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頭秃代表不再是中老年獨扛大旗,90後、00後也在積極踴躍加入組織。
60、70、80後表示很欣慰,秃頭接班後繼有人。
曾經的你↓
現在的你↓
你以為少了幾根頭發影響不大,其實...
能看出這是同一個人嗎?前者誰看都帥,後者看誰都帥...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中國的脫發人群已經高達2億多,平均每6個人就有一個脫發。
根據阿裡健康、CBNdata聯合發布的《2020脫發治療白皮書》顯示,國民健康困擾TOP10中,脫發問題已經打敗了眼睛、鼻子、關節等問題,排名第七位。
脫發相關的話題搜索熱度不減,呈增長趨勢。
90、95、00後受脫發困擾人數分别占比27%、32%、31%。
夜太美不想睡,熬夜理由很合理:“再打一把我就睡”↓
再打一把,就“億”把
全國脫發人群中男性約1.3億,女性約0.7億,主要集中在18-35歲的人群之間,60%的男性在25歲之前就出現脫發現象,而在30歲前出現脫發的比例高達84%...
996的公司職員們是脫發“災情”最嚴峻的群體,他們不但是線上脫發治療藥物消費的第一大群體,相比其他職業也更偏好在線上購買脫發藥物。
男性仍是脫發主力軍,購買防脫産品消費占比超過7成。不過,近年來,女性關注防脫藥物人群在明顯提升,這與職場女性基數的增加也有關系。
其實數量上,西方國家男性秃頭的機率遠高于亞洲男性。捷克以42.79%的秃頂率高居世界榜首,西班牙、德國、法國緊随其後;
英國以39.23%秃頂率位居世界第五,這就是為什麼你喜歡的男神都愛剃光頭...
英國演員傑森·斯坦森
随着頭秃一組隊伍逐漸擴大,人們對秃頭的诠釋也逐漸産生包容性。
怎麼說呢?
日本作為亞洲第一秃頂率國家,對發際線的關注度尤為密切。
媒體每年都會調查民衆可以接受的發際線高度,就是所謂的“秃頭界限”。
アンファーAngfa公司針對日本47縣市的民衆進行調查,随機抽取每個縣市100位民衆,總共4700人,年齡介于20到60的男女各半,調查他們對于秃頭的認知标準,并且統計數據 。
結果發現7cm是一個“分水嶺”,無論是剛好還是超過7cm就被認定為秃頭!
讓人驚訝的是,根據性别劃分,男性比女性對于秃頭的定義更為嚴苛,有31%的男性認為4-5cm就是秃頭标準,隻有17%女生表示認同。
幾乎一半、46%的女性認為7-8cm才是秃頭标準,這是否側面說明日本女性對于秃頭群體,尤其是秃頭男性人群更有包容心。
另一張圖表統計顯示,年紀越小的人對秃頭的标準更嚴格。
30歲以下群體中有10%的受訪者認為4cm即是秃頭标準,而大多數50歲以上人群界定秃頭的标準是7cm。
有趣的是,從2018年到2019年人們對秃頭的認定标準竟然變“寬松”了。
從2018年的6cm标準逐漸攀升至8cm又回落至7cm。也許是因為随着秃頭大軍日益龐大,人們的同理心開始發揮作用力了。
2020年5月,一位95後就讀印度拉夫裡科技大學Lovely Professional University計算機專業的印度小哥 Ashish Jangra發布了一組特别的數據集。
印度小哥 Ashish Jangra
哪裡特别呢?
這組數據名為:Bald Classification Dataset(秃頭數據集)。
數據集中包含 20 萬張光頭人像的圖像,共計1.3G。分為測試集、訓練集、驗證集三個文件夾,每個文件夾也包括Bald(秃)和NotBald(不秃)兩種圖像。
其中秃頭人像數據集的來源,主要是歐美公衆人物,包含政商界、娛樂圈、體育界人士。
通過研究秃頭數據集,可以快速算出合影、視頻、或區域街景中,目标區域中的“含秃率”。
所以,如果你在合影中,會影響含秃率的結果嗎[皺眉]
【話數據】
古人說,三庭五眼是标準臉型,
即把臉的長度、寬度等分,
從前額發際線至眉骨、
眉骨至鼻底、
鼻底至下颏,
各占臉長的1/3;
以眼形長度為單位,
把臉的寬度五等分,
從左側發際至右側發際,
即為标準。
快量一量,你的一“庭”有多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