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穿青人曾經有過多種稱呼。明代時稱為“土人”,清代時“裡民人”;解放時期,廣大的穿青群衆自稱為“穿青人”或“青族”,故此稱謂被有關部門所采用,逐漸地被人們所知。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後,中國政府正式确認56個民族。穿青人被列為"其他未識别民族"。是一個民族風格淳樸、熱情好客的民族,由于穿青人擁有獨特文化,至今穿青人仍想成為一支獨立民族,而随着時代的發展,國家也終于給了他們一個新的身份,民族那一欄赫然寫着“穿青人”。
“穿青”主要分布在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安順、六盤水市所屬的十多個縣,其中納雍和織金兩縣人數最多,勺窩鄉90%以上都是穿青人,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穿青人獨特的習俗和文化,比如他們以猴為圖騰,忌吃狗肉,還有穿青婦女特有的三把頭。
穿青人飲食上禁忌“天上不吃雕、鴿、雁,地上不吃牛、馬、犬”,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時都要先用大米合着肉及各種過年飯菜把狗喂了再吃飯。
而且這個穿青人有着非常獨特的民俗文化,無論他們的建築、穿着還是食物都和漢人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其還有一些傳統的節日,如“跳菩薩”,主要是其民族故事的串聯和演繹。一個少數民族該有的一切條件,他們好像都具備。
由于穿青先民較早接受漢文化的影響,母語消失,他們的語言已分辨不清,如今使用貴州官話,盡管穿青人不屬于中國56個民族之内,但他們自然算中國人,而且他們自認為自己是漢族,因為作為明朝的後裔,自然有一種身為漢人的自豪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