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gān]
象形字,字形像前端有個丫杈的木杆,是遠古時代狩獵用的工具。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幹部》幹:犯也。從反入,從一。
段玉裁注:犯,侵也。《毛詩》幹旄、幹旌,假爲竿字。從一,從反入。反入者,上犯之意。
許慎和段玉裁說的都是引申意,“幹”的本義就是有丫杈的木杆,引申為侵犯的意思。
由于“⼲”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假借作“毌[貫的本字]”,表示抵禦⼑槍的 盾牌。
所以“⼲”和“盾”,還有“瞂[fá]”,都有盾牌的意義。楊雄在《⽅⾔》 中說:函⾕關以東稱⼲、或瞂;函⾕關以⻄稱盾。在先秦⽂獻中則多⽤“⼲”。
文獻選讀
“《詩經·大雅·公劉》:弓矢斯(乃)張,幹戈戚揚。”弓、箭,盾、戈、斧、鉞,都備好了。
“《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幹城。”罝[讀若拘],捕捉兔子的網。威武雄壯的武士,猶如捍衛公侯國家的盾牌和城牆。
成語典故
幹将莫邪“東漢.趙晔《吳越春秋.闔閭内傳》:請幹將鑄作名劍二枚。幹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莫耶,幹將之妻也。”春秋時善于鑄劍的一對夫婦,曾鑄幹将、莫邪[yé ]雄雌對劍,獻于吳王阖闾。
幹
現在簡體字也寫成幹,“幹”與幹,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字,如今二者已混淆得分不清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從木倝聲。段玉裁糾正許慎說:古代築牆時,立在牆體兩端的木柱叫“桢”,豎在牆體兩邊的夾闆叫「榦」。段玉裁的注又說:榦俗作幹。「榦」字在隸變時将右下角的木訛變成了幹,寫作「幹」,如今的簡化字幹脆就寫成了「幹」。
文獻選讀
“《詩經·大雅·韓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榦,應寫作幹,是侵犯的意思,即教訓那些不來王廷朝貢的方國,以輔佐你的君王。
乾
本義是冒出的意思,在文獻中僅作卦名乾坤的「乾」。但是「乾」在借用作幹燥的意思時,今天也簡化寫作“幹”。說文解字《說文解字·乙部》乾:上出也,從乙。乙,物之達也。倝聲。段玉裁注:上出也,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爲卦名。文獻選讀“《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蓷[讀若推],益母草。暵[讀若漢],幹枯。山谷中的益母草,都已經枯萎了。“《詩經·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乾糧)以愆(過錯)。”民衆之間如果失去了善良的情誼,為了一點點幹糧都會發生罪錯。
以“幹”作偏旁的字以「幹」作意符的形聲字:桿[杆],木杆。稈[稈],莊稼的莖杆。趕[趕],追逐。榦/幹,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闆。竿,竹竿。以「幹」作聲符的形聲字:肝,肝髒。汗,腺體的分泌物。鼾,酣睡時的鼻息聲。軒[軒],頂高而有帷幕的車。刊,砍削。岸,河邊。旱,久不下雨。罕,捕鳥用的長柄小網。平、年、并、幸,都是歸在「幹」這個部首。但是:「平」的偏旁是從虧從八,平坦的意思。「年」是從禾千聲的形聲字,農業周期結束,豐收的意思。「并」,是從從幵聲的形聲字,是合并的意思。 「幸」,是從屰從夭的會意字, 幸免于難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