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它既是中華文化流傳和發展的載體,自身的結構中又保存着很多中華文化的信息。“文化即是長時期的大群集體公共人生”,這是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精神》一書中的定義。這個定義更加簡潔、形象,文化就是同一個曆史時代、同一個地理環境中大家共同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狀态。
我們知道,有了文字之後,人類的文化創造才能被記錄下來。中華民族的文化,也是在有了漢字之後才被記錄下來的。在漢字之前,雖然也會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記錄下來,也就無法進入曆史記載,沒有得到充分的保留。漢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記錄文化,在它的構形中,也蘊含了很多曆代的文化信息。漢字曆經數千年的發展,它是中華文化綿延不息的見證者,可以和曆史記載相互印證。當我們學習漢字的時候,在驚歎造字者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時,更能充分領略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輝煌。
《四庫全書》(國家圖書館館藏)
漢字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典籍?我們以《四庫全書》為例進行說明。《四庫全書》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叢書,由清代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編纂。1773年 5月 1日,《四庫全書》編纂館開館,總纂官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紀昀——紀曉岚,他率領三百多位當時一流的學者進行編修工作,其中也包括了乾嘉樸學的代表人物戴震。《四庫全書》包括經、史、子、集四部,一共收入3461種書目,79039卷,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總字數近 10億,真可謂超級文化大典。根據《四庫全書》電子版統計,除去“小學”專書(也就是《爾雅》《說文解字》《廣韻》這些字書韻書),《四庫全書》共有690284323字,其中不重複的字數達27160字,這些字在現代大都已經進入國際編碼。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乾隆皇帝為了存放這套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組織大量人力,将其抄寫了七部,仿效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建築,建造了南北七閣。其中,“北四閣”為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和文津閣,“南三閣”為文宗閣、文彙閣和文瀾閣。這張圖片是國家圖書館現在的古籍館,它的前身是京師圖書館。原先藏在河北承德的文津閣《四庫全書》,1913年用駱駝馱進北京,1915年由當時的京師圖書館正式接收,現在收藏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的舊址,也就是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在文津街上,這條街正是因文津閣的《四庫全書》而得名。那裡毗鄰北海,景色優美,非常安靜,我上學的時候,經常去那裡讀書。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四庫全書》規模浩大,但也并非傳世古籍的全部。在國家圖書館,僅善本就有34萬冊,普通古籍有160多萬冊,數量更遠遠超過《四庫全書》。我們看到,用漢字記錄下來的古籍有這麼多,真可謂浩如煙海。
我們也由此可知,漢字在保存中國文化、保存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漢字是曆史文化的産物,它應文化的需要而産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變發展。因此,我們既可以通過漢字記載的文獻來了解中華曆史文化,也可以通過解析漢字的結構和系統,來捕捉中華文化的精神。漢字是書寫漢語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從未間斷的、因義構形的文字系統。它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漢字中,可以追溯中華文化的種種原生态!
鄂君啟節
首先,經過數千年的積澱,漢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産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謀生,如何順應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充分地展現出來。如果我們把相關的漢字聚合起來,可以看出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生産文化類型。
在一些漢字中,我們能看到人和各種動物近距離的接觸和精細的觀察,這種觀察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文化呢?這包括了較早的原始時代和後來的遊牧時代。在原始時代,人與動物共生、共處,通過觀察動物,人們認識到那些會對人類生活造成威脅的猛獸,也發現了一些可以和人類共存,或者适合捕獵的動物。而到了遊牧時代,人們開始馴養野獸,并不斷地尋求水草來養活自己的牲畜。具體來說,我們不難看出,在一些漢字的字形中,反映出古人對動物的細緻觀察。在第二講裡,我們曾經講到八個動物的古文字象形字,每個字都突出它們外形的特點:“鹿”強調它枝杈般的犄角,“虎”強調張開的巨口與獠牙,“象”突出它的長鼻,“兔”突出它的短腿和短尾巴,“馬”突出奔跑時飛揚飄舞的鬃毛,“狗”突出彎卷的尾巴,各有區别。牛和羊隻描繪它們的頭部——牛角上卷,羊角下彎,區分很明顯。下面再舉出幾個鳥、蟲的例子說明人們對動物觀察的敏銳,反映不同動物區别的細緻。下面記錄六種動物的字(“鳥、燕、它、龜”為甲骨文,“蜀、魚”為金文)都突出了它們的外形特點,相似的地方,都盡量加以區别。
正是因為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界有着密切的聯系,才會有近距離的細緻觀察。
我們看由鹿組成的一些漢字,反映出鹿在人的生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第一個字,是由三個鹿、一個土組成,這就是小篆中的“塵”字。為什麼用鹿來表示塵土呢?鹿是群居動物,總是一群一群地行動。它跑步的動作十分優雅,嗒、嗒、嗒地非常輕,因此,它們揚起來的土一定是細小的塵土,所以《說文解字》說“鹿行揚土”就是塵。下一個字是繁體字的“麗”,現在簡化作“麗”,去掉了下面的“鹿”。那麼,“鹿”和“麗”到底是什麼關系呢?在古代婚禮中,娶親的人要去納聘,納聘的禮物就是鹿皮。在聘禮納贽的時候,要将漂亮的毛色,展現給被聘的一方。此外,鹿性格溫順,兩角成雙,而且非常漂亮,正好象征着婚姻美滿。在漢字中,“麗”加上單人旁,就是伉俪的“俪”,也能看出“鹿”象征着夫妻和美。在這些漢字中,我們能夠看到在早期人類文化中,人和動物的關系極其密切。
甲骨文合集第6057 正(照片)
随着原始遊牧時代向農業時代的發展,人和草木的關系日益緊密。進入農耕時代,農耕文化的特點也充分地體現在漢字中。
在《說文解字》中,《草部》《木部》《竹部》《禾部》是表示植物的四大部首,這四個字的字形,本身就體現出古人對植物的細緻觀察:木有根枝,草苗向上,竹葉下伸,禾有低垂的穗。這四個部首的轄字總數達到了1227 字,約占《說文解字》總字數的12%,這是因為中原地區在秦漢時期已經進入了農耕為主的生産模式,漢字的造字取象也開始向植物發展,充分體現出植物對于古人的重要性。
在《說文解字》中,這四個部首有着較為嚴格的界限,說明古代對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已經有清晰的認識。竹,《說文解字》解釋作“冬生草也”,可見是把它看成草本植物,而“木” 則是作為木本植物的專用字。
除了各種各樣的現實功用,樹木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用,那就是标志作用。
我們看這四個字,都是封建的“封”。甲骨文、金文中,封的上面是一棵樹苗,下面是一團土。到了後來,右邊旁邊加上一個人,伸出一雙手,表示培土的含義。經過分析,可以說明“封”的本義是培土植樹,《左傳》說“封殖此樹”,就是用土來把樹根埋起來。“封”由此引申出密封、封存的詞義,我們今天說信封、封皮,都是要把書信、圖書封存在裡面的意思。在墳邊種植樹木,是中國古代的重要風俗。《藝文類聚》記載,“夫子墳方一裡,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之”,即孔子去世之後,他的弟子們用四方的珍異木材種植在孔子的墳邊,寄托哀思、表達紀念。謝承《後漢書》中記載,有一個叫方儲的人,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終日負土成墳,種奇樹千株”,即每天用布袋包土,壘成墳頭,在墳邊種植了上千株奇樹,以紀念他的父母。還有我們很熟悉的《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和劉蘭芝以身殉情,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挂東南枝”。他們去世之後,大家紀念他們,心中充滿了痛惜和愧疚。因此,“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為什麼選擇松柏和梧桐這兩種樹木呢?松柏四季常青,特别有生命力,表示後代繁衍不息。梧桐樹葉闊大,枝葉茂密,表示蔭蔽自己的後代。用樹木寄托對死者的哀思和對後代的祝福,是中國人很有特色的一種文化心理。
(漢)許慎撰、(宋)徐铉校定:《說文解字》十五卷,明末(1621—1644)毛氏汲古閣刻本,國家圖書館藏
在形聲字中,通過對聲符的分析,也可以觀察事物的名源——命名的來源。我們知道,形聲字不是形符和聲符的簡單拼合,而是先有一個字,有一個源字,然後加上一個形符,這個根源的字就轉化為聲符了。因此,有一些聲符,具有揭示名源的功能,保留在漢字構形中。由于形聲字的聲符多位于漢字結構的右側,所以宋朝人把這種現象稱為“右文”,清朝人把它稱為“右音”。
在漢字研究中,通過形聲字的聲符探讨事物命名的來源,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名源是古人觀察事物的特征、确定音義結合的理據的一種方法,它是古代文化鮮活的寫照。關于名源的研究,起源很早。漢代學者劉熙著有《釋名》一書,在書中對人們的日常用具命名的來源作了探讨,提出許多有趣的命題。他說,面粉為什麼叫“粉”呢?因為它從“分”得名,面粉的制作,是把谷物碾成粉末,是因為“分開”而得名。餅為什麼叫“餅”呢?它來源于“并”,餅的制作,是在分開的粉粒中摻一點水,用水将粉攪拌合并在一起後,就能烙制成餅。桌子來源于什麼?它來源于“卓”,卓越的“卓”本來是高的意思。在古人的生活環境裡,和伏幾而卧的案幾相比,桌子相對來說是很高的器具,桌因此從“卓”得名。和席地而坐的席子相比,凳子也是高的,“登”有“上”義,所以凳子來源于“登”,說的是人憑借凳子登上了高處。椅子來源于“倚”,可以供人倚靠。這些說法,也很有啟發性。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舉出漢字中揭示名源的例子,比如說,“袖”和“軸”都來源于“抽”,從形象上來說,在袖子中,人可以将手臂穿進去、抽出來,因此袖是從“抽”得名。而車軸則是貫穿兩個車毂、持輪旋轉的長杆,也是車具中可以穿插抽動的部分,故也從“抽”得名。另外,“盲”和“忘”都來源于“亡”,“亡”有“丢失”之義,“盲”指的是丢掉了自己的視力,“忘”指的是丢掉了自己的記性。
名源也反映了人們對事物本質的看法,既體現出人對自然的觀察,也反映出自然對人的啟發。比如說,教育的“教”和發酵的“酵”是同源的,為什麼?“教”是傳播道德和知識,發酵是發酵物慢慢地産生變化,它們的同源關系,反映出教化是自然地、逐漸地對人産生影響的,不是一種突變的強制行為。“吟”與“含”同源,在古代,“吟”和“唱”有區别,吟是從心裡将聲音哼出來的過程,不強調旋律,更不是高聲唱和,它和“含”相似,強調是存之于心的體驗。
我們看到,通過漢字把握事物的名源,能夠看到很多内在的文化觀念,這是我們走進古代思想文化獨具一格的途徑。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利用形聲字的聲符來考察名源的工作,涉及古音學、訓诂學的知識,是專業的詞源學工作,不能随意聯系,更不能把形聲字和會意字混為一談。
睡虎地秦簡上的古隸
再者,在漢字的構形和符号系統中,不但有物質文化和生産文化,還有古人豐富的精神文化。正統文獻和野史記錄的文化如同橋梁,把我們渡到古代曆史的彼岸。而通過漢字觀察文化,如同乘坐一葉小舟,在文獻描述不到的地方,它可以去印證。特别是古代的觀念世界和思維方法,在漢字的細緻考察中,可以看到一些難得而又真切的事實。
在漢字的構形中,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說文解字》:“天,颠也。至高無上,從一、大。”至高無上的“天”,古人用什麼樣的字形來表示呢?在甲骨文中,“天”的上面畫出大的腦袋,金文延續了甲骨文形體,小篆線條化後,寫作一橫。 王國維在《觀堂集林 ·釋天》中說:“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謂人颠頂,故象人形。……所以獨墳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處也。”由此可見,“天”是自然的至高頂點,頭是人體的至高頂點,故“天”的造字取象于頭。在漢語中,人的額頭稱為“天庭”、人的頂骨稱為“天靈蓋”,亦可見在古人心目中,自然的頂端與人的頭頂是同義的。在甲骨文中,“天”和“大”的構意是一樣的,都取象于正面的人形,《說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體現出自然的“天”的人格化和人文世界的自然化。
在“天”的構意中,反映出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漢語中,“天”不僅是指我們頭頂的天空,它還有表示自然的含義。天賦、天性、天分,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天險、天災、天生、天籁、天火、天敵、天險、天塹,都是自然造成的産物,與人為的一切相對。因此,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實際上蘊含了古人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索。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發展出古人崇尚自然的審美觀。《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愛好是天然”,中國的國畫、古樂、詩詞、書法,一切藝術都是崇尚自然的,不喜歡刻意地雕琢,反對造作,把“自然天成”當成最高的審美标準。人們崇敬天然,推崇大自然的品德。《禮記》說:“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這裡的“愛”是“隐藏”的意思,天地是最真實的,它們不會隐藏自己的規律和資源。孔子也說過:“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德,但四季運轉不息,萬物茁壯成長,這都是自然的作用。大自然不誇張、不顯露、不做假,真實展露,毫無隐瞞,這就是中國古人最看重的“誠”!這是中國文化原生态的審美觀,也是中國道德和藝術的底氣所在。
戰國中晚期郭店楚簡《老子》
最後,我們也可以從古代的數目字中,考察漢字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思想。我們把小篆十個基數數目字分成三組:(1)一、二、三、五、十;(2)四、六、八;(3)七、九,從中來看這十個字的構形特點:
第一組“一、二、三、五、十”以奇數為主,古人把奇數稱為陽數,把偶數稱為陰數。在數字之中,“一”象征天地未分,混沌一片,這個時候宇宙尚未成形。在漢語裡,“一”是最大的,“元”“首”都表示第一,也就是最先、最早、最大。《說文解字》對“一”字的解釋是:“唯初太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這不是對“一”作數學的解釋,而是講述一種文化思想,說明的是古人對宇宙起源的理念。後來輕者上浮、濁者下沉,造分天地,就成為“二”,“二”的字形象征着天與地形成的空間。“三”,在上下兩橫之間插入一橫,表示人。《說文解字》說“天大,地大,人亦大”,“三”象征着天地之間有了人,就能創造萬物,即所謂“三生萬物”。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世界,在古代語言裡,“三”就象征多數。“五”字的字形,在天地兩橫之間有一個 ×,表示陰陽交互。這與“五”居于 1—9的正中有關。“五”和“午”同源,古人所說的午時,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而正午就是十二點,是一天時間的中點。因此,“五”的構意在于“交午”。宇宙萬物不斷生成,到了“十”,縱橫俱全,“數之具也”,表示萬事萬物的完備狀态。“一、二、三、五、十”,都以橫為基本筆畫,輔之以豎和斜。是一種造字模式。
第二組是“四、六、八”。在小篆中,這幾個字裡都含有“八”這個構件。《說文解字》:“八,分也”。八表示分開,如果我們對《周易》的思想比較了解,就會明白“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說法。四再向兩邊分,就成了一個六面體,所以“六”也是分出來的。每個六面體有八個角,也是分出來的,所以,偶數都是分的結果,字的構形都含一個“八”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三組隻剩下“七、九”兩個字,是兩個借音字,“七”借了“切”字,“九”借了“勾”字。文化意味不濃厚。
最後,我們要說,漢字是表意文字,是人文符号,不是數理符号。如果僅僅從形式上去學習漢字,無疑是枯燥的。深入到字理去學習,并且挖掘漢字結構中攜帶的文化内涵,提高學習漢字的境界,才能體會中華文化的深邃,才能知道文化傳統的可貴!
《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
王甯 著
文章來源 | 公衆号: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文章選自 |《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王甯 著 三聯書店2018-4)“第四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