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産的意義何在?案例:某電器公司2014年利潤總額100萬元,計提了10萬的預計負債——産品質量保證;2015年的利潤總額200萬元,今年支付了去年計提的10萬預計負債,不多不少,且沒有産生新的預計負債假設沒有其他調整項,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遞延所得稅資産的意義何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案例:某電器公司2014年利潤總額100萬元,計提了10萬的預計負債——産品質量保證;2015年的利潤總額200萬元,今年支付了去年計提的10萬預計負債,不多不少,且沒有産生新的預計負債。假設沒有其他調整項。
2014年,計提了10萬預計負債
借:銷售費用 10
貸:預計負債 10
2015年,實際支付了10萬預計負債
借:預計負債 10
貸:銀行存款 10
川哥講會計:2014年
按照會計标準的應納稅所得額=100萬
按照會計标準的所得稅費用=100*25%=25萬;
計提了10萬預計負債進入銷售費用的情況下,而稅法并不認可該筆費用,因此
按照稅法标準的應納稅所得額=100 10=110
按照稅法标準的應交企業所得稅=110*25%=27.50
差額分析:按照稅法比按照會計多交了2.50萬,在未來按照稅法将比按照會計少交2.50萬。
2014年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25.00
遞延所得稅資産 2.50
貸:應交企業所得稅 27.50
川哥講會計:2015年
按照會計标準的應納稅所得額=200萬
按照會計标準的所得稅費用=200*25%=50萬;
按照稅法标準,雖然支付的10萬沒有形成2015年的損益,但是應該在本年遞減,所以
按照稅法标準的應納稅所得額=200-10=190
按照稅法标準的應交企業所得稅=190*25%=47.50
差額分析:按照稅法比按照會計少交了2.50萬,剛好是了結2014年的尾巴。
2015年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50
貸:應交企業所得稅 47.50
遞延所得稅資産 2.50
川哥講會計小結:2014年會計上确認了25萬的所得稅費用,實際卻需要支付27.50萬的企業所得稅;2015年會計上确認了50萬的所得稅費用,實際隻需要支付47.50萬的企業所得稅。這就是所謂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未來的年度可以抵扣,即預期可以導緻經濟利益的流入,按照資産的定義,為遞延所得稅資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