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感天動地的愛情,最終都要回歸生活,也就是要考慮現實。畢竟現實不是小說,有個結尾就萬事大吉,不必考慮往後的日子。但現實并沒有主線和總結,隻有沒完沒了的瑣事,所以結婚大多數都是“合作”。
既然是“合作”,那麼自然要挑選優質的“合作對象”。身高1.7以上,月收入超過1萬元,在大城市要求這些似乎也并不過分。那麼我國究竟有多少适齡青年能夠達到這個條件呢?
一、我國的實際收入水平根據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以城鎮職工就業人員平均收入為标準,2020年我國私營單位,整體就業人員的平均年薪為5.7萬元左右,折合每月的數據還不到五千元。
而非私營單位的年薪将近10萬元,每月平均收入達到了8千元以上,但如果加上五險一金和上繳的稅,那麼距離1萬以上的收入,就要差得遠了。
當然隻看這些紙面上的收入,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主要還是要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雖然從我們的直覺出發,實際收入應該和可支配收入挂鈎,甚至兩者并沒有什麼區别才對,但實際上兩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僅包括工資、還有經營性收入、資産增值等等方面。應該說從理論上來講,關于這部分的收入,要比平均工資高才對。而我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上要比平均工資還低。
根據我國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僅僅隻有3萬元出頭,折合到月收入才不過2600元左右。其中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為4.3萬元,折合每月收入在3600元左右,而非城鎮居民的整體收入會更低一些。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二、年收入超過1萬元的具體數據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統計對象的改變。平均工資的統計對象為在職人員,而可支配收入的統計對象為全體公民。但無論是從哪一個數據來看,我國居民的收入平均線,都和1萬元的月收入有所差距。也就是說我國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适齡青年并不多。
根據媒體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收入更高的青年,通常都在較為發達的大城市。其中上海收入超過一萬的居民超過35%,而第三位的深圳則隻有26.9%,同為一線發達城市的廣州隻有14.7%。根據這些數據,再加上我國上報的超過1萬元的人口數量,可以得出一個比較粗略的大概數字。
也就是說我國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黏性,全國可能不超過3%。僅僅是這一項的條件,就已經篩選掉了97%的人,但别忘了優質的條件,除了收入之外,還同時要求了身高數據。
那麼我國身高超過1.7米的适齡青年又有多少人呢?
三、适齡青年的身高數據随着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家庭也有足夠的資本,給青少年更好更健康的影響,所以我國青年的身高也在不斷提升。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來看,截止2020年,我國的青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69米,和要求中的1.7米以上相差無幾。
換句話說,我國将近一半青年的身高數據,已經足以滿足這個條件。當然不同地區因為先天基因,和後天的成長環境都有所不同。
以我國的統計數據來看,南方地區的男性青年,普遍要比北方地區的男性青年低一些。不過随着經濟的發展,我國青年整體的身高,都在不斷地提升。相信不用過多長時間,平均身高就會超過1.69米。
但現在綜合兩種情況來看,如果僅僅按照統計意義上的概率來計算,那麼我國的适齡青年,能夠同時在月收入1萬以上,以及身高在1.7以上的概率,僅僅隻有1%左右。這也是難免的事情,畢竟這個數據的要求并不低,尤其是收入方面的要求。
結語綜上所述,能夠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青年,絕對是婚戀市場上的優質“合夥人”。但這樣的人也并不多見,而且尋找可以結婚的人,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自身的能力和本錢,與其相差甚遠的話,那也不是一個合适的局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