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鎮,顧名思義,即時深藏在大别山裡的一個小鎮。位于安徽省金寨縣東南部,響洪甸水庫上遊,西淠河畔,距縣城58公裡。青山鎮原以山嘴崩塌而稱“崩山嘴”,後人訛傳為“青山嘴”,簡稱青山。小鎮不大。也就一百六十多平方公裡,兩萬人口。曾今是通往古碑,燕子河的必經之路,後來由于交通路線的重新規劃,此處又成了閉塞之地。再加上本地人多外出務工或城内買房,導緻人口縮減,顯得更加冷清。
青山遠眺
青山鎮本來隻有兩條街,一條是五十年代響洪甸水庫建成,麻埠、流波兩鎮淹沒,居民移至青山而修建的老街,曾經輝煌一時,當年有名的食品廠,木器社,篾業社等單位皆在此處。并且配套的還有理發室,電影院,浴池等休閑娛樂場所,可見當年青山鎮老街之繁華。後來随着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那些國營老單位都已不複存在了。老街也随之沒落,如今隻剩下當年的老理發室還在堅持着,時常有些老年人前來光顧。
兒時記憶中的老街就是冰棒廠裡五分錢的香蕉冰棒,電影院裡逃票看電影,還有那大冬天泡泡澡堂子,或者幾個小夥伴在木器社,篾業社的大院子裡瘋到天黑,知道老媽拿棍子喊我回家吃飯........
而這一切再也不會有了........
青山老街
木器社後巷
老街小巷
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周邊農民開始湧鎮上做生意。青山鎮迎來了第二次發展。人們從開始的地攤做到店面。通往古碑方向的201省道旁建起了青山的第一個大樓——青山百貨大樓,當年曾名噪一時!随之而來的是青山糧站大樓和藥材站大樓!各個大樓如雨後春筍一般在道路兩旁撥地而起。青山小鎮進入了發展高峰。青山新街形成了!
新街的形成顯得老街更加冷落。許多的機關單位和商家都聚集到新街了,老街成立住宅區,由于地理位置的緣故,也沒有再有任何改造,全部都是老式住房。從此青山鎮老街退出來商業舞台,成了小鎮背後享受慢生活的地方。
青山老街
老理發室
青山新街由于地處209、210省道交彙處,梅長路(梅山-長嶺)、金霍路(金寨-霍山)、丁青路(丁埠-青山)在此聯接,3.5萬伏高壓線路橫穿上空,是縣城至古碑,燕子河,天堂寨天堂寨森林旅遊公園的必經之地,交通十分便捷所以這裡也是曾是金寨縣除了縣城梅山最繁華的地方!
後來青山又出現了許多國營企業,電站,花崗石廠,缫絲廠,鋼廠,絲綢廠的建立對小鎮來說更是錦上添花!大量的工人加上青山中學的學生使青山鎮的人口暴增。人口帶動經濟,那是的青山鎮是最繁華的時候,車水馬龍,人流不斷。特别是臨近春節期間大街上更是人滿為患,堵得水洩不通。若是等到每年元宵節青山街上還有燈會更是熱鬧,舞龍耍獅子鬧花燈,十裡八鄉的人都到鎮上來看,大街小巷煙花爆竹,張燈結彩,那時候的年才叫年呢!
青山浴池即将倒塌
青山老街
而如今,金寨縣内交通改道,古碑直通高速,青山鎮又成了一個交通閉塞之地。很多大廠也都倒閉,廠房空閑,人口流失。很多本地人也都出門務工隻有過年才回來一次。也有很多人直接在縣城或其他大城市買房安家,小鎮漸漸冷清了.....
沒了工廠,本地人外出,交通改道等原因使青山鎮已經沒有了昨日生機。畢竟鄉鎮經濟必須依靠人口密度維持。沒了人,更留不住人。。。
青山老街
青山電影院
接着就是鄉鎮周邊開發,鎮政府從以前的新街搬遷到現在的汪院新區,緊接着汽車站也搬了過去。汪院新區又新開發了許多新的小區,建起了廣場,宣布青山老街集體拆遷。青山初中,二小,第二幼兒園也都落戶新區,青山新鎮已初具規模。
也許,小鎮一次次的繁榮與沒落,一次次的搬遷與改造就像鳳凰磐涅一樣,隻有在烈火中才能蛻變的更加美麗。
青山,我的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雖然你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也沒有多麼悠久的曆史,但是你吸引人的是那堅強不拔的精神,也是咱們老區人樸實敦厚的性格!
圖文:江雙全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号(視覺金寨)
老街
青山老街
青山醫院
青山醫院公園
青山希望小學
迎水寺
迎水寺
迎水寺
徐院吊橋
徐院吊橋
徐院新大橋
徐院新大橋
徐院水泥路
青山水電站
青山郵政局
青山菜市場
青山菜市場
青山百貨大樓和糧站大樓
青山老車站
汪院新區
青山公交車站
濱河花園小區
政府廣場健身場
政府廣場
政府廣場公園
政府廣場公園
政府廣場公園
政府廣場藍球場
政府新大樓
寨山遠眺
二小
寨山下,西淠河旁
青山初中
青山河濱
幼兒園東區
汪院大橋
寨山下彙金灣
西淠河
汪院大橋
青山街道
青山中學
青山中學
青山街道
青山花崗石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