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剛滿月就會翻身了,這讓豆豆媽驚喜不已,可驚喜之餘她又有點疑惑:俗話不是說“三翻六坐九爬”嗎?正常的寶寶三個月才會翻身,為什麼自己的寶寶剛滿月就會了呢?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豆豆患了腦癱。由于發現的早,經過一年多的各種功能訓練等康複治療,豆豆已經能夠獨立緩慢行走,康複得基本接近正常寶寶了。
豆豆的案例說明了小兒腦癱患兒可出現過早翻身,但是一種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滾木樣,而不是有意識的節段性翻身。痙攣性雙癱的嬰兒,坐穩前可出現雙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員那樣的足尖站立。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統計,全球每10萬人中有7人發病,每年有0.5%新生兒發生腦癱。據統計,中國現有600多萬腦癱患者,其中12歲以下 的腦癱兒童有178萬人,每年新增腦癱病例4~5萬人,而70%的腦癱患兒生活在貧困地區。江西省約有15萬患者,其中14歲以下兒童約4萬人。
腦癱患兒往往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腦癱專家通過對腦癱患兒0~6歲的康複-治療-康複幹預及終身醫療,經濟成本高達50萬人民币;一名 腦癱患兒一生對家庭與社會造成的經濟壓力高達50多萬元;1~6歲在康複-治療-康複過程需投入8~10萬元,父母誤工6年達7.2萬元,25歲~55歲 30年間少為家庭創造36萬元的經濟收入。據調查,在導緻貧困的諸多因素中,因病緻貧、因病返貧占30%,個别地區高達60%左右。
故而早發現、早治療對于小兒腦癱患兒康複有着巨大的意義,一是因為寶寶早期發育快,腦可塑性強,受到損傷的神經細胞還有機會修複;二是趁着因神經損傷将要“跑偏”的功能還沒表現出來,或者是剛剛表現出來但是沒有固化,提前進行幹預和訓練比較容易糾正,并且可以避免關節攣縮、肢體變形等繼發損害。
一般3個月内診斷叫超早期診斷,4~6個月内診斷叫早期診斷。越早進行幹預越好,6個月以後進行幹預,康複效果不如在早期和超早期幹預。李女士的寶寶之所以康複效果比較好,就是因為發現早,治療措施得力。西南兒童醫院發育科主任顔澤明提醒“新手”父母在寶寶出生後,日常生活要注意觀察觀察寶寶行為是否有以下症狀。一旦出現異常,要多留個心眼,盡早到醫院檢查,就診。
具有早期症狀可能是腦癱兒
易驚: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進食困難: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感覺阈值低:表現為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
兩腳交互邁步動作: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因踏步反射影響,當直立時可見兩腳交互邁步動作。3月齡時雖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個月仍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既要懷疑小兒腦癱。
不能擡頭: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擡頭,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握拳:一般生後3月内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5月後不能伸手抓: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表情淡漠:一般生後4~6周會笑,以後認人。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動作徐緩:肌肉松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内側,或讓小兒腳着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時,以及洗澡時出現四肢僵硬。嬰兒不喜歡洗澡。
早期的腦癱兒可以從以上症狀進行鑒别,趕緊收藏備用還有轉給需要的人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