肇又上。

此劄文人氣濃郁,雖字字獨立,然筆斷意連、筆簡意豐,與其說受到曾鞏影響,更多則是受到蘇轼影響,筆畫肥厚,用墨濃重,字形扁沓,但總體不失個人面目。

曾肇(1047-1107),字子開,号曲阜先生。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之幼弟。 (圖3)

平安是福經典語錄(平安是福)8

薛 鋼

年終歲尾,忙得最多的就是“總結”。人總是處于不斷總結的過程中,直至最終回顧一生。中國人将過年稱為年底、年關,否極泰來,總想未來有好運氣,有個盼頭,人生總是有希望的。對于古人來說,所有的“總結”并不一定都是公文,有時恰恰是一些日常手劄,便可以成為見證,尤其是經過曆史長河的積澱,吉光片羽。王獻之有《歲盡帖》(圖2),一個“盡”字,讓人讀起來頗有傷感的意味。如果要說安慰自己的話,不過是“苦盡甘來”;王珉《此年帖》(圖1),稍顯平和。國人喜歡許願,心存若幹期許,對未來的承諾,但更主要的是付諸行動;曾肇的《行複歲暮帖》(圖3),一個“暮”字,也有些傷感的意味。人到中年,暮氣增加,少了沖動,難得的是能始終保持内心的激情并成為一種習慣。

書寫也該成為一種日常的習慣,就和三餐一樣,最平常也是最神聖的。 書寫要帶有一種儀式感、神聖感。董其昌專門在除夕之夜題跋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卷》(圖4),顯然很有意。董其昌一生曾經五次題跋此畫。目前所看到的這一次是48歲時書寫,人到中年,功夫已經成熟,信手揮灑,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董其昌對趙的評價。董其昌一生,都是和趙孟頫不斷較勁:“吾與趙孟頫較,各有短長。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曆代,趙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态,吾書因生得秀色。”

翁同龢書寫“平安”二字(圖5)顯然也是有意安排的,采用民間“合體字”的做法,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平安夜”可以拿出來嘚瑟一下。其實國人過不慣洋節,其根本是缺少相應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積澱。西方人在平安夜,都是家人相守,國人則喜歡逛大街,瘋狂購物。不能不說,“平安”是中國人最樸實的理想,每天為生活奔波操勞,風裡來、雨裡去,平平安安最重要。每次出門,家人的叮囑最簡單的就是“平安歸來”,這本是最地道的中國式語言,一旦扯上洋節就變味了。看落款就知道,翁同龢當時的心是極度不平靜的,庚子除夕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庚子年發生了曆史大事。身在除夕之夜,内心渴望、祈求一點“平安”,是多麼可貴。今年适逢庚子年,國富民強、國泰民安,讓人感慨!

往大處說,書法記錄了家國天下情懷;往小處說,書法就是書家日常生活記錄,平平淡淡才是真。顧廷龍在除夕這天,臨摹《鄭季盨》(圖6)作為日課,既是特殊的一天,也是平常的一天,日日堅持,日日堅守。近代最後一位狀元陸潤庠有一件《日有萬喜》(圖7),表達了所有人共同的心願,以此祝福全天下的人,除舊布新、開拓進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