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是管理者的稱呼
我們到别的城市旅行,總會碰到一些相同的街道名稱,比如說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有這些名稱的城市就不在少數。用其他城市名稱給街道命名非常常見,也很容易理解。可是有一個長沙來的朋友問,他們的長沙有司門口,為什麼武漢也有司門口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司”字的本義說起。
甲骨文的“司”有多種解釋。我們先介紹一下徐中舒先生《甲骨文字典》裡的說法。甲骨文的司上面像古代舀取食物的禮器,像一把倒立的勺子,稱為“柶”,下面是一個口。兩個部分合在一起,就像一把倒立的勺子放在口邊,表示進食的意思。給神祇獻上食物,叫司,後來這個意義寫作“祠堂”的“祠”。氏族社會中食物共同分配,主持分配食物的人也叫司。所以“司”就有掌管、主持等含義。
金文的司和小篆的“司”承續了甲骨文字形,變化很小。
第二種解釋認為,司,甲骨文是由表示權杖的部分和“口”構成,表示問審判案。有掌權執法,判案施刑的意思。
金文承續了甲骨文的字形。但有的金文除了保留甲骨文的字形之外,還加了一個 “爪”,也就是一隻變形的手,用手整理打結的亂絲的形狀,比喻把事情理清。
還有的金文除了增加上面的這些部件之外,還增加了表示須發的三撇,頭發和胡須長了都需要梳理,更加突出管理、理順這個意義内核。
還有一種解釋是:“司”字的字形是一個人身體向側面站立,并向前方高高舉起手,嘴巴張得很大,表示正在發布命令,呈現出一個管理者的樣子。
對司的各種解釋有一個共同的意思,就是“掌管”、“主持”。比如說《詩經·鄭風·羔裘》中有這樣一句“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司直”意思就是主持正義,也可以解釋為主持正義的人。掌管某一項事務,就可以叫“司什麼”。比如說司空掌管工程建設事務;司徒掌管民衆教化事務;“馬”是馬匹的意思,古代的時候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司馬就是掌管軍事事務;“賊寇”的“寇”本來是指盜匪,所以司寇就是掌管刑事監獄等事務;司天就是掌管天象事務;司農就是負責種植莊稼。相應地,司空、司徒、司馬、司寇、司天、司農就分别是六種官職。孔子就做過魯國的司空和大司寇。這個意義上,各類職官都帶有一個“司”,“司”又可以指各類官吏。
除了表示官吏之外,“司”還可以表示職業。比如說司機,本來是指掌管或操作機器,但也可以用來指操作機器的人,并縮小到專指開車的人。
有一個成語叫“牝(pin)雞司晨”。牝的意思是雌性,牝雞就是母雞。“司晨”的字面意思就是掌管早晨,也就是報曉。每天報曉的雞應該是公雞,可是如果母雞報曉的話,那就叫牝雞司晨。用在古代的政治生活當中,意思就是婦女幹預政治事務。
從表示官職這個意義進一步引申,“司”又可以指古代的官署機構。唐朝和宋朝尚書省統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下面設置了二十四司處理政務。
明朝和清朝,省級地方行政機關,當時叫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武漢司門口這個地方曾經是明清兩代布政司的衙門所在地,所以叫司門口。其他地方也有過這樣的機構,所以司門口并不是我們武漢這個地方的專屬。
元明清時期,我們國家曾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廣泛實行土司制度,現在恩施的很多地名都是由這個制度遺留下來的,比如說鹹豐縣的唐崖司、龍潭司。位于現在鹹豐縣境内的唐崖土司城遺址是西南土司制度變遷的重要見證。
下期預告:
明天《漢字解密》武漢大學古文字教授萬獻初,将為您“說文解字”,開啟漢字中的人字王國!從漢字看文化,解讀古人的造字智慧。未來8天,《漢字解密》将推出漢字裡的“中國人”系列。明天第一講——從人到夫,人字為什麼是一個垂手而立、低頭俯首的形象?大字最初是形容什麼事物?天和人有着怎樣的關系?夫字上面一橫表示什麼物品?《漢字解密》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