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應化道場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薩。
經典中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衆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相,不可觸摸,經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很難用言語表達,故而用文殊菩薩做代表,給凡夫一個智慧形象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文殊菩薩告訴我們:慈悲、孝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智,理性。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名。以大悲顯現、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願,循聲救苦,不稍停息。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應化道場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薩。
觀音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衆生受苦難,時刻不忘為衆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衆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衆苦煎熬,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悲智雙連,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赢得了'戶戶觀世音’的信仰與尊敬。
觀音菩薩告訴我們: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衆生。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彼此,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永無間斷。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代表菩薩行願,普賢菩薩又稱三曼多跋陀羅,意思是具足無量行願,示現于一切諸佛刹土。普賢菩薩應化道場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薩。
十大行願是普遍面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一切衆生依此行願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願而教化衆生,因此在因地的菩薩稱為位前普賢,位後普賢是倒駕慈航諸佛的稱呼。由此可知,普賢菩薩是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之而行都是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實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沒有意義,就變成空談了。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發大願的象征,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悲願持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稱之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應化道場為安徽九華山。也叫大願菩薩。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世尊圓寂之後、彌勒菩薩成道之前,在這一段沒有佛法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陀教化衆生。并介紹地藏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為了救度生前造諸惡業而堕入惡道的母親,而發大誓願,所謂'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人們心地裡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怎麼樣開發出來呢?依靠孝敬,孝養父母,尊重師長是開采心地寶藏的唯一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