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查出有過心梗怎樣防?今年68歲的周女士因感到胸悶氣促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先做心電圖以及其他一些項目看看,但是周女士對醫生說,以前檢查心電圖看不出來異常,還是做個心髒彩超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心電圖查出有過心梗怎樣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今年68歲的周女士因感到胸悶氣促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先做心電圖以及其他一些項目看看,但是周女士對醫生說,以前檢查心電圖看不出來異常,還是做個心髒彩超吧。
30歲的小李單位組織體檢,在體檢過程中,小李覺得做心電圖沒啥用,自動放棄了這項檢查。
其實在生活中,提到心電圖,大家的印象是“看不懂、沒啥用,醫生賺錢的手段”。事實上心電圖到底有沒有用呢?
心電圖是什麼?心電圖是常規的體檢項目,分為普通心電圖、24小時動态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其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心電圖。
心電圖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髒每一心動周期所産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心髒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随着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簡稱ECG)。心電圖是心髒興奮的發生、傳播及恢複過程的客觀指标。
我們通常在心電圖報告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曲線,而這些曲線就稱為波。其實每個波段都有不同的含義,醫生會根據波段的變化來判斷疾病。如PR間期延長則提示房室傳導阻滞,ST段偏移則提示心肌缺血,QT間期延長往往與惡性心律失常有關。
心電圖能檢查出什麼?這3類心髒疾病,都能“原形畢露”。1、心率快慢
心率代表心髒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跳得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對心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當心率<60次/分,心電圖提示為心動過緩,心髒供血緩慢,可能會造成頭暈、乏力等症狀;當心率>100次/分時,心電圖提示為心動過速,可能會出現頭暈、心慌、心絞痛等症狀。
2、心律是否規律
我們的心髒是有規律的跳動,心律代表心髒跳動的節奏,如果節奏亂了,心髒的射血就會出現問題。正常的心律是由窦房結引導的心髒的波動節律,這個就是心電圖報告裡所說的窦性心律,很多人看到心電圖報告裡提示窦性心律,開始慌了,這個往往代表正常。
異常的心率包括房性心律、室性心律。房性心律常見有房性早搏、房性期前收縮、房顫等。室性心律常見有: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縮、室顫等,這些大多數是異常心律。需要進一步檢查。
3、心肌是否缺血
心電圖中的ST-T段改變最能反映心肌是否有缺血,如果心電圖的結論為ST-T段改變、ST段壓低、急性心肌梗死等,則提示心肌存在缺血、壞死,這種情況比較危險,需要盡快治療。
4、心房、心室是否肥大
心房肥大分為左、右心房肥大或雙心房肥大,心電圖特點為P波異常,多見于慢性肺源性心髒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各種病因所緻心房肌增厚、房腔擴大。
心室肥大分為左、右心室肥大或雙心室肥大,心電圖特點為QRS波異常,多見于風濕性心髒病、慢性肺源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高血壓病或各種病因所緻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擴大。
心梗來臨,心電圖有哪些異常?我們再來說說當發生心梗時,心電圖會有什麼異常。心肌梗死是一種較為危急的疾病,心肌梗死在發病時會有明顯的心電圖異常改變。梗死會因為面積不同、部位不同以及梗死後的時間不同,心電圖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心肌梗死可以分為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為T波高聳,ST段擡高呈現弓背向上的單向曲線。随着病情的進展,ST段可以開始逐漸下降,最後出現倒置,同時出現Q波增寬加深,稱為病理性Q波;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則會出現ST段的水平型或者斜形向下型壓低。
這些改變出現的導聯不同,則反映的心髒不同位置出現了心肌梗死。例如圖形改變出現在II、III、aVF 導聯,則提示病變位置在下壁;I導聯、aVF 導聯異常考慮是高側壁心肌梗死;如果是V1-V3導聯,則提示病變位置在前間壁;V2-V5則考慮是前壁心肌梗死。具體情況,醫生還需要結合心肌酶和心髒彩超結合判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