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路江湖大俠前來捧場,所謂“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間一場醉。”元末明初時代,武林中出現一位得道高人,此人便是武當祖師爺張三豐,他以畢生心血開創了武當一派,門中規定,武當弟子須得行俠仗義,于江湖之中多做義舉,遂也有了武當七俠行俠江湖的傳奇故事,而張三豐也因此可以安心閉關研究武藝。
百歲之後更是成為武林第一高手,自诩百年修為或許能夠與郭靖比肩,楊逍、殷天正等人均認為張三豐武功修為已達到深不可測之境界,小子張無忌亦需經過張三豐指點,方能将“九陽”、“乾坤”、“太極”三大神功融為一體,張三豐實力之強,可謂是震古爍今,然而他當真是武當第一高手嗎?
後世武林曾有這樣一段奇事,相傳有兩位絕頂高手,誤打誤撞之下來到一座神秘島嶼,道中有二十多間石室,璧上繪有絕世武功心法,二人大喜之下遂孜孜不倦研習其中奧妙,怎奈下了極大功夫,卻不得此功要領,無奈之下隻得前文中原武林邀請武林豪傑幫忙,武林高手往往都是酷愛武學之人,這樣一來,前文此島之人因留戀島中武學,往往數年、數十年不肯歸去,而此島名聲也因此變壞,成為武林中人的噩夢。
這兩位高手正是龍、木二島主,這座島嶼,正是俠客島,當年龍、木二島主第一次邀請的高手乃是武林兩位大宗師,他們分别是少林妙谛大師與武當愚茶道長。
先來看看書中一段原文:“妙谛大師娴熟少林諸般絕藝,愚茶道長劍法通神,那是武林中衆所公認的兩位頂尖兒人物。”
從中不難看出,妙谛、愚茶名氣相當,二人武功水平當在伯仲之間,龍、木二島主前文中原邀請武林高手幫忙,出發前早已做了許多功課,否則豈不是像無頭蒼蠅一般亂撞?
所以隻需看看妙谛的武功,即可推導出愚茶早期的實力,注意前文“妙谛大師娴熟少林諸般絕藝”這幾個字,再看看掃地老僧如何評價達摩祖師:但聽他繼續說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諸門絕技,此後更無一位高僧能并通諸般武功……”
其實力堪比達摩,而愚茶道長能夠與妙谛大師齊名,其實力可見一斑!《俠客行》中曾多次拿張三豐與達摩祖師相提并論,這兩位高手的實力應該也相去不遠,但僅憑這一點,依然無法證明愚茶實力高出張三豐,畢竟張三豐百年修為不是蓋的,關鍵在于愚茶之後被困了三十年。
他因沉迷俠客島神功,因此于島上閉關三十餘年,這三十餘年間終日廢寝忘食參悟島上經文,雖未破解其中奧妙,但實力必然與日俱增,于是乎他的精彩表現就來了:
兩人劍法似乎都甚稚拙,但雙劍上都發出嗤嗤聲響,乃是各以上乘内力,注入了劍招之中,隻聽得呼一聲大響,白自在手中木劍掉在地下。那老道(愚茶道長)笑道:"如何?"
白自在服食蛇膽,憑空增加五六十年功力,加上後天刻苦修煉,内功修為當不輸郭靖、黃藥師等人(天下武學殊途同歸,雖然學的心法不同,但内力卻無多大分别),卻依然不敵愚茶道長的功力,這位愚茶道長武功之高,實已達到深不可測之境界。
張三豐其實被神化了,他隻不過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凡人而已,并非民間傳說那般神奇,愚茶道長的實力其實更在張三豐之上,被困三十年還是有好處的(比如周伯通,被困十多年後,實力就超越了黃藥師),此乃金庸最隐晦的暗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