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号【育兒幫】專欄,逢周一推送!本欄文章由該院兒科專家名醫親自撰文或指導寫作,内容涉及衆多兒科常見病的科普講解與防治建議,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百日咳,你知多少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 主任醫師黃鋼花
通訊員:兒科 梁俊傑醫師、歐陽學認主治醫師
“百日咳”聽着熟悉,那麼“百日咳”究竟是什麼病?與其相似的疾病又有哪些?請看下文:
一
定義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緻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嬰幼兒多見。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終止時伴有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2~3月,故名百日咳。
二
流行病學方面
傳染源是患兒、隐性感染者和帶菌者。傳染期從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後6周。尤以潛伏期末到病後卡他期2~3周内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家庭内傳播較為多見,間接傳播的可能性小。5歲以下及新生兒易感性最強。病後不能獲得終生免疫力。冬春季節多見。
三
臨床表現方面
分為:卡他期、痙咳期、恢複期。
1
卡他期
自起病至陣發性痙咳出現,約7~10天。初起表現為類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低熱、咳嗽、流涕,噴嚏等。3~4日後其他症狀好轉而咳嗽加重,尤以夜晚為甚。本期缺乏特征性症狀,需要回顧孩子是否有接觸史。此期傳染性最強,治療效果也最好。
2
痙咳期
此期短則1~2周,長者可達2月。表現為:咳嗽由單聲咳變為陣咳,連續十餘聲至數十聲短促的咳嗽,繼而一次深長的吸氣,因聲門仍處收縮狀态,故發出雞鳴樣吼聲,以後又是一連串陣咳,如此反複,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為止。每次陣咳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每日可達十數次至數十次,日輕夜重。陣咳時患兒往往面紅耳赤,涕淚交流、面唇發绀,大小便失禁。
少數病人痙咳頻繁可出現眼睑浮腫、眼結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門齒損傷舌系帶而形成潰瘍。
嬰兒由于聲門狹小,痙咳時可發生呼吸暫停,并可因腦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多重視多觀察。
3
恢複期
痙咳發作次數逐漸減少,咳嗽減輕,其他症狀亦随之好轉,持續2~3周疾病逐漸痊愈。
此時如遇上呼吸道感染或受冷空氣等刺激可再次出現痙咳期表現,不過強度減弱,持續時間縮短。
四
并發症方面
百日咳控制不好可導緻:肺炎、肺氣腫、氣胸、縱隔氣腫或皮下氣腫、百日咳腦病。
五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發病第一周末WBC計數及淋巴細胞增加,WBC計數20~40×10^9/L,淋巴細胞分類60%以上。
血清學檢查:特異性IgM檢測,可作早期診斷。純的百日咳杆菌外毒素抗原法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
細菌學檢查:
1)咳碟法。用B-G(Bordet-Gegou)培養基平碟,置患者口部前5~10cm,連咳數聲後,孵育3~4日。第一周陽性率可達59~98%,痙咳期低于50%。
2)鼻咽拭培養法。在陣咳後,用金屬拭子從鼻咽後壁取粘液培養,陽性率優于咳碟法。
分子雜交與PCR檢查:特異性和敏感性均很高,可作快速診斷。
六
診斷
結合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并注意以下:流行病學資料,病前1~3周内有患者接觸史,無疫苗接種史。
七
鑒别診斷
①百日咳綜合征:副百日咳杆菌及其他病菌以及其他病原體也可引起類似百日咳的症狀,其臨床症狀、血象、X線發現與百日咳有相似之處,但常可分離出腺病毒、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體或副百日咳杆菌等,但未分離到百日咳杆菌 。
②淋巴結結核:肺門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引起陣咳,但缺乏典型雞鳴樣回聲。根據結核病接觸史、結核菌素試驗、血沉、X線檢查可作鑒别。
③急性支氣管炎和氣管内異物:可有刺激性陣咳和吸氣性喉鳴,有發熱、聲音嘶啞,咳嗽時無雞鳴樣吼聲。
八
預後
1歲以下嬰兒,特别是3個月以下嬰兒預後差。并發百日咳腦病、支氣管肺炎者預後差。
九
防治
①一般治療
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保持室内安靜,空氣新鮮和适當溫度、濕度,避免嘈雜和刺激。為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嬰幼兒痙咳時注意低頭體位,拍背。痰多者要及時吸痰。為防止嬰兒突然窒息,尤其在夜間易發生,應有專人守護。一旦發生窒息及時做人工呼吸、吸痰、給氧,必要時進行口對口呼吸。必要時需要解痙、吸氧、甚者插管。
②藥物治療
抗生素治療、激素治療、免疫支持治療等。
③預防
控制傳染源,及早發現患者并隔離至痙咳發生後30天或發病後40天方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21天。若有前驅症狀應盡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室内通風換氣,每日用紫外線消毒病房。接種疫苗、藥物預防等。
總結:百日咳是一個具有傳染性的疾病,發現患病需要及時隔離,需要做好與普通支氣管炎的鑒别,并做好預防工作。
專家簡介
黃鋼花,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先後師承兒科著名專家謝昭亮教授,黎世明教授,嶺南溫病名醫、博士研究生導師鐘嘉熙教授。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從事臨床、教學工作20餘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兒童呼吸病及嶺南溫病。主持或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項目及校級課題多項,公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主編或參編《黎炳南醫集》、《青少年預防甲型H1N1流感自助手冊》、《溫病學臨床應用》、《溫病學臨床發揮》等書籍。擅長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日下午
溫馨提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衆号。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号。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