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至3月26日全軍凱旋撤回國境,共曆時28天。
我軍總共動用了9個軍(含20軍第58師),分為東西兩線攻擊集團:
東線攻擊集團:41軍、42軍、43軍、50軍(欠149師,含20軍58師。)、54軍、55軍。
西線攻擊集團:11軍、13軍(含50軍第149師)、14軍。
戰後經總參核實,各軍殲敵戰績排名如下:
冠軍 55軍
55軍軍長——朱月華将軍。(開國中校)
55軍隸屬東線攻擊集團,在憑祥方向作戰,同登戰役、諒山戰役就是55軍的傑作。
55軍共殲敵10951人,其中斃敵10401人,傷敵442人,俘敵108人。
7個單位和14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亞軍 13軍
13軍軍長——閻守慶将軍。(開國上校)
13軍隸屬西線攻擊集團,在河口方向作戰,谷柳、柑塘殲滅戰是該軍的手筆。
13軍共殲敵8075人,其中斃敵6175人,傷敵1441人,俘敵459人。
5個單位和7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季軍 41軍
41軍軍長——張序登将軍。(開國少校,1988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41軍隸屬東線攻擊集團,該軍在那坡方向作戰,擔負攻殲高平地區西線、北線越軍的作戰任務。
41軍共殲敵7032人,其中斃敵5581人,傷敵1118人,俘敵333人。
5個單位和12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4名 42軍
42軍軍長——魏化傑将軍。(開國上校)
42軍隸屬東線攻擊集團,在龍州方向作戰,擔負攻殲高平以東、以南地區越軍的作戰任務。
42軍共殲敵6901人,其中斃敵4605人。
5個單位和10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5名 43軍
43軍軍長——諸傳禹将軍。(開國上校)
43軍隸屬東線攻擊集團,該軍第129師及坦克團編入42軍作戰系列,其餘部隊在愛店方向作戰,擔負攻殲支馬、祿平地區越軍的任務。
43軍共殲敵5269人,其中斃敵4991人,傷敵177人,俘敵101人。
6個單位和8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6名 54軍
54軍軍長——韓懷志将軍。(開國上校,1988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54軍隸屬東線攻擊集團,該軍作為整個東線攻擊集團的戰略預備隊,被拆分開配屬友軍作戰:
160師配屬41軍在高平北部地區作戰;
161師配屬55軍在脫浪地區作戰;
軍部則率162師在高平東部、北部地區作戰;
54軍共殲敵4433人,其中斃敵4265人,俘敵168人。
3個單位和4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7名 14軍
14軍軍長——張景華将軍。(開國上校)
14軍隸屬西線攻擊集團,在河口以東方向作戰,擔負攻殲老街、鋪樓地區越軍的作戰任務。
14軍共殲敵4146人,其中斃敵3875人,俘敵271人。
5個單位和6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8名 11軍
11軍軍長——陳家貴将軍。(開國上校)
11軍隸屬西線攻擊集團,在金平方向作戰,擔負攻殲巴沙沙口、封土地區越軍的任務。
11軍共殲敵2901人,其中斃敵2826人,俘敵75人。
4個單位和6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第9名 50軍
50軍軍長——張志禮将軍。(開國中校)
50軍除149師劃歸西線攻擊集團外,其餘各部被拆分開,配屬東線部隊作戰。
148師由廣州軍區前指直接指揮在東線闆爛方向作戰;
149師配屬西線13軍在沙巴地區作戰;
150師配屬東線41軍在高平北部地區作戰;
軍部彙同20軍軍長張福钰将軍共同指揮20軍第58師在東線越南重慶地區作戰;
50軍共殲敵2128人(不含149師殲敵人數,含58師殲敵人數。),其中斃敵1789人,傷敵331人,俘敵8人。
共有2個單位和3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号。
20軍58師
20軍軍長——張福钰将軍。(開國上校)
此次作戰,20軍僅出動第58師劃歸50軍戰鬥系列,由張福钰将軍親率,參與東線攻擊作戰。
所以并未将20軍列入戰績排行榜,僅單獨列出58師戰績如下:
58師僅參戰9天,共斃敵629人,傷敵209人,俘敵3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