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多家知名直銷公司陷入輿論危機。權健保健品疑涉誇大宣傳産品抗癌效果緻使用戶耽誤病情及涉嫌傳銷犯罪被查,華林酸堿平疑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被立案調查,然健環球(中國)疑卷入“傳銷”風波。一連串事件被曝光後,整個直銷行業的崩潰之勢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
直銷進入到最嚴監管時期。
2月14日,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已經暫停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國家重拳出擊,推出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自查整改百日行動。日前,《市場監管總局關于保健食品标簽管理相關規定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保健食品标簽上應當設置特别提醒區及特别提醒。
直銷産品中保健食品占比超八成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官網的信息顯示,在中國合法注冊的直銷企業有91家,直銷産品的類型涉及保健食品、化妝品、保健器材、保潔用品、家用電器、小型器具等多個領域。
迄今為止,91家直銷企業合計注冊了3766款直銷産品,其中保健食品占比超過八成。
食藥品領域抽檢數據:紫光不合格上榜次數最多
《消費者報道》整理了2014年至2018年國家及省級食藥監對于91家直銷企業的産品抽檢情況。
抽檢結果顯示,紫光上榜次數最多,共3次,其中1批次為涉嫌假冒産品。松花粉枸杞子片(500mg/片,批次:618020301)不合格原因是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超标,這說明衛生條件較差;金奧力牌綠茶肉堿膠囊(0.42g/粒,批次:15082701)則為功效性指标肉堿未達标。
此外,哈藥、權健、綠之韻、華林等企業也在名單之上,涉及的不合格産品不全是直銷産品,還包括該企業旗下的其他産品,如飲料、酒類等。
在保健食品這一項目上,天獅、完美被抽檢次數較多,分别為54次、53次,合格率達到100%,似乎交出了一張滿意的成績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銷産品在流通渠道的特殊性,中脈、美樂家、葆嬰、東升偉業等大部分企業并未在曆年抽檢中被選中,因此部分直銷産品的真實品質成謎。
此外,《消費者報道》還整理了2016年~2018年間國家質檢總局抽檢公布的日化産品不合格數據,發現該品類不合格項涉及的直銷企業非常少(但這也可能與質監局的抽檢樣本更多來自商場、門店、電商等非直銷渠道有關)。目前僅搜索到一款由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産的痘麗淨點塗水,因違規添加禁用成分氯黴素而上榜。
多家企業因違規直銷、誇大宣傳受罰《消費者報道》發現,有關直銷企業負面信息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産品本身有問題,如虛假标識、存在非法添加等;二是發布虛假廣告和誇大宣傳,緻使消費者偏信輕信,花大價錢卻耽誤治療甚至受騙;三是部分直銷企業出現洗腦、拉人頭、發展下線、交加盟會等“涉嫌傳銷”的行為。
我們熟知的直銷企業中,就有不少企業曾因出現上述行為被處罰。
不僅國内直銷産品往“神藥”靠,美國17家保健品公司也曾在社交媒體和網站上虛假宣傳其産品可預防或治愈阿爾茨海默症、癌症或阿片類藥物上瘾等疑難病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此表示要對有25年曆史的保健品監管制度進行改革, 2月11日,FDA向上述企業發出警告信,指控其58種産品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宣傳其藥用功效涉嫌虛假宣傳并要求企業限時做出解釋。
直銷和傳銷有何區别 普通消費者如何分辨?直銷實際上是一種上世紀50年代發端于美國的一種銷售模式,本意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從而讓産品以更實惠的價格直達消費者。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直銷管理條例》的定義,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産品的經銷方式。
它與傳銷的區别在于,沒有層級的金字塔結構,沒有拉人頭、入會費,就隻是持證上崗的直銷員,向最終消費者(而非二級、三級、N級代理)推銷産品而已。說到底,跟門店、電商銷售一樣,直銷隻是一種銷售方式。
但直銷和傳銷的模式界限是社會一大議題。不少直銷企業疑“挂羊頭賣狗肉”。春之堂被曝光涉嫌多層次計酬及獎金實施雙軌制;被多地通報為傳銷的東升偉業時隔4年後依舊獲得直銷牌照。
《消費者報道》就直銷與傳銷的區别采訪了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歐陽愛輝,他分析現階段出現的很多傳銷形态難以簡單與直銷區分,例如涉嫌傳銷的權健,就并非簡單的洗腦牟利,而是一直很注重商品的包裝營銷策略,經過多年發展号稱打造了“保健百億帝國”,要簡單根據特征将它和普通傳銷區分開來絕非易事。又如在互聯網中比比皆是的微商,很多以公衆号訂閱、推薦會員等發展下線的新模式存在,在司法實務中做出明确界分也非常困難。故這一切還待我國未來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歐陽愛輝總結了二者主要區别,一是在理念上,傳銷企圖牟取暴利,直銷則是以自己的合法勞動來獲取利潤;二是在行為上,傳銷大多需要交納高額會費,銷售商品多是幌子,直銷則一般不需要交納高額會費,且以商品銷售為主;三是在獲取利潤上,傳銷以發展下線為主要途徑,報酬多根據發展下線人員數量計算,直銷則強調産品和服務的質量,報酬以銷售業績計算;四是在人員培訓上,傳銷多以“洗腦”方式宣揚一夜暴富,很少強調售後服務、質量保障等等,直銷則注重法律法規、道德自律、營銷和專業知識培訓。
對消費者來說,如何分辨直銷企業、直銷産品、直銷員是否正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登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查詢企業名單,每個企業的直銷牌照下面,會公布該企業的直銷區域、服務網點、直銷産品以及直銷培訓員的名單及職位,對方及其産品、所屬企業是否備案,一查便知。
但有直銷牌照和備案,并不代表萬事大吉。不少傳銷活動就是打着直銷企業的幌子進行,而一些直銷企業,也會對有備案的産品進行天花亂墜的宣傳。對此,我們永遠需要多留一個心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