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3:15:18

2012年,父親過世,我心裡十分哀痛,可依然沒有想過應該寫點紀念他的文字。直到後來,看到很多學生寫了很多文章懷念他,我怕讓大家誤解了他跟子女之間的感情,因此打算寫本書來紀念他。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與天下人同親我的父親南懷瑾)1

我覺得父親一生的成就,是推展中華文化,他是一個大丈夫。原本我想以“布衣青燈大丈夫”來作為書名,後來突然間想到,我應該真正回歸到我的内心,看看我和我父親是怎麼相處的。父親視天下人如子女,也視子女如天下人,所以子女與天下人是平等、一緻的,在他心裡,衆生平等。因此,我與天下人共同擁有我的父親,所以我與天下人同親,這也最終就是我的書名。


萬事皆是指引

我在我的書中寫道,身教、家教、言教是我一生的功課。我覺得我的父親并沒有去世,他還是給了我一門功課,連他的離開,對我而言都是一門功課。我要如何來平靜接受這件事情?我要如何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對待轉化成一個最好的結果?我發現這一生,所碰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管好的壞的,都是在接引我。

假如有人當面來罵我,我想到的是“友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到你面前來得罪你,暴露他自己讓你能去報複他。他說你的,是他看到的,對與錯其實和你無關,和他有關。可是他願意不隐藏地來告訴你,說明你可能确實有這些問題,那麼我們就擁有了一個自我審查的機會。感恩啊!西方有一句諺語叫作“困難是上帝僞裝的祝福”,我們今天發生的所有一切,一切生命中的困難,都是來增長你的能力。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與天下人同親我的父親南懷瑾)2

從小到大,你所有不會做的事,其實都是在考驗你,讓你有學習的機會。因為不會,所以它就叫作困難,會的東西還叫困難嗎?你把它視作困難,還可能因為你沒有去做。這就是人生。


家中教做人

在我看來,“父親”兩個字并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父與子的關系,而是與天下人同親的概念。因為我的父親不僅僅是我的,他是我們的。父親兩個字,看似簡單,因為人人必有;叫着困難,因為不是人人都有。我相信有一些人,他的成長過程中跟父母的關系并不好,表面上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親,可是真正的在你心裡,你不一定認同,不一定能把這份感情化成你生命的動力。我很希望有一天能跟更多的朋友作分享,讓他們了解,所有我們人生中發生的事,包括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統統都是我們要去學習的功課,要學會如何承接。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家裡教你“禮法”。禮是什麼?待人接物的法則。當你不懂禮的時候,你離開家走到外面,就會有人教你“法”。你不懂“禮”就會碰到“法”,那麼“禮”跟“法”有什麼差異呢?“禮”來自于内心,我内心尊重一個原則,它就叫“禮”;“法”則加注于外力,是大衆必須接受的規範。所以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别,一個是我自願的,尊重每一個人,另外一個是我逼你尊重。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與天下人同親我的父親南懷瑾)3

孝,是要教你如何地“授”,這個授是傳授給你,是别人給予你的,還有你自己要如何地“受”。一個是授予你的人,一個是接受的人,誰比較重要?當然是“你”比較重要,懂得如何接受的人比較重要。

那麼孝應該是如何地“受”?“逆來順受”。為什麼?因為凡事你若是逆來逆受,它就會在你身上變本加厲。可是你若是順受呢?絕對可以改變命運。态度改變了本性,善念鋪陳出更多的善緣。難行能行,這叫難能可貴;難行不行,自然就是一無所獲。

孝并不代表着我們要變得特别服從。真正的孝是要互動的,它是一個“老”字頭,是一個“子”字底,所以是老幼之間的互動。在家裡,父慈然後子孝,這是一種互動的效果。走出了家門,我們要“老吾老,幼吾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裡如此,在外面也是如此,而這一切的對待方法,就是我們學習、思政、待人處世所有的原則,所以你的态度決定了未來,将孝的效果推己及人,便是與天下人同親。


天縱之資,本來面目

真正的學問,從不依賴别人,不是看書就有學問,學問來自于你自己的觀察、彙總、整理。中國人所有的思想,是從天地之間開始思考,“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就是與天下人同親。我父親一輩子就是一個中國的讀書人,他很好地體現了中國人的讀書、文化和傳統的經驗。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父親,那應該是“一個大居士”,父親一輩子以修行、修身為主。中國的文人自古就在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然後你才能夠有機會去修性,才會看到自己本來的心性;你看到自己本來的心性以後,才有機會去校正它;校正它以後,你才能夠達到一種很高的層次。

在我的眼裡,父親是很有天賦的人,父親的詩的氣派絕不是一般人的氣派。有一次,我看到父親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開簾吩咐閑風雨,為洗天衢萬丈塵”,短短兩句就講完了父親一生的志向。從他出生到他過世,他都在做這件事,讓我們這個民族、讓我們所有的讀書人,能夠撥開自己眼中、心中的塵埃,真正地看到我們的文化之美,重新建立起我們民族的自信。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與天下人同親我的父親南懷瑾)4

父親是“天縱之資,本來面目”。他寫的詩、做的文,确實包含了他的天賦,可是當你看到他的有些解說,就會不自覺地要去贊美他。因為這是他用他的“本來面目”寫的,這個本來面目與天下不分,出自于本性行為中間。

當你的學術、文化、思想到了一定境界,你就會發現,我原來是一無所知啊。我們以為很了解對外的世界,但其實了解了什麼呢?不知道,好多東西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所有的“知”都隻是開始而已。

就跟《楞伽經》裡的故事一樣,大慧大士一開始問佛的時候,問了幾百個問題,佛怎麼回答?佛說你才問了幾百個問題,我可以再幫你問幾千個問題,假如你在這問題數量上糾結,那你是問不完的。所以,佛法是直指到本源上面,所有現在已知的東西都隻是“相”的變化而已。

我的父親南懷瑾有幾個版本(與天下人同親我的父親南懷瑾)5


動心忍性,如如不動

什麼是悟道?“動心忍性,如如不動”。不受外界所幹擾,最主要的是動心忍性,看到自己的心性;然後能掌握住自己的心性,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夠冷靜應對,這是如如不動的意思。所以佛家一直講,誰是主人翁?你能當家作主,是你在為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的生存作主。

我後來發現一件事,當一個人無可奈何、行有不逮的時候,自己能力不行的時候,脾氣就來了。其實我們很多人在發脾氣的時候,是在說我希望你幫助我,因為我力有未逮。所以,當真的有人站到你面前,明明不是你的錯,他卻在你面前大叫的時候,你隻需要跟他講,“我能幫你什麼嗎”,你就會發現原來在你面前暴跳如雷的人馬上平靜了下來,因此我們要多帶點耐心。

人生中如果沒有挑戰,那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思的。生命中最開心的,就是每天不斷有挑戰,因為有挑戰你才是一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思想轉化一下,當你一無所有,生命受到最大挑戰的時候,請你告訴自己,這個時候我開始要活了,去做吧,不要挑什麼,你隻要去做,總會往前走一步。


謙謙君子,卓爾不群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父親是一位謙謙君子。他一生所做的所有事情,可謂“一個蒲團消業力,十方世界作叢林”。父親一直以一個大居士的心性對待衆生,然後努力地把十方世界當叢林,在修行上做個道場。他待人平等無礙,為人意誠心正,言行如一。父親的詩中寫:“消閑漫讀華嚴偈,不識人間有是非。”這就是沒有是非之心;他說“拄杖橫挑風月去,由來出入一身輕。”他雖然“視衆生如子女”,可是他也毫不留念。

父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懂得中華文化裡的内涵,然後把這個種子繼續傳遞下去,可是他常常也有一個感歎,“矛盾半生頭已白,更無安處隻安禅”。父親有個願力,就是為中華文化而生,他有兩句詩,“常憶峨眉金頂路,萬山冰雪月臨扉”。承接大任,不計小節,行藏退舍卻為難。其實想退都不能退,他自己一直在努力,所以說,最後是“碌碌風塵還自笑,天心人事欲何安。”

父親最後走的時候是如願以償的。人這一生能夠做到如願以償,無悔!最怕的常常是我該做什麼,卻沒有做到,或者沒有做完。

我相信,其實我們的生命都是有一個持續性的,我們的中華文化也一直在講持續性,讓你從“生”開始,了解人是怎麼生的、人是怎麼消亡的,還有人的生與消亡之間又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2012年,父親95歲,他把這場維摩樂章奏完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