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

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3:27:05

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上周伴随 Android Q Beta 4 發布的官方博文中有這樣一張動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下一代Android或将取消)1

安卓返回主頁鍵不見了

上周伴随 Android Q Beta 4 發布的官方博文中有這樣一張動圖:

注意底部的大長條

上面這張圖并非實際錄屏。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當屏幕内容顯示為 Google 地圖界面時,底部用于導航的手勢操作指示條樣式,從未在當前任何一個版本的 Android 系統中出現過。即便是最新的 Android Q Beta 4(同時也是這篇博文的主角),所搭載的導航操作指示條也最多隻有圖中所示的一半大小:

Android Q Beta 4 中的樣式

這個配圖失誤背後所反映的問題其實不少,事實上,Android Q 的新手勢操作遠非隻是設計上可能用錯了素材這個問題 —— 它的改變對于 Google 以往應用設計規範和用戶操作習慣,都是一次不小挑戰。

無 Home 鍵時代到來

升級到 Android Q Beta 3 之後,你會發現設置中 系統 -> 手勢 -> 導航手勢 下有了一些新變化:開啟新的純手勢導航後,導航鍵占據的屏幕區域高度從 48dp 降低至 16dp,OLED 用戶擔憂的「大黑條」變成了屏幕底部一條狹長的縫隙。

導航欄高度對比

無論從燒屏焦慮還是從可視區域角度出發,這種變化的視覺收益都是值得肯定的,為了進一步幹掉導航按鍵區域,Google 這次還同時更新了應用設計規範,呼籲開發者面向 Android Q 開發内容和界面體驗都更加沉浸化的 edge-to-edge 應用,讓導航欄的背景透明、同時将頂部内容完全延展進入狀态欄,從而将導航按鍵區域對應用顯示内容的幹擾降至最小。

Google 建議将導航欄背景進一步透明化處理

聊完設計,我們再來聊一聊功能和實際操作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Jiahao 去年在《主頁真的那麼重要嗎?Android P 手勢操作正在讓它「退居二線」》一文中的預言已經成真了 —— 如果說 Android 9「藥丸」手勢下進行多任務快速切換是按住一個滑塊左右滑動(多說一句,這種方案的定位效率其實很低),那麼 Android Q 純手勢操作的操作體驗就更像是撥片,在小橫條上左右輕掃,即可像小說閱讀器翻頁那樣在所有的最近任務直接來回切換,配合足夠流暢的動效,整個操作過程非常輕快。

關于多任務和主屏操作另外要提的一點是,底部的小橫條徹底告别 Home 鍵的身份之後,小橫條不能點擊了,回到主屏的方式自然就落在了「上劃」操作上。我們可以在任意界面上劃回到主屏,上劃時若按住不放,則進入多任務管理界面。

總體看來,抛開我們在本文開頭提到的直接套用 iOS 素材一事不提,Android Q 的新手勢在多任務操作和主屏功能上的表現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用戶需要做的是适應 —— 适應沒有點按操作的 Android 導航方式,适應還有些混亂的多任務卡片呈現邏輯。

我們是如何退出應用的

顯然,「三大金剛」其中兩個都在 Android Q 中找到了還不錯的歸宿,但底部導航按鍵在完成從「藥丸」到「小橫條」的進化之後,返回鍵又該放在哪裡?

Google 給出的答案是邊緣劃動,默認情況下,無論左右、無論區域,從屏幕兩側邊緣向内輕掃即可觸發

邊緣劃動返回(最右)

盡管由于 iOS 的鋪墊和國内定制 ROM 的推廣,這種劃動返回手勢幾乎沒有任何學習成本,但 Android Q 将整個屏幕兩側邊緣都設置成劃動返回觸發區域的做法,卻帶來了一個讓人頭疼的麻煩。

2014 年的 I/O 大會上,Google 用一張帶有層級和陰影的「量子紙」向世人展示了 Material Design 的風采,随後的五年間,盡管 Google 自己在這個設計規範上有過不少模棱兩可、搖擺不定的地方,但總體來說 Material Design 已然是一門成熟的設計語言。

這套規範帶來了一大波設計上乘、體驗一緻的高質量應用,而這些應用大多數都采用了 Google 早期所推崇的漢堡菜單設計 —— 這個漢堡菜單一般位于應用主界面左側,如果你在某款應用的标題欄左側看到一個由三根短杠構成的小圖标,那你多半就能通過在左側邊緣向右劃動的方式呼出一個适用于應用内部的導航菜單。

Google 自家應用中的「漢堡」菜單

但 Android Q 手勢操作方案真正的問題,在我看來正集中在返回操作和漢堡菜單的沖突上。

我們不妨回溯到「三大金剛」的時代 —— 某天早上,你例行打開 Play 應用商店檢查了一遍應用更新,發現微信還沒有适配 Material Design 後, 這時你需要退出 Play 應用商店了。

擺在你面前的有兩種「退出」方案,按下 Home 鍵或按下返回鍵。前者隻能算是把應用放進了後台,還需要配合多任務按鍵才能将它從任務列表中清除;後者則簡單粗暴,點兩到到下返回就退回到了主屏,再次點開應用商店,首頁或許還要重新加載。

通過「返回」即可退出應用

簡單粗暴的操作方式,對很多适應了老一套導航操作的用戶來說卻是最直觀、最符合操作直覺的。甚至于很多傾向于第一種解決方案的用戶,在将 Play 應用商店從最近任務列表中劃掉之前,都還要點幾次返回先回到桌面。

上面提到的操作習慣最jin可以沿襲到當前 Android 9 用戶當中,因此當我們升級到 Android Q 并開啟新手勢操作後,一個疑惑就自然出現了:

當我們從屏幕邊緣向内劃動時,呼出的究竟是應用内導航抽屜還是系統級返回操作

新手勢方案面臨的問題

顯然,對于幾乎是生來就有側欄抽屜的 Android 應用來說,側劃返回手勢的出現是一大挑戰。

為了解決上面提到的沖突問題,Google 在推出 Android Q Beta 4 的同時,也面向應用開發者引入了一系列針對手勢操作的适配方案,包括加大底部 FAB 按鈕的邊距、提高底部清單控件(bottom sheets)的觸發區域等等。

這些适配手段具體到劃動返回和側欄抽屜上,則變成了第一次劃動呼出應用内側欄抽屜,第二次劃動才能呼出返回手勢這一設定。如果你在 Android Q 上安裝最新版 Play 應用商店、Google 相冊或是 Google I/O 2019 官方配套應用,就能直觀地體驗到這種設定帶來的奇妙感覺。

以我們在上一部分中提到的從 Play 應用商店返回桌面為例,在這種需要「二次确認」的返回手勢機制下,以往采用狂點返回按鍵來退出應用的辦法行不通了:當我們在 Play 商店主界面第一次向右側劃時,應用抽屜被自然呼出了,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側劃,就會發現觸發的「返回」操作關閉了我們剛剛呼出的應用抽屜……

在抽屜和返回之間無限撞牆

上面陷入茫然與疑惑的傳統 Android 用戶,這裡又陷入了一種略有些喜感的循環。無論我們怎麼劃動返回,都隻能在應用側欄抽屜開/關這兩種狀态之間來回跳轉。類似的現象也會發生在文件選擇場景下 —— 如果你在第三方應用中調用原生文件管理器選擇文件,你甚至無法通過屏幕左側的劃動返回來返回正在使用的應用

我該怎麼回去?

誠然,向右側劃帶來了側欄抽屜和返回操作的沖突,我們還可以通過右側屏幕邊緣向左側劃兩次的方法來解決,但這種解決方案的不優雅之處在于,從 Google 目前給出的所有宣傳材料和開發文檔來看,左右兩側的返回手勢本應是等價的,在這個語境下,它們不再等價。

隻能通過右側返回來退出應用

而對大部分已經習慣了 iOS、Android 版微信/微博的用戶來說,從屏幕左側邊緣向内劃動才是更加同樣的劃動返回方式,即便是在原生 Android 知名的「三大金剛」方案中,「返回」在左側這個認知也要更加大衆一些。

經典的「三大金剛」布局

顯然,要完全适應 Android Q 的手勢操作,我們還必須得接受更多地使用多任務而非返回來退出應用這一理念,而如果說 Android Q 的手勢操作已經随着該系統版本最終 API 的确定而定型,如何在新的操作系統中引導那些習慣了返回退出的 Android 用戶适應這種理念,才是 Google 最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結語:Android 究竟需要怎樣的手勢操作

畢竟既然選擇走上了完全舍棄點按操作、甚至直接在尚未轉變的 Android 應用生态之下直接推行側劃返回的道路,為了套用隔壁那套交互方式而拆掉的「東牆」,勢必還是要通過對用戶的引導和教育補回來的。

最後抛出一個與本文不那麼相關的話題作為全文的結尾:如果說 Android Q 的手勢操作還不完美,那怎樣的手勢操作最适合 Android 用戶?

某國産 ROM 提供的解決方案

個人答案在很多定制 ROM 中已有體現,即在「三大金剛」方案的基礎之上取消屏幕導航按鍵區域,将返回、Home 和多任務的點按操作更改為對應區域的上劃手勢。

你理想中的 Android 手勢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感謝 @路中南、@SteveMeng 以及 @Jiahao 在本文寫作期間給到的意見和啟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