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有助于睡眠。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真的有依據嗎?
文獻報道,牛奶促進睡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牛奶裡面含有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實用于制造誘發睡眠的荷爾蒙5-羟色胺與褪黑激素。其實不僅牛奶中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中也廣泛含有色氨酸。
但科學家們還從牛奶中發現了一種稱為酪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CTH)的牛奶肽混合物,可以緩解壓力并增強睡眠。
2021年9月,發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性論文,比較了 CTH 和之前已在 CTH 中确定的睡眠肽 α-casozepine(α-CZP)的睡眠增強作用,并探索新的睡眠增強肽,結果表明,CTH顯着延長了小鼠的睡眠時間,幾乎是α-CZP的2倍。
縱使海枯石爛、滄海桑田,不變的仍是日落日出。世間萬物都在跟随着一定的周期運轉,而我們人體想要補充能力,持續奮鬥,最缺少不了的應該便是睡眠,但時至今日,失眠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常見的現象,而依靠着安眠藥才能入睡的不在少數。
不過雖然已有研究發現:色氨酸對入睡的這一階段,确實能幫助我們進入睡眠狀态,但一小份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總量并不足以讓我們的身體激素水平發生波動。
一杯牛奶中的色氨酸也是非常非常的少,以美國人喜歡吃的火雞肉為例,一次性吃掉36斤的火雞肉,才會起作用!
那麼睡前喝杯熱牛奶好入睡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呢?也許,這隻是一種相信的力量。
醫學上把這叫做“安慰劑效應”:這種心理上的聯系,讓你相信喝了一杯牛奶之後,就能睡個好覺。
失眠是人類最常見的睡眠障礙。現代神經生理學已經明确,很多中樞神經遞質在睡眠-覺醒節律的調節過程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某些中樞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會引起失眠障礙。
γ-氨基丁酸(GABA),GABA廣泛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腦組織中GABA的含量最高,且各部位含量不同。它對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一旦GABA的活動異常則會引起失眠。
有研究分析内因性失眠症患者腦内神經遞質GABA和谷氨酸(Glu)的活動變化,結果提示:GABA明顯降低,而Glu明顯升高。也有研究顯示大部分慢性失眠患者腦内神經遞質GABA和Glu明顯下降,但乙酰膽堿受體(Ach-R) 、乙酰膽堿(Ach)、5-羟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 )及多巴胺(dopamine, DA)則無明顯變化。
而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of Potential Bioactive Peptides with Sleep-Enhancing Effects in Bovine Milk Casein Hydrolysate這篇論文的目的是在 CTH 中尋找其他可能促進睡眠的更有效的肽。
此項研究首次比較了含 α-CZP 的 CTH 與 α-CZP 的不同睡眠增強作用,并探索 CTH 中新型睡眠增強肽及其潛在分子機制。結果表明 CTH 在小鼠中表現出比 α-CZP 更強的增強作用,篩選出 CTH 釋放的生物活性肽——YPVEPF,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酪蛋白衍生的睡眠增強肽。然而,YPVEPF 的睡眠增強作用是否涉及其他通路,作為 μ 型阿片肽是否存在副作用,也值得進一步研究證實。
研究人員表明:「除了這種有前景的肽外,還應該篩選和确定 CTH 中的其他肽,是否可能通過其他途徑增強睡眠」。事實上,該研究的趙謀明教授團隊已經将酪蛋白肽(睡眠肽)實現了産品轉化,将其用于幫助入眠、提升睡眠質量。
通過上面的論文,我們依然可以期待有一天科學家真的能研究出不吃藥物,僅靠天然成分便可輔助更快入睡的助眠類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