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寺洪勝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裡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是唐朝詩人杜甫的《絕句》。傳統的解釋是:
兩隻黃鹂在綠柳間鳴叫,一行白鹭飛上了藍天。我從窗口望去,看到了西嶺的千秋之雪,門前停泊的來自東吳的萬裡之船。詩意似乎并無驚人之處。
最近,在"今日頭條"關于杜甫為何用"兩個黃鹂",而不用"兩隻黃鹂"的争論中,我發現杜甫之所以用"個"而不用"隻",這是拟人寫作方法的需要。人,有"幾個人"的說法,但沒有"幾隻人"的提法。如果用"隻",黃鹂就是黃鹂,白鹭就是白鹭,沒有賦予人的意境。但用"個",一字之差,黃鹂和白鹭都賦予了人的詩意。我們對詩意的理解,就需要從人的角度去考慮,去理解。
基于以上認識,我以為這首詩的大意是:
有的人歸蔭林間,有的人青雲直上。我人在室内,看到的是千秋之事。我可以乘坐門前停泊的船隻,随時駛向更遠的地方。如果我的理解成立,杜甫用"個"不用"隻",真可是一個"個"字就改變了整個詩意,說其"一字撥千斤"一點也不為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