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清美梅花宋詩七首:最是小春奇絕處,梅花破萼未全多
宋朝整體氣候偏冷,喜歡花事的宋朝人當然不滿足冬天的蕭條,況且又有男女四季簪花的風俗,雖然市賣的花朵,有翠枝雪柳,女子也會珠玉滿頭,但是少了自然的花朵,總覺得缺乏靈氣。有市場需求,就有創造。嶺南十月的梅花經過栽培,選取早花耐寒品種,遍種大江南北不算,還特地培養出顔色各樣,覆瓣優美的紅梅,粉梅,白梅,綠梅。那時候的雅賞比現在豪放得多,冬天重要的節令裡,是人人頭上插梅花的。
庭院裡有的,自然拿着剪刀就挑選,沒有的庭院的,風雪之中也會有山民挑着一擔擔梅花在街上賣。
宋朝的梅花審美和日常運用遠遠勝于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
全民熱愛的梅花審美,自然生出了另一種樂趣,就是看誰能夠欣賞到最早開放的梅花。
在宋朝,因為梅花的普遍種植,很多人都知道早冬十月,會有最早的梅花開放。實際十月小春這個說法不見之宋朝之前的唐朝文字,特地将十月早冬的晴美說成是小春天,實際和宋朝的梅花種植欣賞有關,梅是迎春之花,早梅開放的十月,自然是小春天,梅花和十月的關系就這麼定了下來。早梅也就成了十月的花神,何況整個冬天都是梅花的主場。
人們不滿足庭院的觀賞梅,還會去戶外野外尋找天然的十月梅花。而我剛才說了,宋朝整體的氣溫比唐朝偏低,那麼野外的梅花,經過晚秋風雨的低溫醞釀,也往往在早冬會有幾枝綻放,成為外出旅遊的人們的另一種尋訪的樂趣。
踏雪尋梅,不見得是踏着真正的雪,而是踏着小雪節令看梅花,
“孤根十月已先溫,不待青春入燒痕。
冷豔一枝何處看,竹邊池閣水邊村。”宋 · 史浩《彌堅小圃小春見梅 》
這是在一座水邊村落,看到的最早的水邊梅花。
一樹孤獨的梅花老樹,十月裡,已經感受氣候的溫潤。按道理它應該等待真正春天的到來,此時該和野草荒原一起沉寂,進入冬藏,和田園燒痕同色。
但是就是這樣一樹老梅花,在十月,枝頭忽然綻放一枝冷豔的花朵,仿佛不甘冬天的寂寞,又仿佛是為了陪伴歲寒三友的翠竹,鮮明在十月的水邊鄉村。
實際這是梅花應該不算野梅,而是農村常見的江梅和果梅。剛才我也說了,宋朝的江南地區是廣種梅樹的,當然也不是完全看花,重要的是梅子也是水果和醋的原料。宋朝的農業非常發達,幾乎利用一切閑地種植果樹蔬菜。尤其是江南地區,梅子黃時雨,梅雨成為一個氣象名詞,實在是和這個地方的大規模梅樹種植有關。
“訪隐尋幽緩著鞭,梅花初試小春天。
孤峰上下分三洞,一水萦纡溉萬田。” 北宋 · 李師中《中隐岩 其一 》
去山林尋找野梅花,當然是十月出遊的一個借口,農曆十月仍舊是适合登高望遠的旅遊季,紅樹滿山,天高氣清,這樣的時段,如果能看到野梅開花,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更助遊性。
早冬時節,緩慢行山訪友,太陽暖融融照在身上,步履緩慢閑适,若逢着一枝開花的野梅,更會駐足良久,聽澗水長流,感天地之清幽。
而他尋幽之處,恰恰在有孤峰,有山洞,有溪流瀑布的山谷,看見水從山澗流淌,梅花開着一兩朵花,那流水是田園萬畝的水源之頭,這一樹剛剛蓓蕾的梅花,也是春之始,藏于深山,從容醞釀春意。
“江上南枝暖欲妍,小春時節又經年。
誰知一點還鄉夢,直到梅花樹子邊。”北宋末 · 周紫芝《十月九日霁色可喜三首 其三 》
宋朝的人多愛梅花,十月才來,就急着去看梅花樹。
實際梅花樹的可愛也在此處,一葉落,一芽生。實際上從梅花葉子凋落的那天,枝間就蘊含着小花芽,隻是要等待時間出芽。
初冬十月的晴天,可以讓花芽探出一點點,但是往往連花苞都算不上。實際很多花樹都有這樣的特征,不信,你去看看桃花柳樹,葉子落處,總有新鮮的小芽。
但是宋朝人顯然更鐘愛此時的梅花,看見一點點小芽,就已經想到滿園花開。
周紫芝更可愛,看到一朵蓓蕾,已經想到了故鄉的梅花樹。
我說過,江南田園多有梅花,梅花也是不可抹去的家鄉記憶。
為了期待梅花的開放,十月裡每天繞着梅花樹做盼望,而正是這種期待,也成為梅花欣賞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漫長,惦記,而最終心理上也釀成了如梅的芬芳。
“本是飄然不系船,迩來清興為梅牽。
小春枝上含珠顆,蠟屐還須破晚煙。”宋 · 史浩《又次韻漢卿 其一 》
本來早冬的遊玩就是散漫而任意的,有種心無眷戀的潇灑遊走狀态。
這種早冬的遊玩和散步,也為當代人所喜歡,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心思沉靜,是一個沉澱和整理的精神狀态。
但是這樣潇灑地行走,忽然撞見了一樹将要開花的梅花。是忽然看到了美還是自我?是打動于梅花那種清新向上的美,還是喚起心情中本來就沉澱下去,卻又再次勾起的春天的情懷?
那梅花枝頭一串串珠子一樣的蓓蕾,醉人在将開未開。
到底眼光和心情都被牽住了,這将開的梅花,大約晚上或者明天就會開,我是離開還是留下呢?
他做了一個決定,晚上再來看看。
為什麼人們這麼期待梅花開放?因為梅花的香氣,是冬天裡的天香,讓人不忍錯過。
哪怕是一朵梅花,那香氣之清遠,深入肺腑,都是冬天自然給人最美的禮物。
“茫茫煙渚群鷗下,隐隐晴虹短棹過。
最是小春奇絕處,梅花破萼未全多。”宋 · 喻良能《十月二十三日攜家遊裴園 》
這是一座水邊的江南園林,裡面有無數梅花樹。
這已經是早冬的下旬,天氣和暖,梅花已經打滿花苞,但是梅花釀花時間長,往往在農曆深冬和早春才會進入盛花期。此時的梅花雖然有無數的骨朵,但是可能隻有很少的部分,在枝頭開花。
但也正是這種次第之美,讓人生出無限的期待。
小春梅花的絕妙在于,梅花都在醞釀花蕾,隻有少部分開花,這些密密麻麻的蓓蕾,什麼時候開,先開哪些,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今天來,也許這朵開了,明天來,也許那朵開了,你期待的也許它還羞澀着,你沒有預料到的,它忽然給你一朵花,一個笑。
所以人們也很容易被早春的梅花吸引,因為千變萬化的花的狀态,打苞,破蕾,花未開,花一朵,花一枝,花半開,每種狀态都會讓你的期待變得更加牽心。
這首詩類似花未全開月未圓,欣賞早梅的樂趣也就在這,仿佛是孩子,期待它成長,天天有所變化。
“澗頭一樹小春梅,每歲何曾抵死開。
亂點香須乃如許,有花無句為徘徊。 ”南宋 · 韓淲《 澗梅一枝(花)盛開》
這南宋的韓淲有福氣,居然在某一年早冬,終于看到山谷裡一棵開花的梅花樹。
而且他也是有耐心,年年都在十月小春來看這棵樹。往年可能隻先開幾朵,但是今年不同往日,十月山梅,忽然滿樹如雪,抵死全開。
這倒讓韓淲震驚愕然,往年都是心裡有好句子,等着你開花,往往你的開的時候,不符合我的理想,今年倒好,滿樹缭亂的白色梅花,倒使得我滿懷詩興,硬是整不出應景的美句。
他也隻能繞着梅花樹,徘徊徘徊。拿什麼來形容你這浪漫的姿态呢?
那水花濺落在枝頭,好像有點像,但是又說不全,那水花哪裡會有梅的香氣?
花樹往往有大小年之分,大約每十一年會有一次花果豐收。
隻是韓淲大約也沒有想到自己幸運看到這樹梅花的大年。
那種絢爛,他想了好久,才用抵死二字,那是何等壯觀的一樹早冬花雪啊。
“陶翁書甲子,楚客紀庚寅。
村叟無台曆,梅開認小春。”南宋 · 劉克莊《梅開五言一首 》
這首詩我喜歡。陶淵明用甲子記錄年月,屈原用庚寅記錄時間。
山村裡的老翁沒有這樣的文字修養,但是自然有一套識别季節的方法。
晚秋之後,早梅開了,那就是已經在農曆小春十月。
這是多麼笃定而自然的事。農民的智慧來自自然和觀察,可比翻日曆的讀書人簡潔明快而笃定得多。
要不你看看日曆,是不是到了農曆十月?
這幾首早冬梅花,分外别緻,從中你可以看到宋朝人熱愛梅花的那種情懷。
不過當代氣候偏暖,江南的初梅可能也要延遲到仲冬冬至左右。不過梅花對小氣候特别敏感,沒準你就可以看到十月裡的早梅,一朵也是春,請把它留在枝頭哦。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