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君子蘭花語真谛

君子蘭花語真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9:35:31

中國人曆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并與“梅、竹、菊”合稱“四君子”。孔子說:“芝蘭生于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又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俱化。”都是在贊美蘭花的淡泊、高雅、美好、賢德。在古代中國,蘭花代表着女子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

君子蘭花語真谛(海上花語㉜蘭花)1

文人詠蘭

蘭花屬蘭科,品種多樣。中國傳統的蘭花有春蘭、蕙蘭、寒蘭、墨蘭、蓮瓣蘭之屬。蘭花喜陰冷潮濕之地,怕陽光直射,故多長在幽深的山谷之中。每年的3月末至四月末,是觀賞蘭花的最佳時節。

古人喜歡蘭花,曆代人文墨客也愛歌詠蘭花。曆史上有不少歌詠蘭花的詩句,清代文人鄭闆橋喜愛蘭花,他的《高山幽蘭》一詩寫道: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隻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意思是:自古以來,最幽精貞潔的花就是蘭花,因為她不求聲名顯達,隻願伴随着清雲彩霞,與世無争,怡然自樂。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她也不願意被他們瞧見,隻願意藏在高山後面遮蔽着自己。這首詩是在贊美蘭花的堅貞高潔,不是凡品。

鄭闆橋還有《題畫蘭》一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蘭花的幽潔,不是腳下沒有浮雲喧鬧,而任由浮雲來去,來時蘭花無意知會,去時亦無意挽留。這首詩也是以蘭花深處僻靜之地以喻君子堅貞高潔、淡泊名利。

君子蘭花語真谛(海上花語㉜蘭花)2

屈原與蘭

自古以來就流傳着許多與蘭花相關的故事。戰國時期,七國相争,連年混戰不斷。楚國大夫屈原,為人正直,立志報國為民。但楚國奸臣當道,他勸楚王任用賢能,卻遭到讒言,罷職免官。心灰意冷的屈原,回到了家鄉歸鄉。歸鄉,即現在的湖北秭歸,位于長江西陵峽邊。屈原在這裡興辦了一所學堂,教書育人。

有一天,屈原給學生講他的美政理想,講如何振興楚國,慷慨激昂,熱淚盈眶,吸引了路過此地的蘭花娘娘。娘娘久久伫立在窗外,聽完後被屈原的愛國精神深深感動。臨走之時,她将窗外屈原栽種的三株蘭花點化成精。一日,屈原講到楚國奸臣當道,民生疾苦,不由得痛心疾首,泣涕漣漣。悲憤之餘,一口鮮血從喉間噴出,熱血濺到了蘭花之上。

那三株蘭花本就有了靈性,又得屈原的愛國心血澆灌,似成精了般,生長越發迅速。一夜之間,繁蕊争開,花姿婀娜,似美人笑靥半含,生機勃勃,珊珊可愛。花色素淨淡雅,或淡綠、或淺黃、或純白,微風過處,芳香馥郁,彌漫着整個學堂。屈原聞着蘭花的清香,神清氣爽,身體也越發康健。學生們十分高興,将這些蘭花遍植在四周。村民們看到後,也紛紛前來幫忙,細心照料。蘭花開的越發茂盛,遠近聞名,這裡也因此改名為芝蘭鄉。

有一天,這些蘭花突然毫無征兆地凋零了。村民們以為此乃不詳之兆,心裡十分不安。幾天後,整個楚國籠罩在一種悲傷的氛圍之中。他們敬愛的屈原大人永遠的離開了。為了紀念屈原,楚國的百姓遍植蘭草。蘭花盛開的時候,芳香悠遠,仿佛他們敬愛的屈原大夫從未離開。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魅力,忠君愛國的思想,被後人所推崇,屈原被亦尊稱為蘭花花神,蘭花亦成了美好、高潔、賢德、愛國的象征。

君子蘭花語真谛(海上花語㉜蘭花)3

今日賞蘭

中華民族曆來尊崇蘭花,生死存亡之際,蘭花是愛國人士前仆後繼、保家衛國的精神象征;太平盛世之時,蘭花則是君子修養身心、涵養品德的精神伴侶。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社會,蘭花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中國精神、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植物園蘭室中大量種植蘭花,每年也都舉辦蘭展。蘭花品種多樣,名字也多具詩意。宋梅、碧瑤争妍鬥豔,餘蝴蝶、天蓬牡丹盛開則如精靈般靈動俏皮,令無數遊人慨歎驚奇。金邊墨蘭、大富貴之屬,香味娴靜淡雅,令人神往。在辰山植物園舉辦的上海國際蘭展上,也能看到傳統國蘭的身影。在上海的普通百姓之中,也有很多蘭花愛好者,在家裡栽培蘭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