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仁》中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就是說一個仁者,能以愛該愛的人,恨該恨的人。《孟子》中的一個故事就說明這一點。
由原始社會發展而來的奴隸制社會,生産水平提高了,但人與人的關系卻發生了很大變化,少數擁有财富的人變成奴隸主,大量勞動者變成奴隸。他們有的是戰敗時的被俘人員,有的是被出賣的、被抵債的、受刑罰的等等。在那時,奴隸們不但沒有财産,也沒有人格。他們可以任意被奴隸主打罵、殺戮,有的用作賠償,有的用作抵債,尤其殘忍的是奴隸主死後,迫使奴隸殉葬。有的殺死以後殉葬,叫“殺殉”;有的活活埋到地下,叫做“生殉”。在考古發掘的安陽殷墟武官村大墓中,一次就有幾百名奴隸殉葬,山東益都蘇埠屯商墓中也有四五十人殉葬。在奴隸主眼裡,奴隸們不是人,隻是一些“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主死後,讓奴隸們殉葬,就是說在他們死後也要大量奴隸伺候他們。
陶俑、木俑
随着社會生産力的提高,一個人創造的财富越來越多。奴隸主要奴隸們多為他們生産些産品,不再把一些奴隸殉葬了。但是奴隸主們又想死後有人伺候他們,于是便有人用泥捏成人的形狀,在窯裡燒成陶俑或刻成木俑,用這種陶俑、木俑埋進奴隸主的墳墓裡代替奴隸殉葬。這種做法雖然比殺殉、生殉進步了一些,但從來主張仁者愛人的孔子還是堅決反對。他面對着這一現象,憤怒地呼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說最初作俑的這些奴隸主叫他斷子絕孫。孔子為什麼在此事上如此憤怒呢?下面孟子接着說“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因為它像人,這樣做是亵渎了人的尊嚴。這句話充分體現出孔子對奴隸主恨,對廣大奴隸們愛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入世哲學,從現實出發,為現實服務。現實社會中,有好人,有好事、壞事,兩者是對立的,不能任意混淆。一個道德水平高的“仁”者,對好人愛,對壞人惡,對好事愛,對壞事惡。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人民的殘酷。對人民的不利舉動,就是幫助敵人。“始作俑者”的例子,充分體現出孔子愛人民和反對亵渎人的尊嚴的那些“作俑者”。有愛有憎才真正能體現一個仁者的本色。如果愛憎不分明、八面玲珑、四處讨好,正是孔子反對的“鄉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