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9:02:13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

文|劉擎

選自《從驚奇開始:青少年哲學第一課》

公号内回複 福利 可領取《人生必讀30本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99部》

“自由”這個詞,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言談中。你可能會說,今天放假了,我自由了;也可能會說,今天我賺了一筆錢,可以去國外旅遊了,我自由了……實際上,“自由”這個詞的用法是如此豐富,我們可以用它來表達相當不同的含義,圍繞自由的問題也是豐富多樣的。比如,我們的生命活動是自由選擇的結果,還是被自身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的?自由的生活是“随心所欲”的,還是意味着要遵從理性、獲得對自己的自主性?

所以,我借用村上春樹一部散文集題目的格式來提問:“當我們談論自由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在哲學中,至少有三個分支領域對自由做過深入的研究讨論。在這一講,我們将講解自由的三個哲學論題:心靈哲學中的“自由意志”論題,道德哲學中的“理性自主”論題,以及政治哲學中的“自由權利” 論題。當然,關于“自由”,想談的内容有很多,也有一些難度,在這一講中,我們隻能做一個初步的介紹,讓大家對這些問題的哲學讨論獲得一個輪廓性的認識。

我們的行動是自由選擇的嗎?

讓我從一個問題開始:為什麼你到這裡來聽講座?這是你自由選擇的行動嗎?為什麼你沒有在家裡看電視,或者淋漓盡緻地打一場遊戲呢?你好像可以說,這是由于我自己做出的一個選擇,或者是我爸爸媽媽幫我做的一個選擇,但我也同意了。那麼,可以說,你到這裡來聽講座是你選擇的結果,對嗎?

但是,這個選擇是你依據自己的自由意願做出的嗎?那麼為什麼你會有這種意願呢?當我追問為什麼你會這樣選擇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選擇背後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你對哲學感興趣。如果再追問,你這個興趣是從哪裡來的呢?也就是問,這個原因是怎麼形成的?你會發現,造成你對哲學有興趣這個原因,還有更早的原因。比如,你從小就有好奇心,喜歡思考,或者因為你可能讀了一些書,看了一場電影,也可能遇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語文老師。可是,這些因素都不是來自你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是由于外部環境造成的。

你說這不是外部環境的原因,也不是家庭教育的結果,是我的基因有好奇和愛思考的傾向。可是,基因怎麼樣也不是你選擇的結果。所以,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基因天賦,都和你的選擇沒有什麼關系。也就是說,從表面上看,你來聽講座是你自己做出的一個選擇,但實際上這不是由你自己的意志導緻的,而是由外在于你意志的各種各樣的因素造成的。

所以,我們就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你宣稱“我的行動出自我的選擇,這是我的自由意志所為”時,這個宣稱是真實的,還是一個幻覺?這就觸及了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問題。可以這樣來表述:我們做出的任何一項行動,是(無論在多大程度上)我們的意志所為,是我們“自由選擇”的結果,還是完全被外在于我們意志的其他因素和力量所決定的?在根本上,人有可能做出自由的選擇,還是說自由選擇隻是我們的一種幻覺?

對于這個問題,自由意志論者的回答是:我們的選擇最終取決于(up to)我們自己的自由意志(這可以被稱為“自由意志” 論題)。那麼,什麼是“自由意志”(free will)呢?它的定義是:當一個人在下一時刻既可能實施某一特定行動,也可能不實施這個行動,這個人才具有自由意志。

而決定論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我們每一個特定的選擇都取決于“外因”和“内因”,而所謂“内因”(欲望、需求、偏好、判斷、決心等)在根本上都是由意志之外的因素決定的。因此,任何選擇實際上都是被決定的。那麼,我們隻不過是物質力量與曆史外因的木偶或者傀儡,這就否認了自由意志的存在。

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我們的一切行動實際上都是被決定的嗎?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争論是哲學的一個重要論題。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它涉及“人是什麼”的根本問題,而且對道德哲學有重要意義,涉及人是否應當對自己的行動負責的問題。

如果決定論是真的,那麼我們熟悉的道德原則的基礎就可能被瓦解,因為自由與責任是緊密關聯的:如果我們沒有自由選擇,也就失去了對行動負責的理由。

我們的行動都是被決定的?

一個人要對其行為負責,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叫作“主事條件”和“自由條件”。用形式化的哲學方式來表達就是:某人X,做了行動A;要X為A負責,當且僅當(1)是X做了A,或者說X導緻了A(這就是“主事條件”,意思是“這個人是主事者”),以及(2)除A之外,X還有其他可選的行動(這就是“自由條件”,意思是“這個人并不是别無選擇的”)。隻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要求X對A負責才是合理的。

比如,你幫助一個老奶奶過馬路,這是一件好事,你理應受到贊譽。但這有兩個條件:第一,這件事的确是你做的,滿足了主事條件;第二,除了做這個行動之外,你還可以不幫助她過馬路,你可以選擇不做,這就滿足了自由條件。如果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我們很難說你對自己的行動負責。比如,有個劫匪搶銀行,他用槍指着一個銀行職員說“你把這個保險箱給我打開”,職員聽從了這個指令。這個時候,我們很難說這個職員要為打開保險箱這個行動負責,因為他好像别無選擇,隻能這樣做。當然,嚴格說,他還有别的一條路可以選,就是選擇犧牲自己。如果他犧牲了,我們就會說,這個人了不起,他明明有另外的選擇,可以服從劫匪的要求。但如果他打開了保險箱,我們不太會責備他,因為在這兩個選擇中,犧牲生命那個選擇代價太高了,甚至可以說他别無選擇。如果隻有一種選擇,我們沒有理由要求他負責。

讓我們再想想,如果這個人選擇了不服從劫匪的要求,我們會認為這個人了不起,有英雄氣概。但是,這個勇敢的行動是他的自由意志所為嗎?從表面上看,這是他做出的行動,但決定論者可以說,他這個人勇敢,其實跟他自己的意志沒什麼關系,因為他有一種勇敢的基因,這是與生俱來的,那個勇敢的基因想抹也抹不掉,這決定了他必定會勇敢,他不可能做出怯懦的選擇,他的基因不允許他這樣做。如果是這樣,他的勇敢行動就不值得贊歎和表彰了。但如果情況相反,他屈從了劫匪的要求,決定論者也可以說,那是因為他有一個膽小的基因,讓他根本做不到勇敢。你可能會說,難道一個人的性格和行動都是基因決定的嗎?決定論者會說,如果基因決定不了,那一定是由他的環境造就的,但他的環境也由不得他選擇,因此他也不能負責。

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如果一名罪犯被确認具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他的犯罪行為就可以免責或在一定程度上免責。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假設,他不具有主事條件,他的行為不是出于自己的意願,而是出于他不能掌控的原因。

你明白這裡的關鍵所在嗎?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行動,背後都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外在于我們意志的原因。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就不能對自己的行動負責,無論是好的行動還是壞的行動。于是,人類社會的獎懲褒貶都失去了基礎。

在這裡,我們引用所羅門在《大問題》中闡述決定論的一段話來精确地說明:

如果我們的整個曆史、我們的基因構成、我們接受的所有教育、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我們的性格和大腦的運轉已經預先安排了我們選 A 而不可能是其他,那麼我們關于“ 選擇”“決定”——因此還有“責任”——的讨論就隻是一堆胡話。我們可以有選擇的體驗,但我們從不選擇。事實上,這種體驗隻是因果鍊上的又一個事件,它由更早的情況所引發,同時又把事态精确地引向我們行為中的其他結果。

那麼,沒有自由意志的人是什麼?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人就變得像物理世界中的一個物體,比如說斜坡上的一個球體。你們學過物理,斜坡上的一個球滾下來,是它自己不能選擇的,是被重力和斜坡等環境條件所決定的。

但我們又相信,人不是物體!人和物體在許多方面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決定論是對的,我們就和物體差不多,被自然的因果律所決定,我們就是在一個斜面上滾動的小球。我們誤以為自己有自由,就像是那小球安裝了一個幻覺系統,誤以為從斜坡上下滑是自己選擇的“動作”。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2

當然,決定論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比如宿命論。有這樣一個思想實驗,是我從我的老師那裡聽來的,叫“詹姆斯的一生”。

詹姆斯是一個推銷員,他經常會出差。有一天,他心情非常低落,在百般無聊的時候來到一個公共圖書館。突然,他看到一本書叫“詹姆斯的一生”,心想:“好巧哦,這個人的名字和我一樣。”于是,他就拿下這本書來看。書裡的詹姆斯在 3 歲時得過一場小兒麻痹症,所以留下了一點疾患,腿有點不好。詹姆斯讀到這裡,心想:“跟我一樣。”他接着往下讀,書中的詹姆斯要讀大學的時候又生了一場病,且父母離異了,所以他的心情特别不好,沒有考上大學。他很激動,心想:“又跟我一樣啊!”此刻,詹姆斯覺得他拿到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他接着往後看,書中的詹姆斯有一天下午心情非常不好,走到一個圖書館,在書架上看到了一本書,叫“詹姆斯的一生”。

然後,詹姆斯就想:“難道書裡會寫我下一刻是怎麼想的嗎?”

他接着往下看,書裡寫道:“詹姆斯完全驚呆了!”

他心想:“哇,這本書還會怎麼寫呢?”

他繼續往下看,書裡寫道:“他已經完全忘記他應該在4 點鐘開車到理發店去接他的太太。”

他心想:“這本書就是講我的命運的,我也别往後看了,不然提前劇透多無趣,但我還是想知道我生命的終點。”他翻到書的最後,上面寫道:“有一天,在從匹茲堡飛到芝加哥的途中,由于飛機失事,詹姆斯去世了,年僅 58 歲。”

他一看,自己還能活 6 年。從此以後,他開始放縱地生活,抽煙、喝酒,過馬路也不看紅綠燈了。然後,58 歲的那天到來了。那天風平浪靜,也沒有什麼事情要坐飛機。突然,老闆把他叫到辦公室,說原本今天要出差的推銷員生病了,現在派你去。

詹姆斯一看,這和書上說的不一樣,書上說是到芝加哥的飛機,但這個是到明尼蘇達州的,應該沒什麼問題。然後他就去了機場,坐上飛機,一路上風平浪靜。

過了一會兒,突然廣播裡說“由于明尼蘇達州在下大雪,我們準備在芝加哥降落”,他一聽,“完蛋了,跟書上一模一樣” 。

然後,他怎麼辦呢?他不能讓飛機在芝加哥降落,于是他就去跟乘務人員說,希望他們馬上降落,乘務人員說不行;他說,我心髒病犯了,乘務人員說那最近的機場也是在芝加哥。最後,他跟機組人員吵了起來,沖進駕駛室和飛行員搏鬥,結果飛機失事了。

你想想,什麼是宿命論呢?宿命論的問題就在于,即使你知道自己的生活是被決定的,你也不能改變什麼,也就是說,你的生活是被一個外在于你的叫命運的東西所決定的,但是它是如何決定的、具體的方式是怎樣的,對此,你根本不知道。你說你想抵抗命運,你想遏住命運的咽喉,但連遏住命運咽喉的沖動和努力也是被決定的,你隻是以為你在努力改變。

除了宿命論(劇本已經預定了,我們隻是被命運擺布的棋子),決定論還包括神學預定論、物理決定論、社會決定論、文化決定論、曆史決定論、社會環境決定論等。對于這些具體的版本,我們就不展開講解了。

今天也有很多人相信性格、基因、占星術等,為什麼這些東西這麼受歡迎呢?因為我們的行為越是受到其他力量的支配,我們就越不需要對此負責,也就越不需要為做決定而擔心,一切好像都已經注定。

生活之所以有意思,是因為我們是生活的作者和主人。主人當得好的時候,我們就很驕傲;當人生很失敗的時候,我們會說表面上是我的選擇,實際上背後有别的原因,比如我從小英語學得不好,是因為英語老師太兇了,害得我不喜歡英語。也就是說,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我們傾向于歸因于外界的力量。

總之,不論是哪種決定論,雖然它們之間是有區别的,但它們都否認人的自由意志的真實存在。

現在你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到底誰對誰錯呢?對此,哲學界并沒有達成一緻意見,這也是哲學突出的一個特點,哲學讨論常常沒有終極的标準答案,但沒有标準答案的哲學思考并非沒有意義,而是激發我們去探索,去思考更複雜和更深刻的問題。你問這有什麼用嗎?我可以說這是人類智識的一種品格或者标志。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3

哈佛畢業,不找工作;自己砍樹蓋房子,一個人住在森林的人,能否過好這一生?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4

不吃牛排,也不戀愛。隻喜歡看螞蟻打架、鲈魚遊泳、傾聽貓頭鷹午夜嚎叫,讀取一隻鹌鹑的眼神……

你以為他是個怪咖,美國人卻說:他教會我們如何度過這一生。

他就是“海外陶淵明”,神級作家梭羅。

網上流傳着一句話,如果你看到有人在讀梭羅的書,一定要鼓起勇氣要他的微信。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喜歡讀梭羅的人,值得深交一輩子。

大文豪海明威、托爾斯泰、愛默生、海子,都是他的狂熱粉絲,都推薦過他的書。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5

梭羅說:“時間隻是由我垂釣的一條溪流。”

他與生俱來的敏銳智識,如同一位刀客,能幫助他洞見萬物的隐秘。

哪怕是一段描寫鹌鹑眼神的段落,也堪稱文學作品裡的絕唱:

所有的靈慧似乎都寫在那雙眼睛裡,其中不隻是童蒙的純真,也有經過砺練得以升華的智慧。這雙眼睛是造物者的饋贈,跟它映出的蒼穹一樣久遠。

一個人烤面包,他說:

我小心翼翼,呵護有加。不時翻動兩下,就像埃及人照看正在孵化的雞蛋。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6

他這樣理解自由:

在前行的途中,不因為纖芥之微而改變初衷;早早起床,用或不用早餐,都優雅從容而無絲毫不安。

有人問,一個人住在森林裡,是否會感到孤獨?他說:

我早已發現,任憑雙腿怎樣努力,也無法使兩顆心更近。

我跟湖中朗聲大笑的潛鳥一樣遠離孤獨,跟瓦爾登湖一樣不曾寂寞。

一位網友總結說:“他是我見過最毫無保留的作家。”

他願意把眼睛借給你,去看他看到的風景:

四面是松樹、漆樹和山胡桃樹,鳥兒在周圍歌唱,不時悄悄地掠過房頂,幽靜和僻遠籠罩着這裡,直到太陽斜傾西窗。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7

他願意把耳朵借給你,傾聽他才能聽到的聲音:

四月一日那天在下雨,雨水溶蝕着殘冰。早上霧氣很重,我聽到一隻失群的大雁在湖上摸索,嘎嘎而鳴,似遭遺棄,宛如濃霧之靈。

寵辱不驚、行止随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跟讀梭羅的人做朋友,舒服又惬意。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8

170多年過去,我們依然能在各種社交平台,看見有人曬他書裡的句子:

“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生活的地方。”

“一個人放下越多,才越富有。”

“從今往後,别過你應該過的人生,去過你想過的人生吧。”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9

如果你也愛好文藝、喜歡獨處,熱衷沉浸在大自然的優美風光,那我推薦你一定不要錯過今天這套——

「梭羅文集」木刻插圖本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0

一共收錄三本書。

包括梭羅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瓦爾登湖》;

由梭羅研究專家從10多卷作者手稿裡精心擇取的《四季之歌:梭羅日記選》;

以及收錄了梭羅在自然史、博物學領域的佳作名篇的散文選《夜色和月光:梭羅散文集》。

其中還特别加入了梭羅迷們争相收藏的《非暴力抵制》及其述評和解讀。

三本書,并稱為梭羅筆下的“天籁之音”。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1

今天開團的這版木刻插圖本,也是衆多梭羅版本裡的翹楚。

收錄了藝術大師托馬斯·内森的大約50 幅經典木刻版畫。

作為來自梭羅故鄉的著名版畫大師,他尤為熟悉梭羅歌詠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有“新英格蘭的詩人畫家”之美譽。

書中選取的版畫式樣、風景,與書中所描繪的自然風光契合度相當高。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2

從黃昏日落、森林小屋到霧散湖泊,木刻版畫獨有靜谧的氣質,讓你整個人都會随之沉浸。

裝幀更是不惜成本,細節做工不輸藝術品。

全手工布脊精裝,一位印廠師傅,全天僅能出貨200本。

硬裝書殼,封面采用雲霧灰沉香紙,細膩的草木纖維紋理夾雜其間,如同撫摸一片風幹的灌木葉子。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3

手工定位裱貼的黑白版畫,意蘊悠遠,美觀耐看,神秘又浪漫。

分别以藏藍、墨綠、靜谧黑,三色絹布包裹書脊,再現自然氛圍中的湖泊、森林與深空。

手工膠合的布脊,配以鎖線裝訂,可以360度任意角度打開。随手一拍,都是驚豔朋友圈的好風景。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4

原價235元,現在限時開團價僅需128元。

兩張電影票的價格,就能擁有三本梭羅經典。讓你在家就能“親臨”瓦爾登湖,随手打開一頁,就能讀到點石成金的“文字電影”。

甯可少吃一頓飯,少買兩件T恤,也不要錯過這部高配版“梭羅文集”。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5

成年人讀,治愈你所有焦慮和不開心。

孩子讀,作文水平日漸提高。随手翻開,都是走心的漂亮句子。一個暑假讀下來,孩子也會愛上閱讀,愛上文字。

珍貴典藏本,自留送禮都相宜。就沖這翻譯和裝幀,就值得小編打着鑼鼓,大聲吆喝推薦一萬次。

詩意譯筆 木刻版畫插圖

這才是梭羅作品該有的樣子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生活之所以有意思)1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