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0 20:24:23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1

清明節的來曆

清明是一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5日前後,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标志。古人用北鬥星的鬥柄在傍晚時所指的方向來定季節,也就是“鬥建”。《淮南子 ·天文 》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2

清明從節氣變為節日,是後來的事情,和古代的上巳節、寒食節有關系。

上巳節是“招魂續魄,消除不祥”的祭祀活動。冬去春來,萬物複蘇,人們用春水祛除晦氣,迎接欣欣向榮的春天,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寒食節是古代傳統節日,分為大寒食、官寒食和小寒食,在這3天,禁止生火,隻能吃冷食。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介子推的故事,其實這也并不準确。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3

不過禁火的源頭從周朝就已經開始,《周禮》中進行了明确記載,春天天氣幹燥,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春雷也容易引火,所以每年都要禁火一次,然後重新鑽燧取火,作為新一年的起點。

因為人們發明人工取火的方法以後,不會動不動生新火,而是長年不滅,這樣火更像是有生命之物。但是又因為安全起見,每年禁火、取火,這樣兩全其美。

上巳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時間往往挨在一起。寒食和清明也經常連在一起,寒食禁火3天,清明換上新火。到了唐代,這三個節日界限就不是很清楚了,到了宋代,就把三個合在一起。一些風俗活動進行重合,就形成了清明節。

2006年5月,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清明節被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4

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到了這個季節,墳墓上的雜草開始生長,後人需要幫忙拔除,還要添上新土。一方面代表後繼有人,一方面也是把墳墓當作房屋一樣進行修繕。不過,現在一般是墓碑,或者在田地裡找不到具體位置,儀式簡潔了很多,送鮮花者居多。

放風筝:“又是人間四月天,清明時節放紙鸢”,這個時間以後,風和日麗的天氣增多,人們開始放飛風筝。放風筝時,人們仰望藍天,看着躍動的紙鸢飛到高處,心情格外舒暢。當風筝飛得很高時,剪斷或松開風筝線,代表着疾病和災禍随之散去。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5

蕩秋千:春秋時期就有了蕩秋千的習俗,最早稱作“千秋”。漢武帝的時候,蕩秋千還有祝天子擁有“千秋之壽”的含義。後來成為一項大衆娛樂項目,每到清明時節,就在兩棵大樹間,拴上麻繩,中間放一塊木闆,讓孩子們坐上去,高高飛起,玩得非常盡興。

踏青:這個季節,正是草木複蘇,花開茂盛的時間,人們蟄伏了一個冬天,會趁這個時間外出踏青散心。公園裡、大街上各種花競相開放,确實分外熱鬧。像櫻花、紫葉李、紫荊等等,老遠聞着香味,讓人格外心曠神怡。

插柳:柳樹早已抽枝發芽,傳說柳條有驅邪的功能,所以在古代就有編柳條、插柳條的習俗。記得小時候,總是折一些柳條編成草帽戴在頭上,還會用柳條做哨子,想來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6

清明節的飲食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7

  1、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将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8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幹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起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面團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9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甯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甯,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鮮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10

  4、馓子(sǎn)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于漢族地區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面為主料。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11

  5、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緻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得五顔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傳統美食(清明節來曆習俗)12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稱老馍馍,類似古代武将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馍”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馍”。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