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關于愛情與長生不老的故事不在少數,尤其是神話傳說裡的英雄美人,要不然為了愛情放棄長生,要不然就是為了長生放棄愛情,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放着神仙不當偏偏下凡的七仙女、抛棄丈夫偷長生不老藥的嫦娥等等。然而在中國古代有一位帝王,不為美人也不為長生不老,偏偏長途跋涉西行,那麼他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周穆王西巡圖
“天選之子”周穆王
周穆王姓姬名滿,因此又稱“穆天子”,是西周的第五位君主,同時也是西周在位時期最長的天子。
因為中國曆史上的有名帝王真的太多了,周穆王在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強。提到《封神演義》裡的武王伐纣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周穆王正是武王姬發的玄孫,比起自己的玄爺爺,周穆王的人氣恐怕要低了很多。
而在神話傳說中,二人的局面則恰恰相反。神話記載中關于周武王的傳說并不多,可是周穆王則一舉超過了自己的玄爺爺,驟然變成神話史上的話題人物。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先不提關于周穆王的最有名的和西王母相關的傳說,關于他的身世,《國語·周語上》就有記載,周穆王非常喜歡旅遊,說這是因為同樣喜歡旅遊的丹朱神,曾經托夢給周穆王的母親,做了這個夢後周穆王的母親就懷孕了,所以生下來的周穆王也很喜歡旅遊。
周穆王不僅身世離奇,《博物志·物名考》和《述異記》還記載,周穆王養了一隻非常兇猛的犬類寵物,叫做耗,渾身白毛,日行一千裡,老虎、豹子這些猛獸在它面前都是小兒科,一口都能把它們吃掉。
周穆王的寵物犬名“耗”
除此之外,關于周穆王的傳說包括但不限于,周穆王吹下笛子,下着的雨就會立馬停止(可以說是周朝反向蕭敬騰了);站在江邊一吆喝,鳄魚們就會很聽話的過來排成一隊,讓周穆王的士兵踩着渡江(出自《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
僅從神話傳說中的渲染來說,咱們的周穆王可謂是天選之子了。而關于周穆王流傳最廣傳說的當屬與西王母的人神之戀。
周穆王與西王母
西王母:從半獸人到身份顯貴
在民間可以這樣說,幾乎沒有老百姓是不知道王母娘娘的,而王母娘娘和西王母經常被視為同個神仙。
關于西王母的記載最早來自《山海經》,共有三處提到了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其一: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記載了西王母居住在玉山,而西王母的外表雖然長得像人,但是卻有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而且像人猿泰山一樣喜歡亂叫,蓬松着頭發,活脫脫的是個沒有完成進化的半人半獸。
其二:在《山海經·海内北經》中記載了西王母飼養了三隻青鳥,這三隻青鳥每天都為西王母出去覓食帶回來吃的。并且提出西王母居住在“昆侖虛北”,這也是明确提出了西王母居住地和飼養神獸的文獻。
其三: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則有着更為詳細精準的記錄。說是在西海的南面,流沙靠近的水邊,赤水的後面,黑水的前面,有一座叫做昆侖之丘的大山。在山上有一個神,神的臉像人身體卻像老虎,有着老虎般的花紋和尾巴,而且都是白色的(這也是西王母象征白虎的來源之一)。
在昆侖之丘的周圍有弱水環繞,而在弱水的外面則有着燃燒着熊熊烈火的火山,投個東西進去立馬就會消失不見。在昆侖之丘上有戴着“勝”的人,有着老虎的牙齒、豹子的尾巴,居住在山上的洞穴裡,名字叫做西王母。而且啊,隻要是想要的東西,都能在昆侖之丘上找到。
通過《山海經》的記載,大家可以顯而易見的看到,當時的西王母是個類似半人半獸的怪神,而且沒有辦法判斷是男還是女。
西王母概念圖
那麼這個半獸半人西王母又是怎麼演變成身份顯貴的王母娘娘的呢?
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先賢嘗試用曆史的角度去理解當時遺傳下來的神話傳說,而關于周穆王時期的《穆天子傳》就記載了這位西王母與穆天子的曆史性會晤,穆天子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周天子,那麼西王母必然也得是配得上周天子地位的人了,因此就不免把“西王母”理解為西方的一位王母。
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渡過黃河,翻山越嶺來到了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并且與西王母一見鐘情。
此時的西王母俨然已經褪去了《山海經》中原始的半獸半人形态,變成與周天子把酒言歡、互訴衷腸的“帝女”形象了。而“帝女”這兩個字,可以斷定這個時候的西王母已經是位尊貴的女性了。
《穆天子傳》書稿
在《穆天子傳》記載的這次周天子與西王母的約會中,周穆王選擇在甲子這個良辰吉日,拿着玉璧錦帶等作為見面禮來拜訪這位尊貴的天帝之女,而帝女西王母則非常開心的接受了周穆王的禮物。
次日,二人又在西王母的瑤池開起了派對。先是西王母為周穆王歌上一曲,用歌聲對周穆王說:“咱倆之間隔着真的好遠啊,見一面真的很不容易,真希望你能活得久一點,咱倆還能再見面。”
周穆王此時聽了美麗的女神的動情表白,也非常上頭,對西王母說;“等我把大周治理好了,我就立馬回來,等我三年。”
而西王母比周穆王更上頭,說:“我本是身份尊貴的天帝之女,卻整天跟鳥跟野獸做伴,你好不容易來了,咱倆又那麼投機,你咋就能又走呢?你是我如上天般的希望呐!”
然而無論西王母怎麼挽留怎麼表白,周穆王還是鐵定了心思回到了東邊的大周,并且再也沒有回到西方與西王母見面,讓西王母白白等了三年又三年,最終這段姻緣無疾而終。
周穆王與西王母瑤池宴會
西王母的“移情别戀”
或許是憐惜西王母的癡情,又或者是為了彌補西王母與周穆王人神之戀的遺憾,到了漢朝時,人們為西王母加上了不死藥這個古代人終生夢寐以求的修仙目标。
既然周穆王不懂得憐香惜玉,那麼就換我們大漢天子來配女神。
據《漢武帝内傳》記載,漢武帝于七月七日在大殿内專設了西王母的座位,并特意将大殿布置得極為奢華,供上了奇珍異果。
漢武帝自己則穿戴整齊,恭敬地站在玉階下恭候西王母的降臨,然後便看到一位看着三十歲左右的女神華麗下凡。
漢武帝看到的王母娘娘穿着黃金制成的服飾,神色看起來非常的光豔照人,她的衣服绶帶都像有靈氣飛了起來,腰間則佩戴着寶劍,頭上梳着漂亮肅穆的發髻,戴着莊嚴的帽子,腳上的鞋子也非常精緻。
除了服飾華麗之外,漢朝人也直接說西王母的身材高矮非常的合适,并且擁有着絕世美貌,是真正的神仙。
漢朝時期的西王母
可以看出,西王母到了漢朝時,容貌變得更為美麗,儀态更為神聖,将漢武帝迷得既欣喜又不敢直視女神。
而後西王母則為虔誠的漢武帝呈上了七個蟠桃,給了漢武帝四個,自己留了三個。見多識廣的漢武帝吃了桃子之後竟把桃核都留下來了。
西王母也被他搞糊塗了,問他這是在做什麼。漢武帝羞澀的說:“我打算把桃核種下,以後就能吃蟠桃了。”
這下西王母真的被他蠢萌到了,說:“這桃子三千年才結一回,而且人間的土地貧瘠,種下也不會長的。”聽到這兒,漢武帝才把桃核扔掉了。
蟠桃會
實際上漢朝人不止嗑自家天子與西王母的CP,在漢朝人的記載中與西王母有過交集的還有堯、舜、禹等古代帝王,記載如下:
“禹,益見西王母。”(出自《論衡》)
“舜時,西王母來獻白環玉。”(出自《世本》)
“堯身涉流沙,封獨山,見西王母。”(出自《賈誼新書·修政語上》)
“稷為堯使,西見王母。”(出自《焦氏易林》)
而漢朝的時候道教興起,強調對偶關系的道教使得西王母的正式官配得以出現,這個神仙就是東王公,并逐漸演繹為與王母娘娘對應的玉皇大帝。
如果在言情小說裡,玉皇大帝很可能就是西王母的白月光——周穆王的替身梗了。
玉皇大帝像
周穆王西巡的真正目的
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周穆王西遊拜見西王母是個美麗的民間傳說,畢竟半獸半人的生物在地球上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西王母是“真實”存在的,起碼是有原型的。
古文字學家顧實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專門為此寫了《穆天子傳西征講疏》一書,提出《穆天子傳》就是當時周穆王西遊的起居注。
而且顧實先生認為西王母自稱“帝女”,而“帝”就是周穆王。也就是說西王母是周穆王的女兒,周穆王是派她來遠撫西疆的。
所以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會面不是俊男靓女一見鐘情,而是父親不遠千裡來見女兒,并且來視察她的工作成果的。
顧實著《穆天子傳西征講疏》
另外也有學者說,西王母是西方貘族人的圖騰神,西表示方位,王有神的意思,母即貘的音轉,因此西王母即西方的神貘。也就是說,《穆天子傳》中周穆王所見的西王母,就是當時西方貘族人的族長。(出自朱芳圃《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西王母考》)
當然大部分人認為,周穆王與西王母的傳說是古人瑰麗想象力的表現,而這個美麗的傳說或許是為了歌頌周穆王二度擊敗西北犬戎部落的功績。
周朝時期,西北地區的犬戎部曆代向周朝進貢。到了周穆王的父親周昭王時,犬戎部落逐漸強大。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未及時向周王納貢,因此周穆王不顧大臣反對,決定親自率兵讨伐犬戎。
周與犬戎的地理位置
據曆史記載,周穆王二度讨伐犬戎,以周大獲全勝告終。在平定犬戎之後,周穆王繼續西行,西征昆侖,也就出現了《穆天子傳》中記載的周穆王與西王母瑤池會面。
傳統學者們認為,如果真的按照《穆天子傳》記載,那麼周穆王已經到達了西亞或歐洲。後來也有學者提出,西王母居住的昆侖應該在如今的甘肅一帶。
而無論哪種說法,周穆王西巡的根本目的是以遠征維護周的長治久安,而他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據1976年出土的西周牆盤銅器銘文記載,周史官評價周穆王“祗顯穆王,井帥宇誨,甯天子”,可以說是評價極高。
西周史牆盤
古往今來,英雄配美人本就是人人崇尚的佳話。因此也很好理解後人為何妙筆生花,為這位西征異族、文武雙全的大周天子,在異域他鄉制造了一場與美麗女神的浪漫邂逅。
而各個時期西王母的演變,也反映了各個時期神話傳說的特色。從原始性的半人半獸,到勇于追求愛情的帝女、再到擁有長生不老藥和蟠桃的道教仙人,西王母一向寄托了古代勞動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與願望。
尤其是蟠桃,任誰都不會忘記《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蟠桃宴的劇情,而又有多少人小時候都想吃一口王母娘娘的蟠桃因此長生不老呢!
而諸多西王母的形象中,那位與穆天子兩情相悅的帝女形象恐怕是最打動人的了。
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在與西王母告别後,駕着車登上了大地最西端的弇山,為了紀念與西王母的相會,在弇山上刻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并在山上種下了一棵槐樹。
這或許也是這位冷酷天子對于癡情女神最終的溫柔了。
千年之後的唐朝時期,詩人李商隐依舊對這段美麗的傳說久久不能忘懷,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句《瑤池》。
在這首美麗的詩歌中,詩人說,瑤池裡西王母的雕花窗戶是向東敞開着的,隻聽見《黃竹歌》的歌聲驚動大地,讓人聽得無比哀傷。而穆天子您哪,您有八匹能日行三萬裡的駿馬,又為何不來與我見面呢?
任時間流轉,周穆王的英才偉略早已埋在曆史的風沙裡,也無人能回應西王母的瑤池相思了。隻有《穆天子傳》在曆史中經久流傳,将這段美麗傳說講給無數後人來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