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注釋:距王城三百裡以外至四百裡曰縣,亦作寰。縣是封建社會最後一級地方政府,古有皇權不下縣之說。
一、縣是分等的
秦漢時期:縣分兩個等級,一萬戶的縣是一等縣,一萬戶以下的為二等縣;
隋唐時期:按人口數戶籍數量,将縣分上、中、中下、下四個等級,另外,對地居京師,或位置重要的縣,不管人口多寡,都算上等縣;
宋朝時期:縣分望、緊、上、中、中下、下六個等級。4000戶以上為望縣,3000戶以上為緊縣,2000戶以上為上縣,1000戶以上為中縣,不滿1000戶的為中下縣,500戶以上的為下縣;
明朝時期:不同于其它王朝,不按人口多少分等級,而是按稅糧多寡定等級。稅糧10萬石以上的為上縣,6萬以下的為中縣,3萬以下的為下縣。
清朝時期:縣分兩等,人口多且富裕的縣為繁縣,其他為簡縣。同時繁縣中富裕程度排名在前的可提升為州,當然發展不好的州也可能降為縣,有木有現在縣改市的味道。
二、縣官
(一)縣官稱謂 秦朝時期:一等縣官稱縣令,秩千石至六百石,相當于後來的六品到七品;二等縣縣官稱縣長,秩六百石。唐朝時期:棄縣長稱謂,一律稱縣令。但如低職高配或代理的職務,則稱知縣或知印。宋朝時期:與唐朝相反,凡無卓越才能或重大貢獻,特别是靠資曆當上縣官的,一律稱縣令,而哪些重要大縣,特别是由幹員擔任縣官的,則稱為知縣,南宋末期則将縣官都改稱知縣。明清時期:襲南宋制,縣官一概稱知縣。
除曹魏時期外,曆朝都設縣官一人 ,曹魏時期為三人。
(二)縣官的職掌 除秦漢時期權力較大外,其餘各朝大同小異,根據明清典籍記載,知縣的職掌概括有十項:一是獨掌一縣政令;二是平賦役,即負責收繳賦稅,派遣徭役;三是聽訴訟,即負責案件審理;四是興教化,即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五是勵風俗,即移風易俗;六是養老恤幼,即照顧老人孩子;七是祀神,即祭祀;八是貢士,即縣學和秀才教育培養工作;九是讀法,即學習理論和上級精神;十是躬身厥職,即事必躬親,盡職盡責。
縣官雖品級不高,但由于其牧民親民的特點,曆朝曆代都非常重視。
(三)縣官佐屬 各朝差别不大,主要設置的佐屬有:縣丞、主薄、縣尉、典史等。
清朝的設置:清雖承明制,但與以往各朝相較有其特點:一是設置縣丞,但多以本地人擔任,其職責是掌糧馬、征稅、戶薄等;二是主薄設置不完全,有的縣不設,其職掌與縣丞相同,有時還安排其協助其他工作;三是将縣尉改叫巡檢,其職掌是緝捕盜賊,維持治安;四是典史,負責罪犯關押、看管等。與各朝區别最明顯的是,清朝将縣學的負責人,由博士改稱縣學教谕,縣學教谕品級較高,為正八品,并非知縣屬官,其具體負責縣學和生員學習事務,領導縣學訓導的工作。縣谕雖非知縣屬官,但要受其節制并配合工作。
知縣的屬官品級都不高,具體是:縣丞多為正八品,主薄多為正九品,巡檢多為從正九品、典史多為從九品。
另外,各縣除設置以上官吏外,還配屬了許多胥吏,這些胥吏主要負責比照朝廷六部樣式,設置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的工作,胥吏無編制,由知縣根據需要自定,大約有50到100人左右。
除了這些佐屬、胥吏外,縣裡還設置了,影視劇中經常提到的“三班衙役”。
三班衙役具體是:1.坐班皂隸。主要負責保衛縣衙、知縣坐堂審案站堂、報事、行杖等,喊“堂威”,打屁股就是他們幹的。2.捕班快手。衣服上前胸後背寫着“勇”的哪些人,寫着“兵”就是軍人了,他們的工作是,抓看官人犯和押解囚犯等。3.壯班民壯。負責看守監獄,維護治安及其他工作,包括随從、轎夫、接生婆、仵作、儈子手等雜七雜八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無定數的“白役”,為什麼叫“白役”,因為這部分人雖為衙門做事,但卻沒有編制也沒有工資,隻有極其微薄的工作補助,當時稱為“工食銀”,他們的進項除了補助外,就靠辦差時别人的“打賞”或“敲詐勒索”了。
為何會出現如此嚴重的現象呢?除了個人原因外,還有制度上的因素,清朝時朝廷規定,官員和胥吏無事一般不出衙門,以免擾民,一切公務全由差役具體執行。這些制度的缺陷或安排,為差役們狐假虎威、仗勢欺人、敲詐勒索提供了條件。
這也是“大官好見,小官難纏”的最終來源。
再重複一句,南宋以後,直至明清時期,縣官一律都稱知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