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隊正式退出江湖,《19年國家隊生涯,蔡赟真的退役了》。 “風雲組合”已成傳說,除了懷戀,我更想談談蔡隊的技術和思考。今天就帶來蔡隊的中前場技術分析。
(趙天王對蔡隊的經典評價)
一、兩種輪轉的應用
(圖1:蔡隊出球後跟進網前,形成從平行站位到前後站位的輪轉)
(圖2:風雲從平行站位到前後站位的輪轉)
此球風雲先是采取平行站位做接殺防守,轉折點出現在蔡隊抓到對手一個不到位的半場過渡球,輕描淡寫的擋網口中路 跟進,同時傅海峰後側到蔡隊身後形成輪轉。
注意蔡隊跟進網前的時機正好是亨德拉接吊的瞬間,這個快速的網前跟進給亨德拉帶了壓迫感,從而令他起球,給傅海峰制造了一次從容下壓的機會
(圖3:傅海峰在後場起球後,向左側半場跟進,蔡隊則向右側半場後退,形成從前後站位到左右站位的輪轉)
(圖4:風雲從前後站位變成平行站位)
此球蔡隊的發接發被亨德拉壓制,造成傅海峰的被動起球。蔡隊機警的利用傅海峰起球的短暫時機調整站位,從前後站位變成左右站位。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輪轉,有效地分擔了傅海峰的防守壓力。
二、中前場連貫快 攔截面積大
(圖5:蔡隊連續五拍和對手鬥網前,最終迫使對手起球)
此球在中前場半場的争奪甚為激烈。蔡赟一度從左區接發站位到打到右腰區域,各種平抽快擋交火了5個回合,最終通過一拍軟壓逼迫對手起球。注意對面的可是号稱"天下第一快手"的亨德拉 "無敵小彈簧"基多。能從亨神的發接發節奏中撕咬咬一條縫隙,給傅海峰制造進攻下壓的機會,業界沒有幾人能夠做到。
三、視野開闊,能觀察到轉瞬即逝的空檔
(圖6:蔡赟抽直線 抽斜線空檔)
(圖7:蔡赟抽斜線空檔得分)
此球蔡赟接發先通過一拍直線的抽壓,把兩名對手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左側半區這條直線,再通過突然的變線,把球打到了亨德拉身後的空檔。
注意這個空檔是“動态”的,也就是手蔡赟把球打向空檔的瞬間,亨德拉也正在補這個空檔。蔡隊最終還是快人一步。
四、教科書般的後殺前封
(圖8:蔡赟選擇的封網區域偏向于直線和中路,而舍棄了大斜線的空檔)
(圖9:風雲後殺前封)
後殺前封并不是什麼特别的戰術,但是在風雲的實戰中,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蔡赟選擇的封網區域集中在回球的直線位置和中路區域,而舍棄了大斜線的空檔。
這是因為傅海峰的強大攻擊力作為保證,作為業界保持殺球速度最快的球手(比賽中),即使是頂級防守大師也不可能輕易把球彈到大斜線的空檔處。而最可能的就是回直線和中路(小斜線)。蔡赟也聰明的把這一區域看得非常死。果然基多的回球彈到了蔡赟預備的區域,在封網的過程中蔡隊還暗含變化,一拍壓向亨德拉,一拍壓向基多,最終得分。
五、出衆的應變能力 手感
(圖10:亨德拉解發球滾網 蔡赟将計就計高挑後場壓線得分)
(圖11:蔡隊挑球壓線得分)
這是一個意外球,亨德拉接發滾網,蔡赟将計就計挑出一個很高的回球,最終壓線得分。此球可已看出蔡隊良好的手感 網前的應變能力。
無獎互動
圖八,如果對手真的把球回到了空擋區,是後面的傅海峰去接,還是前場的蔡赟去接?
我知道你還沒看夠,但天色已晚,風雲的文章還會繼續,我們下期見。
注釋:
1.比賽素材來自2010年亞運會男團半決賽蔡赟,傅海峰VS亨德拉,基多。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下載愛羽客APP或關注愛羽客微信公衆号
aiyukeyumaoqiu
每天一手新鮮資訊 羽壇新聞八卦應有盡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