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看到“栉次鱗比”(zhì cì lín bǐ)這個詞,我一直習慣“鱗次栉比”( lín cì zhì bǐ),難道自己又想當然地錯誤了很多年?
最近我有個好習慣,不明白、有異議的字詞,都會多方查證一下。
一搜索,還熱鬧了,都可以!而且還有其他花樣。
栉:是梳子篦子的總稱。鱗自然是魚鱗了。
“鱗次栉比”是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栉次鱗比”的解釋幾乎一樣。
是沐風栉雨?還是栉風沐雨?
“栉”還常出現在另一個成語“沐風栉雨”中,這裡栉的意思是梳頭發,沐的意思是洗頭發,這樣的用法就是動名詞,就像英語裡面的動名詞後面要加ing,梳頭是動詞comb,梳理是名詞combing。
“沐風栉雨”360百科解釋為“風梳發,雨洗頭。”我覺得從字面上翻譯,應該是“風洗發,雨梳頭。”用雨洗頭當然好理解,但如果說風吹頭發像洗,雨絲像梳子篦子一樣刮過頭皮,更加形象生動,有力度。
我習慣說“幾十年栉風沐雨”,用法和“沐風栉雨”不同,難道又錯了?一查當然有這個詞,且出自
《莊子·天下》中的“沐甚雨,栉疾風”。
人家莊子說的“沐雨栉風”,那麼“栉風沐雨”比“沐風栉雨”更合适,那就是風梳頭,雨洗頭了,看來莊子也字也挺實在。
好熱鬧!這個詞可以說成沐雨栉風、栉風沐雨,也有的地方出現了沐風栉雨,我覺得前兩者比第三者更體貼本意,不過這樣的幾個字組合來組合去,大家基本都知道意思。
還有栉比鱗次、栉鱗呢
就像“栉次鱗比”、“鱗次栉比”都可以,我好奇有沒有别的搭配,比如“栉比鱗次”,果然有!那就是同樣的情況了,無論怎麼排列組合,一看到這幾個字,就明白啥意思,尤其寫小作文,高樓大廈“鱗次栉比”,就比高樓大廈林立顯得更有文化些。
我又打亂順序,有沒有将‘栉’與‘鱗’連起來的呢?有!
‘栉鱗’,是一種比較高等的硬骨魚類,可食用。
哈哈,我佩服自己的好學精神!生活不一定什麼時候都匆匆忙忙,到頭來也沒抓吧上啥,近日我沒有一直看娛樂八卦,婆婆媽媽,或血腥仇殺等,也沒有考慮自己在自媒體上那點可憐的收益,那些東西看多想多了讓人很焦躁。
我去甘肅武威天祝藏族自治縣轉悠一圈,回來就看《天祝史話》、《甘肅史話叢書》 ,我想了解甘肅工業史,尤其是建國後的工業曆程,就看類似這樣的書籍,漸漸地,我不再為找素材搜腸刮肚,也不再想着怎樣讨好讀者去編造狗血故事,分享自己的感悟與讀書心得,首先沒負擔沒功利,這讓我的心靈得到安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