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詩詞鑒賞岑參

古詩詞鑒賞岑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6 11:07:21

古詩詞鑒賞岑參?來源:解放軍報原标題:戎馬戰歌語亦奇——品讀岑參的邊塞詩,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古詩詞鑒賞岑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詞鑒賞岑參(戎馬戰歌語亦奇)1

古詩詞鑒賞岑參

來源:解放軍報

原标題:戎馬戰歌語亦奇——品讀岑參的邊塞詩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岑參的這首贈别詩,以征途的艱辛映襯對出征友人的信任和激勵,滿懷“送君萬裡西擊胡”的期許,道出“功名隻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豪壯贈言。全詩洋溢着昂揚進取之氣、慷慨報國之志,那馳騁疆場、建功馬上的英雄情結,古往今來令多少從軍男兒心向往之。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早年從兄就讀,遍覽史籍,懷着建功立業的志向抱負,兩度赴邊,從軍西域多年,後任嘉州刺史。他的詩詞想象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富有盛唐之風的浪漫主義特色。其擅長以七言歌行體描寫邊塞風光和征戰生活,充盈着忠勇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作為盛唐邊塞詩派的傑出代表,他不僅詩作數量多,且詩風獨樹一幟,為唐代邊塞詩的興盛作出了貢獻。

詩歌是心靈和語言的藝術。岑參的詩,在描寫邊塞征戰上給人以慧心獨具、别開生面之感,充分體現了獨到的心靈感悟和語言風格。《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一詩,開篇是“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的戰地境況,以“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随風滿地石亂走”描繪惡劣環境,以“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暗示外敵嚣張,反襯“漢家大将西出師”的凜凜聲威;接着以“将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的寒夜行軍,以“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的艱險征途,烘托英勇無畏、銳不可當的威猛陣勢;最後以“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伫獻捷”的點睛之筆收尾,相信大軍所向必令敵聞風喪膽,定能凱歌高奏。全篇猶如鼓勁壯威的催征戰鼓、激勵壯士勇赴沙場的戰鬥号角。《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一詩,從“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的胡兵來犯,到“上将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的揮師迎敵,“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的雄壯征伐;從“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的慘烈場景,到“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的艱苦激戰,“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的勝戰功成,生動表現了征戰的艱險和犧牲、必勝的信念和氣勢,凸顯了英勇無畏、向戰求勝的精氣神。這兩首力作,筆墨酣暢,音韻铿锵,語言誇張而不失真切,描寫精到入微,在審美追求和藝術表現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詩人筆下,寒風凜冽的塞外飛雪仿若春風蕩漾、梨花滿枝的壯美奇景,這是怎樣的奇思妙想才能創設的浪漫意境!随之詩人筆鋒一轉,“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将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的寒氣逼人,“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送别情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惜别之意,鋪展開一幅環境苦寒而不失人情溫暖的邊塞景觀。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盡顯造意新奇、豪放绮麗的詩風,堪稱盛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岑參擅于從寫“奇”入筆,以獨特的視角描繪雄奇多姿的邊塞風光。從“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裡不敢來”到“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随馬去”,是雲蒸霞蔚的火山雲之奇;從“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到“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是熱氣蒸騰的熱海之奇;從“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到“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是瀚海連天的大漠之奇。詩人以奇傳情、以奇表意,又奇而入理,彰顯個性化表達的韻味,抒發“逐虜西逾海,平胡北到天”的豪情壯志。

邊塞詩歸根結底抒發的是一種情懷。“上馬帶胡鈎,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萬裡鄉為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這是為友人送行的寄語,亦是岑參兩度從軍赴邊心境和情懷的真切表露。“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将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面對寒風淩厲、異常艱苦的環境,更顯将軍搏殺争勝、縱橫疆場的昂揚鬥志和英雄氣概,意旨鮮明,豪氣幹雲。“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宮錦醉纏頭。關西老将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用邊陲少數民族将領的逸樂奢侈,反襯老将平生抱忠義、不辭征戰苦的高貴品格,對比強烈,感人至深。“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思鄉念親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交織相融,有“相思淇水長”的纏綿,更有“功業悲後時”的壯懷,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遙望隴山雲。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胡笳聲聲吹出“愁殺樓蘭征戍兒”的悲壯,隐喻戍邊将士以苦為榮、慷慨報國的可敬,音情相生,意韻悠長。正是中華民族愛國、勇毅優良傳統所熔鑄的殷殷家國情懷,兩次出塞的親身經曆,使岑參的邊塞詩透射出反映邊塞軍旅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極具思想張力和精神意蘊。

“功名隻向馬上取”,胸中激蕩着這樣的豪情壯志,便會有“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隻共鳥争飛”的躍馬馳騁,“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的馭馬鏖戰,“昨夜将軍連曉戰,蕃軍隻見馬空鞍”的馬踏連營,“男兒稱意得如此,駿馬長鳴北風起”的戎馬戰歌。岑參的邊塞詩,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語奇體峻,意亦造奇”的藝術感染和享受,更有“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的精神激勵和鞭策。(■鄧一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