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陽灣智創生态城旁的茶園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項目現場,各類機器轟鳴,工人搶抓工期、緊張作業,整個項目的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50%,年底将達到通水條件。屆時,茶園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天,總污水處理能力達11萬噸/天,成為茶園組團、廣陽島等區域污水處理“大後勤”。
記者從重慶碧水源建設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茶園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三期是半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地上将修建公園供市民休憩遊玩,污水則在地下被“秘密”處理,出水時水質達一級A類标準。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82座,日處理能力達486.75萬噸,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820座,日處理能力達95.6萬噸,全市所有區縣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為長江水質潔淨提供強大硬件支撐。
生态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重慶持續推進長江保護、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大對污水處理設施等環保項目投入,并長遠規劃、優先安排,努力築牢長江上遊生态屏障,讓水清岸美。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重慶市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30萬噸/天,較“十三五”期間提高50%的處理能力,建成後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總規模将達到800萬噸/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