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其在我國的曆史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而其最大的功績自然是其一手将早已殘破不堪的的齊國推上了霸主的地位,是齊桓公最終走向稱霸之路的總設計師。
管仲的賢名其實不用多說,世人都對其必然都有所耳聞。
(管仲畫像)
但是還有一人,鮑叔牙,世人對其的了解就偏少了,恐怕知道的最多的還是那句成語“管鮑之交”了吧。
鮑叔牙(前723年或前716年—前644年),春秋時期齊國人,其在我國曆史上的地位自然不及管仲。
但是其對齊國的發展特别是在齊桓公早年争奪國君之位時,有着難以磨滅的功績,齊桓公能夠順利的成為齊國國君,鮑叔牙當列第一功。
(鮑叔牙畫像)
當齊桓公即位成功後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想立自己的老師鮑叔牙為相。
可是後來為什麼又改立管仲為相了呢?
原來,鮑叔牙與管仲很早便相識了,并深知管仲之才高于自己,便在齊桓公要立自己為相時,向齊桓公極力推薦了與齊桓公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為相。
可見,如果沒有鮑叔牙的成就,管仲莫說是施展一身的才華名垂千古,就是連保住小命也是很困難的。
而鮑叔牙也因為自己的高風亮節和具有這種聖賢之風,為後世所崇敬。
(管仲拜相)
據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左轉》等史書所載,鮑叔牙與管仲早年便相識,曾一起做過生意,管仲每次都會拿取其中大部分的收益。
後來管仲當兵,曾三次在出擊敵軍的時候有逃跑的行為。
人們就都向鮑叔牙說管仲的壞話,诋毀管仲總是占鮑叔牙的便宜,而且是貪生怕死的小人,不配和鮑叔牙做朋友。
但是,鮑叔牙總是為管仲向世人解釋,說其家境貧寒,又有老母需要贍養。
所以其拿錢以及逃命都是自己的孝道所緻,而且管仲身負奇才,豈能随意赴死,那是對自己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可見,鮑叔牙對管仲的理解和真心相待,就連管仲也曾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八拜之交)
後來,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并幫助他成功的奪取了國君之位,史稱齊桓公。
齊桓公在即位前,管仲為了幫助公子糾奪位,曾向齊桓公射了一箭,差點射死了齊桓公。
齊桓公于公元前685年成功即位後,便想立鮑叔牙為相,同時殺死管仲。
但是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便大義凜然的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祿,極力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的才能。
至此,管仲便踏上了其光彩奪目的一生。
可見,鮑叔牙對于管仲有着怎麼樣的恩義,而管仲後來是如何對待鮑叔牙的呢?
(管仲之交)
在管仲成為齊國相國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将齊國一步步推上春秋霸主的寶座,最後齊桓公也成功的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所以,管仲得到了齊桓公前所未有的信任。
後來管仲病危,在其彌留之際,齊桓公向他請教其後繼之人。
齊桓公是心儀對象自然還是自己的老師鮑叔牙,在當時,齊國内部無論是資曆、能力等,鮑叔牙都是相國的不二人選。
但是,在詢問過管仲後,管仲極力的反對了立鮑叔牙為相,而是推薦公孫隰[xí]朋。
這一做法可是令齊桓公和世人都有一些詫異。
(病榻論相)
因為在當時,以鮑叔牙的賢能是最适合為相的,而且,以鮑叔牙和管仲的關系,鮑叔牙對其的知遇之恩,此時正是管仲報答鮑叔牙對自己大恩的良機。
有誰會想到管仲會反對呢?
難道管仲是一個忘恩負義且心胸狹窄,害怕鮑叔牙為相以後取得的政績比自己的高,蓋過了自己的功名的小人?
答案自然不是如此,這是因為管仲和鮑叔牙的這種相熟相知的親近關系,其很清楚鮑叔牙的性子。
(管仲之交畫像)
鮑叔牙為人過分剛烈正直,做一個谏臣尚可,但是成為百官之長,其很容易對上冒犯主君,對下得罪奸佞,從而引來殺身之禍。
可見,管仲至死不薦鮑叔牙其實是為了保全自己老友的性命并非是忘恩負義之輩。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管仲的擔憂并非多慮。
公孫隰朋為相不久後就去世了,齊桓公重新選立了鮑叔牙為齊相。
但是晚年的齊桓公逐漸昏庸起來,其開始大肆寵信身邊的奸佞小人,不再聽取和信任鮑叔牙的谏言,鮑叔牙也總是受到奸佞之臣的诋毀。
不久後,剛烈正直的鮑叔牙便在家中郁郁而終了。由此可見,管鮑之交是真正的君子相交啊。
(晚年昏庸的齊桓公)
由此可見,我們在以後的為人處事上要學會去思考,不可以隻看事物的表面是怎樣的就認定此事的對錯。
而在與朋友的相處上也不要總是計較一分一毫的得失,更不要輕易去質疑自己的那份友情。
朋友之間,本就不應該分的那麼清楚,真正的朋友是互相成就的。
鮑叔牙雖然成就了管仲的賢名,可是每當我們提及管仲時,都會想起鮑叔牙的聖賢風範來。
希望大家在以後是生活上能夠明白這些朋友間的相處之道,這會對你的人生和以後是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