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6:13:57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

新場古鎮于2019年加入“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産的聯合申遺行列,此後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如果申遺成功,這座古鎮将是上海首個世界文化遺産。

地處上海東南角、因鹽而興的新場,在江南古鎮群落中,有别于其他古鎮的特色是什麼?

尋找古鎮的獨特景觀

江南風和日麗,依水而居的古鎮大多已為人熟知。今天,早已不必重複描繪,粉牆黛瓦、青石闆路、臨河而居的畫卷,就會浮現在遊人的腦海。

因此,新場古鎮獨有的景觀特質是什麼?與其他江南古鎮不一樣的魅力在哪裡?成為到訪此處的疑問。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曹永康第一次來到這裡,就被一排石駁岸所吸引。它們是市鎮發展中的邊界、控制線,也是富有美感的景觀,夕陽西下,籠罩着霞光的駁岸特别漂亮。

“建築可能倒塌,木頭可能損毀,但駁岸的石料風化較慢,由此窺見新場古鎮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從宋、元、明、清至今,七八百年來這座水鄉古鎮走過的痕迹。”曹永康感歎。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2

新場古鎮的古石駁岸近2000米,用整齊的長方條石砌築。暗紅色的武康石,專家斷代在明以前,是宋、元的古物;黃色的花崗岩,大緻屬于清代以後。駁岸上還雕着拴船用的石件,有牛鼻狀、如意狀、靈芝狀,花樣百出。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3

水橋,即人們從岸上下到船上的碼頭,也稱水埠。新場古鎮的水橋有單邊、雙邊,有的與駁岸平行,有的從屋裡直接伸入河邊;有的如梯子,也有的如方形墩子,它們書寫着人與水的聯系。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4

老一輩新場人形象地稱雙邊水埠為“馬鞍水橋”,古鎮尚存馬鞍水橋20餘座。王和生宅的馬鞍水橋是新場保存最好的一座,器宇軒昂的高大院落與刻有“暗八仙”圖案的水橋,共同構築起古鎮特有的風貌。

石駁岸和水橋,讓新場的後市河沿岸堪稱“石頭博覽區”,不少到訪專家對此贊歎不已。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民俗學專家劉魁立觀賞石駁岸時贊歎“這裡簡直可以與麗江媲美”,可以想象曾經家家踏級齊入水、戶戶門前泊舟航。上海的建築設計師薛鳴華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林合作出版的《江南水鄉古鎮水岸研究——新場古鎮》一書,詳細闡述了新場石駁岸和馬鞍水橋的功用、特點以及今後保護修繕的要點。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5

“十三牌樓九環龍,小小新場賽蘇州”——這是曆史上人們對新場鎮牌坊林立、拱橋衆多的水鄉商埠風貌的傳唱之詞。

曹永康最初與新場古鎮産生工作交集,就是為了修複洪福橋。洪福橋有多重要?新場古鎮的布局,基本圍繞兩座橋:包家橋和洪福橋,分别位于古鎮一南一北。

洪福橋是一座超過300歲的石拱橋。據記載,第一次修建是清乾隆年間,由當時的南彙知縣集資修建,事後還有碑記,可惜該碑已不知所終,但可以肯定的是,修建後還是石拱橋。

1960年,為了方便人力車過橋,人們把它改成了平闆石橋。拆,是為了發展需要。當時的人們并沒有古鎮保護這個概念。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原本水上運輸為主的模式,逐漸被陸上運輸所替代。

1964年,人們又拓寬了橋面,加了兩條水泥預制闆。1982年,再把原石頭欄杆換成1米高的水泥欄杆,确保安全。

直到2006年,新場古鎮保護開發啟動後的第三年,人們開始意識到石拱橋是新場古鎮的鄉愁。經有關部門批準,古鎮開始着手洪福橋的修複。

曹永康說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修複之初,團隊找到了石拱橋原本的依據,但許多細節還得根據當地老人們的回憶。所以一邊修複,一邊對居民進行訪談。在這個過程中,一位老人提及,橋中心有一塊鎖橋石,在1960年後不知去向,但老人知道,這塊石頭應該就在鎮東一個電灌站的渠裡。團隊如獲至寶,立即前去打撈,果然有塊大石。請來熟悉當年石橋模樣的老人們辨認,他們都說:就是它!

洪福橋終于恢複了它原本石拱橋的模樣。但已不可能百分百還原。此橋比原來略低30厘米,因為橋與街巷的銜接已經與原來不同。好在橋中心的石頭還是300年前的那塊。

正因為有洪福橋這一亮點,于是有了洪橋景區。如今,橋向南到三世二品坊這150米街區熱鬧起來。沿着洪福橋下塘休閑街,沿河的廊棚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橋北的洪東街聚集了一批民間創客。洪西街的小店則以各種特色飲食為主。

有了保護修繕,便有了後續發展。

十餘年保護,對路也要對味

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遊客走馬觀花,以為江南古鎮建築類似,其實不然。

新場古鎮地處上海,有它獨有的特征。曆史變遷中,它不僅留有江南文化的印記,也受到上海開埠後海派文化的影響,還混合着農村的鄉土氣息。典型的代表,就是跨河宅院。

20世紀80年代末,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到新場踏察,頓時被它的風貌迷住了。尤其是前臨新場大街、後跨後市河的那十幾戶住家,可謂浦東近代曆史街區的突出代表。

他描述道:隻見沿街是店面,店後是老宅。宅的第一進是中國傳統式樣,有精美的儀門,黑漆木門,紅漆門聯,磚雕門樓上門額題字,是古式;

第二進卻是上海市區的石庫門式樣,中間堂屋兩邊廂房内天井,長條玻璃落地門窗,磨石子或馬賽克拼花地面,油漆闆壁,樓上一圈是現代花紋的欄杆,是西式;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6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7

第三進是竈披間,有的還留存着農村燒柴火的竈頭,是農家式;

打開後門,小橋流水,跨河而過則是自家的園地,可作花園、菜圃,頗有文人意趣。

從店面房到三四進住宅,再以一座小橋通向後花園,此等格局是新場的特色。據老人們回憶,當年的後市河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小橋,行船其下,猶入暗河,遮陽蔽日。一邊是沿河的宅,一邊是花園菜圃,座座相連,綿延幾百米,是新場鎮一景。

如今,新場保存較完整的大家宅有20餘處。為了防火,每戶人家之間用高高的封火山牆相隔,如馬頭牆、觀音兜、一字雲圜牆等。每隔兩三戶人家,便設有長長窄窄的小巷通至河邊,有公用的水埠頭,方便不臨河的人家取水運貨。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8

以上這番曆史價值的挖掘始于2003年。那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全國古鎮旅遊商業化開發轟轟烈烈的階段。而新場古鎮邀請阮儀三團隊前來做保護性規劃,開啟了對古鎮的保護之旅。

專家團隊伴随新場古鎮走過了十餘年。本世紀初的這十餘年,也是人們觀念逐漸轉變的階段,過程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風順,也有過遺憾。

比如,專家團隊一直堅持“原真性”保護原則,但有一棟小巧玲珑、鄉土味十足的建築,還是被用現代材料仿造了一個“假古董”。當時,規劃方案希望用新舊分開的方式兼顧保護與發展,但在那個年代,保護規劃缺乏約束力。

2003年的保護規劃也起過重要作用。當時,有條大馬路準備從古鎮中部橫貫而過,基本已獲得批準。專家團隊緊急啟動申報調整道路走向的程序,最終調整了規劃道路的走向和寬度,保住了古鎮格局的完整。

2005年,眼見着新房子在新場一座座拔地而起,為了保留古鎮周邊的水鄉環境,為未來留有餘地,團隊将古鎮東南片的田園專門劃定為“農田保護區”,規定不做建設用地。

如今,新場古鎮周邊仍有大面積的桃林、稻田、菜園、杉林,有别于某些古鎮周邊,隻見商業開發和樓宇環繞。今天再看,“田園環抱中的水鄉古鎮”也是新場的一大特色。

2013年,阮儀三團隊寫下《新場古鎮 曆史文化名鎮的保護與傳承》一書。2018年,國家文物局考慮把新場古鎮增補到“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名單中,初始的材料依據就是這本書。

換句話說,新場古鎮的增補,并非突然而至,它前期的保護開發和研究已經進行了十餘年,有了前十餘年的努力作為基礎,才有現在的申遺條件。由此,新場古鎮成為上海唯一的古鎮申遺代表,是浦東新區的“全國特色小鎮”。如果申遺成功,将成為上海首個世界文化遺産。

市政工程,為古鎮讓路

申遺,帶來的是更加嚴格保護的緊箍咒。

2018年,當國家文物局希望新場古鎮參加聯合申遺時,相關領導班子經曆過一番慎重思考,最終決定,這一步必須走、緊箍咒必須念。浦東新區一直以國際化形象聞名于世,很多人并不知道,千年古鎮、江南水鄉也是浦東的另一張文化名片。擦亮這張名片,同樣非常重要。

2018年夏,來自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等方面的專家前來進行申遺考察。考察範圍不僅僅是約1.48平方公裡的風貌區,他們對周邊6平方公裡區域都進行了整體調研,走村入戶,調研了2500多戶家庭。同時進行測繪。申遺規劃緊鑼密鼓。

巧合的是,與此同時,滬南公路的拓寬涉及新場古鎮。初期方案考慮沿着古鎮邊界打造跨線橋。專家團隊把方案拿過來一看,橋高超過10米,而古鎮天際線較低,著名的古鎮地标第一樓僅3層高。可以想象,如此一來,古鎮将會處于高架路之下,古鎮風貌會被破壞。

市級道路拓寬是個大工程,相關部門領導前來溝通,新場鎮黨委、政府召集專家連夜開會。最終方案進行了調整:涉及古鎮的這段高架橋被直接取消。拟拓寬的兩個車道将改為緊湊型車道,減少綠化帶,為古鎮申遺“讓路”。

事後,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對此充分肯定。“也讓我們對新場古鎮申遺有了新的認識。”一位新場鎮政府工作人員感歎。

申遺還有一系列任務清單。比如修舊如舊,複原老建築的曆史脈絡。

實際上,從上世紀初開始,新場古鎮有價值的老建築已經在一棟接着一棟修複。如紅色文化打卡點信隆典當、中西合璧的典範張廳、百年老字号藥店奚家廳、“鄉土裡的摩登”張小乙宅、擁有新場最美山牆和最大天井的葉氏花行、海派建築王和生宅等。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9

張沛君宅的經曆很有意思。宅院于1938年被日寇燒毀兩側的店面,失去昔日風采。張家人離開新場後,它曾被用作民居、車間、醫院輔助房等,直到閑置,被一位愛貓人士借用,在此收養了200多隻流浪貓。老居民形容,這座老宅四處都是貓的身影。此後,提及張沛君宅,新場人未必知道,但說起“貓王”住宅,幾乎無人不知。建築本身的曆史文化價值反倒被淡忘了。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0

直到2003年,古鎮保護開發正式啟動,2014年完成了對張宅的保護性修繕工作。被日寇燒毀的第一進房子已經重建了局部,後面壁根修了“半個戲台”,樣式來自新場大街曾經的老戲台。為了留下曆史印記,一段斷牆被刻意保留,提醒觀衆老宅昔日的滄桑。

2015年,這裡舉辦了一場展覽,效果不錯。此後,許多展覽找上了這棟宅院,讓它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客廳”。有趣的是,觀展遊客總會在留言裡寫下對老宅的喜愛,贊美老屋“老上海的味道”“古色古香”,還有人寫:“老房子比展出的東西更好看。”

如今加入申遺後,任務清單上,有兩個重點任務有待攻克:一是修複新場最具特色的、後市河西側一字排開的臨水私家花園。江南古鎮有一兩個私家園林并不稀奇,然而像新場這樣數目多、規模均等、沿河帶狀分布的私家花園群落,專家用了四個字形容:絕無僅有。二是修複元代鹽衙門前的衆安橋,又稱衙前橋。

兩個任務都很難,修複的曆史依據有一些,然而不能覆蓋全部需求。比如,私家花園群落硬件修複後,種什麼植物呢?一種觀點認為,後花園更接近田園,就像魯迅筆下的“百草園”,而新場人本有種植花草的愛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新場古鎮的宅前屋後、犄角旮旯裡,都有居民細心種下花草。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1

一位新場的年輕姑娘對記者說,她很想念小時候,直接摘取自家院落裡的植物泡茶喝,比如薄荷茶、佩蘭茶等。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的專家建議修複遵循以下原則:以曆史依據為準,如欠缺依據,則以公共綠化景觀為主、以原住民生活訴求為主。

修複工作仍在進行中。目前,新場古鎮已有《新場鎮總體規劃》《新場古鎮風貌區保護規劃》,以及結合申遺編制中的《新場古鎮保護管理規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申遺而劃出的“兩條紅線”:遺産區、緩沖區。一旦紅線在規劃圖塵埃落定,這兩根線就是保護與開發的邊界。遺産區不允許新建建築。而緩沖區也有一系列嚴格要求。新場古鎮此後的發展工作,需要重新根據這兩條線,與當下的規劃、發展無縫銜接。

是原住民的家,又能發展

保護,不意味着禁止發展。激活老建築,本是申遺的題中應有之義。

街巷、河道、拱橋、田園的肌理不能動,老建築不能動,但服務配套,以及咖啡店、茶館等激發人與人活力的内容仍然十分重要。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2

站在洪福橋上,第一樓茶園是必須舉起相機“咔嚓”一下的。作為一棟已有100多年曆史的建築,也是古鎮昔日吃茶聽書的代表性場所,它經曆過幾次修繕,一直頗受文物專家的重視。其修舊如舊的故事,已被廣泛報道。如今,它的新主人是鄉村創客王峰,居民們直接叫他“三哥”。

三哥曾經在陸家嘴開過咖啡館,周莊、西塘都去玩過。但直到2018年,他才知道新場古鎮,來了後不禁感歎“還有這麼淳樸的古鎮”。自此之後,“在城市裡過膩了”的三哥就在新場邊上的新南村租了一套房子,長久住了下來。

他也沒閑着,幫村民賣矮腳青、水蜜桃等,用文藝故事包裝農副産品,讓它們直接在網絡平台“出圈”,又搞了一個稻田裡的“大地秀場”,接着在新場古鎮盤下兩個小店面,一家專賣面條,一家專賣包子。

“我喜歡有煙火氣的地方,向往慢節奏、有文化味的工作方式,所以就來了。”三哥說。如今,第一樓的經營策略,以呈現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為定位,恢複傳統的說書場、老虎竈。一樓是電影《色·戒》場景的複原,同時恢複了說書曲藝,希望遊客們可以回到老茶館的氛圍中。二樓做成雅座,主打餐飲和古鎮美食。三樓是雅集,可舉辦江南絲竹、文化沙龍等活動。

浦東老八樣、熱氣羊肉等美食,在新場古鎮頗受歡迎。而一些非遺文化如鑼鼓書、浦東派琵琶、江南絲竹等,風俗如城隍出巡、接财神、出會、燈會等,漸漸回歸。

坦率說,新場古鎮的振興并不容易做。申遺的最大挑戰是保護與開發的矛盾。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3

阮儀三直言,新場古鎮保護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出“原住居民保護”這個概念。

曹永康來新場的第一印象也是“古鎮格局沒有變化,建築沒有變化,原住民生活形态沒有被抽離,太難得了”。

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新場古鎮依然是原住民的家,全鎮約11萬人,而古鎮區域原住民就有約1萬人。

保護了原住民,也就意味着上海老浦東生活的真實畫卷被保留下來。海派文化影響下的江南水鄉是什麼樣子?看看今天的新場古鎮,它是古代上海成陸與發展至今的重要載體。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4

然而,原住民不遷走的模式确實對古鎮活化與未來發展提出更高難度的挑戰。不可能全盤統一運營,不可能大規模集體出租房子和直接商業化。

政府能做的,是搭建一個鄉創平台,吸引各種人才,也吸引當地的年輕人在這裡創業、在這裡生活。隻能一個店一個店扶持,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打磨。精細化的功夫,形不成聲勢浩大的規模效應,卻是潤物無聲的點滴改變。

于是,近幾年,時不時總會看到、聽到新場古鎮又新添了有意思的文創工坊、手工作坊、創客工作間,附近的新南村又迎來鄉村創客,等等。

這樣的活化方式,尊重曆史、尊重人,值得細品。

“我們希望導入一些有活力有意思的文化業态。”古鎮工作人員說。新場古鎮核心區目前有300多家小店,一部分是小餐飲,餐飲的規劃比例希望控制在15%左右。未來,更多修舊如舊的老建築裡,還需要進一步更新、活化,裝入有意思的文化内容,讓有志向的年輕人挖掘更多的本土特色。

避免千鎮一面,把準新場之脈

如今,如何進一步做出古鎮特色,而非“千鎮一面”,成為一個話題。

幾位受訪專家共同表示,環太湖地區水系阡陌縱橫,在此地貌上生産和生活,由此形成的古鎮群落,一眼望去頗有共性,本就毋庸置疑。這也是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的主要原因。

但人與水的相處之道,彼此之間仍有區别。阮儀三舉例說,周莊是水弄堂,一條河 兩條路。烏鎮是水閣房,房子造在水上,枕水而居。同裡是一個個小島,有7島49橋。西塘是沿河廊房,整個街巷被廊連在一起。

每個古鎮表面看似乎都是水鄉人家,都是水街、水巷、水橋,然而每個都形成了不同特點。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體現了江南人民與水的關系,人與自然的結合,是多種多樣的。

曹永康則認為,遊客們诟病的“同質化”,更多是現代旅遊開發方向、開發内容雷同造成的。比如空間騰挪上,遷走原住民,請商家入駐。而開發的商品,大多是臭豆腐、蹄髈、同質化小商品。

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大會第一屆(申遺發展兩相融)15

怎麼做出自身的特色,需要對每個古鎮的文化進行深挖和表達。新場古鎮确實頗具特色,比如鹽文化。從宋代下沙南場而始,至元代煮鹽業繁榮,有陳椿《熬波圖》傳世。明代,海水變淡,鹽業衰落。但新場的市政地名許多仍然和鹽有關,如鹽衙門,水系名字也帶“竈”字(鹽業生産單位)。這種古鎮類型并不多見,所以在聯合申遺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在專業團隊編寫的書籍中,有很大篇幅在策劃願景中,希望呈現“煮海熬波”的曆史場景。如今,一些與鹽有關的文創産品正在陸續開發中,比如鹽值咖啡、正廣和鹽汽水新場版等。

背後,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設計。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創新。

“古鎮申遺并不意味着坐享與受益,更強調事在人為。”曹永康說。新場古鎮的申遺之路還在繼續,保護與開發的融合之路仍在探索中。

文字:龔丹韻

編輯:吳燕

資料:上觀新聞

* 轉載請注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