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舊稱滿洲族,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個支系,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排名第三位,僅次于壯族和回族。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地區,其中居住在遼甯、河北、吉林、黑龍江四省的人口最多,占滿族總人口的80%以上,此外,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龍江的滿族人口均在30萬以上,100萬以下。
滿族的主要聚居區為新賓、岫岩、豐甯、伊通、清原、寬甸、桓仁、寬城、本溪、青龍等10個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的城市鳳城市和北鎮市,以及在遼甯、河北、天津、北京、貴州、安徽、吉林、黑龍江、内蒙古等地建立了300餘個滿族鄉。
滿語屬于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人現已大都使用漢語和漢字。前幾年,會滿語者已不足百人。但現在滿語文培訓班興起,滿語走進中國小學生課堂,滿族語文漸漸複興,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滿語。
久居關東的滿族人,經常舉行群衆性的歌舞活動。
曾盛于北京,流傳到關東的“子弟書”始創于八旗子弟,為滿族人所喜愛的文藝形式。晚清以來,湧現出了許多滿族曲藝表演藝術家。馳名藝壇的有趙星垣、雙厚坪、金萬昌、謝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樹棠、榮劍塵、常寶馥、連闊如、侯寶林、關學增等。這些曲藝表演家,其表演藝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隆興舞
九折十八式是本民族的傳統舞蹈。舞蹈的特點,多由狩獵、戰鬥的動作演變而來。如隆興舞,要選一些身體強壯的人,穿豹皮唱滿族歌,伴以箫鼓。舞者一半人扮在虎、豹等獸,一半人騎假馬追射,稱作“隆慶舞”,逢喜慶宴會,主、客男女輪番起舞,舉一袖于額,後一袖為背,盤旋進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齊”相合。九折十八式,姿勢複雜繁多,有打漁的姿勢,穿針、織網的資勢,歡慶的資勢,單奔馬,打獵姿勢;雙奔馬、出征的姿勢;大小盤龍、龍戲水的姿勢,怪蟒出洞,龍蠕動的姿勢。十八式,即十八個舞蹈動作
秧歌舞
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數人或數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長兩圓木,邊 擊邊對舞。常由三四人扮婦女,三四人扮參軍及扮持傘燈者,飾賣膏藥者為前導。以鑼鼓伴奏,“舞畢乃歌,歌畢乃舞”。是化妝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兩秧歌隊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禮互敬。
莽式舞
中國清代宮中宴會上表演的滿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領唱,衆人以“空齊”之聲相和,加強節奏,故也有人稱之為莽式空齊舞。舞蹈粗犷有力,動作幅度較大,多是騎士步,這與滿族先民尚武有關。
腰鈴舞
滿族民間舞蹈。由數名腰系銅鈴男子表演。表演時打着響闆,扭動腰鈴,使闆聲、鈴聲相和。源于滿族早期騎射生活。
慶隆舞
慶隆舞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迹。慶隆舞喜起舞和揚烈舞,源于莽勢舞。乾隆年間命此名。用于宮廷内元旦、萬壽節、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舉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與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規模頗大,包括樂器伴奏多達百人。
大五魁舞
又稱“五魁舞”,是滿族民間一種慶賀舞蹈。源于滿族早期的狩獵生活,多于豐收、狩獵歸來時表演。該舞蹈由五人分别頭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獸的跑跳動作,歡快有趣。
單鼓腰鈴
單鼓腰鈴系藝人們口頭的稱呼,亦稱“打單鼓子 ”或“耍腰鈴”。是一種腰纏許多小鈴,手持“單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滿族信仰薩滿教并尊奉“鷹神”、“蟒神”、“烏鴉神”等。逢年過節,祭祖之日先将“佛頭媽媽”請上神位,後由“查瑪”開始起舞,他們頭戴帽,身紮腰鈴,手持抓鼓邊跳神舞邊唱神歌。他們先在屋裡跳,然後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願風調雨順,四是祈禱病除災消。
滿族的文化滿文老檔
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共180卷。主要記述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關系、宮廷生活、習俗、天文、地理等等。《滿文老檔》史料原始,記事廣泛,内容豐富,對《清實錄》等書的校訂補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研究清史、滿族史、東北地方史和滿族語言文字演進史提供了較系統而翔實的資料。
八旗通志
由鄂爾泰等奉旨撰寫。雍正五年(1727年),鄂爾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鐵保等奉赦續修。至嘉慶四年(1799年),曆時12年完成。該書分八志、八表、八列記叙清太祖努爾哈赤至清世宗時八旗沿革、社會及軍事組織、人物傳略等項。對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價值。
清代官修滿、藏、蒙古、漢、維吾爾五種文字對照辭書。成書于乾隆末年。内容豐富,是中國少數民族辭書中的巨著。
尼山薩滿
史詩《尼山薩滿》也叫《音姜珊蠻》。滿族著名史詩。流傳于黑龍江流域。講的是一個女薩滿為從陰間救一少年的魂,經曆重重難關的故事。有多種手抄本流傳。
滿族剪紙
滿族喜歡貼窗花。用各種彩紙剪成各種鳥獸花卉,古今人物,貼在窗戶上,栩栩如生,充滿活力。還有另外一種剪紙藝術,就是挂箋,或稱挂錢。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用五色彩紙,剪成長約40厘米,寬約25厘米不等的紙塊,中間髅刻雲紋字畫,如豐、壽、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頭,懸挂于門窗橫額、室内大梁等處,五彩缤紛,喜氣洋洋。最早挂箋是祭祖場所的裝飾品,一般都是單數。傳聞自家宗族祖先是從長白山幾道溝來的就挂幾張。黑龍江甯安、海倫,吉林東遼等地的剪紙藝術在全國藝壇上享有盛譽。
補繡工藝
滿族民間工藝。或稱“釘線”,主要流行于東北地區農村。以家織布和棉線為原料剪縫而成,黑白色為主調,間用他色。紋飾以榴開百子、吉慶有餘、葫蘆盤長、福壽長春、八寶等吉祥圖案為主,多配以較粗重的黑色邊飾,常繡于枕頂、荷包、幔帳、坐墊之上。
滿族的人口和分布地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的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人。其中遼甯有滿族533.6895萬人,河北有滿族211.8711萬人,吉林有滿族110萬人,黑龍江有滿族74.8020萬人,北京、内蒙古等地的滿族人口均在30萬以上,100萬以下;河南、天津等17個省級行政區滿族人口均在1萬以上,10萬人以下;安徽、福建等8個省級行政區滿族人口均在千人以上,萬人以下;西藏自治區有718人。
1、滿族在遼甯、河北與黑龍江3個省級行政區,占地區少數民族的比重均超過50%,包括北京在内,滿族均為地區第一大少數民族。
2、滿族在吉林、天津、甯夏、陝西、山西、内蒙古6個省級行政區,為第二大少數民族。
3、滿族在河南、山東、安徽3省,為第三大少數民族。
4、滿族在上海為第四大少數民族;在湖北等2個省級行政區,為第五大少數民族;在江蘇等4個省市,為第六大少數民族;在海南為第七大少數民族;在廣東等2個省市自治區,為第八大少數民族;在四川等3個省級行政區,為第九大少數民族;在西藏為第十大少數民族;在廣西為第十一大少數民族;在浙江為第十二大少數民族;在貴州為第十七大少數民族,在雲南為第二十三大少數民族。
滿族的服飾曆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子的服裝大不相同。
滿族婦女不纏足,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态。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隻簡單地把頭發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梳成辮子并挽成單發髻,結婚後的發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型把頭發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胫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态,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
旗裝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制,衣衩較長,便于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繡有精緻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着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裝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滿族的風俗習慣“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态。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 . 右大襟 . 緊腰身 . 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 . 前襟和袖口都繡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曆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 . 對襟 . 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禦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制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 . 藍 . 棕等色的棉 . 絲 . 綢 . 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制作,褲腿紮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滿族的傳統節日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标志着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讨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但活動時使用的名稱不盡相同,或稱“命名日”, 或稱“誕生日”,或稱“紀念日”等。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挂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添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稭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稭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稱“龍擡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竈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甯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内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挂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曆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采集草藥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采藥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采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竈神,俗稱“送竈王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