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一首流傳頗廣脍炙人口的著名七絕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兼詩人王安石,無論在變法改革方面,還是在文學詩詞方面,都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代表。比如這首《泊船瓜洲》詩,尤其是其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句,引發了多少人的遐想,又令多少人拍案叫絕!
按照字面上的意思,這無疑是一首情景詩:詩人自“鐘山”的家中出發去京城,路上從“京口”乘船過江到了“瓜洲"。下船後,他回身遙望對岸的京口,以及更遠處的鐘山,看到江南滿目蔥茏之綠色,不由得對家鄉産生了戀戀不舍的思念。
據說,王安石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對于最終選定這個“綠”字,很是費了一番思量。一開始用的是“到”,感覺不妥,改成“入”,但還覺得不行,又改為“滿”......如此反複多時,最終才選定了“綠”。
讀者看了這番修改經過,再逐一對比,果然這個“綠”字最合适!透過這個“綠”,我們仿佛看到了一江之隔的對岸,早春的小草已經萌發,桃樹和柳樹也悄悄露出新芽,總之一派生機,春意盎然......充滿希望的春天出現在我們面前。
但是,結合這首詩寫作的年份,以及當時的政治态勢,就不難理解其實王安石也是通過這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朝政變幻莫測的擔心,以及對自身前途未蔔的憂慮.......
此詩作于1075年。之前的1070年,位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于宰相的王安石,在明神宗同意下開始變法改革。由于改革觸犯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又由于改革确有些不适之處,所以受到了朝中眷屬和官員的強烈反對。宋神宗不得已罷免了王安石。在韓绛等人的努力下,1075年宋神宗再次恢複宰相之職。這首詩就是王安石接到複職通知後,由家鄉回京的路上所作。
于是,我們看到了王安石創作此詩的真正心情——顧慮重重,心懷不安......回想改革變法以來遇到的重重阻隔,他自知此去很可能兇多吉少,不知自己日後能否安然地返回家鄉?
所以,從瓜洲下船後的這個傍晚,他返身回望家鄉的方向,除了戀戀不舍,還有思忖未來。
由此可見,這首《泊船瓜洲》俨然是一首政治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